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觀察家報

人民觀察家報

這份報紙始創於1887年,原名《慕尼黑觀察家報》(Munchner Beobachter),是一份篇幅4頁的慕尼黑周報。1923年,瀕臨破產的《慕尼黑觀察家報》被希特勒買下來,並改名為《人民觀察家報》。用作宣傳納粹黨的極端民族主義。至1941年其發行量已突破1,100,000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民觀察家報
  • 外文名:Völkischer Beobachter
  • 創於:1887年
  • 原名:《慕尼黑觀察家報》
  • 篇幅:4頁
  • 所屬機構納粹黨
概述,相關影響,

概述

1920年至1945年第三帝國覆亡時止納粹黨在德國所發行的日報。這份報紙始創於1887年,原名《慕尼黑觀察家報》(Munchner Beobachter),是一份篇幅4頁的慕尼黑周報。1923年希特勒把這份報紙買下來,用作納粹黨的宣傳喉舌。自此以後,它成為發行量約7,000份和以搬弄猶太人是非為份報紙始創於1887年,原名《慕尼黑觀察家報》(Munchner Beobachter),是一份篇幅4頁的慕尼黑周報。務的反民族主義日報。至1941年其發行量已突破1,100,000份。

相關影響

20年代早期由於其反閃族主義立論和對政府政策與官員的抨擊,《人民觀察家報》3次被希特勒當權之前的德國政府查禁。在第三次被查禁以後,1925年改以周報的形式出刊,但一個月之後又恢復日報的面貌。希特勒