人的使命

人的使命

《人的使命》是德國哲學家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創作的一部哲學著作,首次發表於1800年。

《人的使命》正文由《懷疑》《知識》《信仰》三卷構成。前兩卷主要批評了主張自然因果性的體系及康德的自在之物理論,闡述了主體能動性的唯心辯證法思想。第三卷轉向反理性的立場,把”信仰”當作把握實在的途徑。書中明顯表現出妥協、消極的傾向,把希望寄托在超凡世界和宗教信仰上。

《人的使命》是19世紀德國哲學的一篇導論,它具有一般運動特有的優點和弱點,該書既是一個傑出的浪漫主義的唯心主義範例,同時又是一部自相矛盾的著作,因為它預示了哲學上的重大發展,而這種發展在精神上和方法上恰恰與費希特讚賞的東西相對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人的使命
  • 外文名稱:Die Bestimmung des Menschen
  • 作者:(德)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 字數:117000
  • 類別:哲學
  • 首版時間:1800年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人的使命》一書分為3卷:“懷疑”、“知識”、“信仰”。第1卷探討康德哲學曾研究過的,自然界機械性體系與人類的目的性體系之間的對立,揭示自然規律的必然性與人類自由精神的矛盾。第2卷從主觀唯心主義出發,論述主體與客體的關係,消除康德哲學保留的“自在之物”,確立自我創造的主體,擺脫自然體系的束縛。第3卷超出抽象空虛的自我意識,根據目的論原則建立現實的感性世界,批判現實世界中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不合理關係,展望良好世界,提出人的使命就是超越塵世目標,為超凡世界而活動。

作品目錄

第一卷 懷疑
第二卷 知識
第三卷 信仰

創作背景

1799年,費希特離開耶那大學到達柏林。在當局的嚴厲制裁和監視下,他不得不趨向溫和,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掩飾思想鋒芒,不流露任何不滿情緒。在柏林,他寫下了《人的使命》,以較為通俗的語言,闡述自己的哲學,表明自己的社會政治理想。

作品思想

第一卷懷疑,費希特以第一人稱著書,並且論述了他所發現的問題:人對自身以及所生活的世界知道些什麼。他考察了來自感覺經驗的材料,並從中得出世界為何物的結論,他承認這一見解:有獨立存在的實在客體,在按照必然因果關係聯結起來的體系中,每個客體各安其位。自然中的每個客體,都是所是和所必然是。沒有任何事物可能例外。費希特說,甚至移動一粒沙子;也許就會改變整個自然結構;過去和未來的全部歷史也許會有所不同。
每個人,包括費希特本人在內,當然都是“自然界嚴格的必然性鏈條中的一個環節。”在自然界中,或更貼切地說,在人們觀察到自然界背後或下面,有一種“構成力量”,它產生了組成自然體系的一切客體或事件。費希特本人也是由這種構成力量產生的。他說,當他發覺這一力量時,他感到自己有時自由,有時受約束有時受強制。不過,這只是費希特對這一力員如何影響自己的存在和意識的認識。這說明了他自己的認識,他發覺自己是自然體系中一個抽象的項。但是,構成力量的自我意識在他心中出現提供了一種根據,他由此推斷,構成力量也出現在自然界的其它客體中。有許多單獨的自我,每個自我都與費希特相似。最後,這些自我的自我意識之和構成“整個宇宙的自我意識”。於是,費希特作為一個自我也是一個嚴格決定的體系中的一個元素——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理智的、意志的元素——該體系是自然界基本構成力量的產物。
然而,斯賓諾莎的自然體系不能令費希特滿意。他的體系沒有自由。如果費希特以及他的一切行為只是嚴格確定體系中的一系列必然結果,他就不是倫理主體。無論他做什麼,他必定是不得不做,因此,他的行為不屬於倫理學評價或褒貶範圍。這是他反思的產物。但是,另一方面,他渴望知道他是自由的,在道德上負責的。在某種意義上,他想使自己成為自身行為的原因,而不認為自己的行為只是外部原因的結果。 ·因此,《人的使命》第一卷得出如下結論,即費希特提出的兩種可能性:或者他只是嚴格確定體系中的一個元素,或者他是一個自由的倫理主體。他說,一個觀點使他得到了內心的滿足,另一個觀點,摧毀了他的價值觀念,他應該採納哪種觀點?這是他必須解決的問題,但是在第一卷他只是陷入深深的懷疑中。
第二卷知識,是一篇對話,費希特寫道,對問題的第一次攻擊所產生的懷疑折磨著他,自夜間醒來,未解決的問題常常使他輾轉反側。於是,精靈跑來引導他擺脫懷疑,進入知識。所提供的知識是主觀唯心主義的,第二卷對這一立場的表述相當出色,具有普遍的效用。精靈一開始就問費希特如何認識外部世界的客體,費希特答曰,他靠感覺認識它們。但是精靈指出,感覺只是費希特本人的變化,因此,費希特只認識了自身的狀況,沒有認識獨立、實在的外部世界。精靈指出,“你知覺到的只是你自己的狀態”。然而,這依然未使費希特誠服。論辯繼續考察一個普通信念,即感覺來自獨立的、實在的外部客體。但是,感覺不可能認識這些客體,因為,假如費希特有感覺,那只是費希特本人的變化,不是獨立客體的特徵。如果有外在的獨立客體,它們無論如何不能通過感覺被認識。只有運用因果律才能認識它們。因果律必須用其它方式證實。可供選擇的方式是,因果原則是一種陳述,它說明人們實際上如何解釋經驗,也就是說,是認識者而不是已知客體提供了因果原則。所以因果原則也是費希特本人的變形,而不是他認為在自身之外的世界的特點。不過,如果這樣,以前給予的證明便崩潰了,因為該證明相信,客體獨立存在,客體引起感覺。費希特的經驗世界喪失了一切獨立性。康德的物自體被排除出哲學領域,因為它們是根據對因果原則的不恰當描述錯誤地推斷出來的。經驗世界不是對獨立實在的物自體的一系列刺激作出反響;相反,它始終是自我變化的投射,或由它構造而成。認識“對象”只是認識者的變化,因此,用費希特的話來說,客體是“主體的對象化”。主體與客體統統納入認識者的主體性之中。這就是《人的使命》第二卷所發揮的主觀唯心主義。費希特為了消除第一卷產生的疑點發展了他的主觀唯心主義。費希特想拋棄刻板的決定論,但需要為此找到根據。他認為,主觀唯心主義就是根據。如果經驗世界是自我構造的,自我便不再承擔刻板決定論的重擔。
但是,使道德局面成為可能的必要附加元素——其它自我——在第二卷所描述的主觀唯心主義中沒有根本的實在性。若要使其它自我也成為完全的實在,費希特必須繼續往前走;他必須超越知識。如果知識必須超越,它就是不充分的。費希特在第二卷末尾做了一個特別奇怪的陳述:“認識之所以不是實在,恰恰因為它是認識。”上述意見便隱藏在這一陳述背後。在費希特看來,知識並未揭示現實。知識的功能與人們通常的看法不同。實際上,知識沒有什麼力量。
第三卷一開篇,費希特便對第二卷的結果表示不滿。如果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是費希特本人無意識地從自身的自我變化形態中構造出來,那末這個世界便是虛無。這就是人們從知識中獲悉的一切。但是,認識並未窮盡人類生活;人的生活遠不止於此。費希特表明,“不僅要認識,而且要按照你的認識去行動,這就是你的使命。”這裡的行動顯然是道德行動;它是奮鬥,完成,付諸實施的義務。費希特認為, 自己為這種直接的、非派生的行動義務感所支配;這就是他的,也是所有人的使命。如果一個人想行動,必須有一個活動領域;必須有一個能在其中活動並能施加影響的外在的實在世界。在知識的基礎上證實這個世界是不可能的。人必須超越知識,把他的信賴置於信仰之中。第三卷前面,費希特公正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他從知識轉向信仰,從理智轉向意態,他就是這樣到達了實在的外部世界,與費希特相關的其他自我均居住在這個世界,道德義務把他們彼此維繫在一起。
這個討論促使《人的使命》中這一嚴格的哲學章節得出一個結論。實際上,費希特後邊頗費了一些時間探討宗教,而不是哲學。他一旦確定自己的存在和他能夠在其中進行奮鬥的世界的存在,便對他要完成的義務進行說教。如果第一卷與笛卡兒相似,第二卷與貝克萊相似,那么可以同樣公正地說,第三卷相當於告誡人們進行狂熱的道德奮鬥的訓誡。費希特試圖明確地倡導平凡的生活和高尚的思想,即使沒有詳細的啟示,他的狂熱也並非不能打動讀者。

作品評價

英國學者約翰·亞歷山大·漢默頓《西方文化經典 哲學卷》:《人類的使命》是費希特後期出版物里最著名的一本書,語言優美, 內容充實,其思想高度堪比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集》。

作者簡介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公元1762年5月19日~公元1814年1月17日),德國哲學家、德國古典唯心主義主要代表之一。曾任耶拿、柏林等大學教授。他批判康德的“自在之物”的學說。主張哲學是“絕對的科學”,是要為一切知識確立絕對在先的出發點——“自我”,“自我”是第一性的、絕對的和無條件的。客觀世界即“非我”,不過是“自我”活動的產物。“自我”與“非我”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並在“自我”中達到統一。主要著作有《全部知識學的基礎》、《知識學導言》、《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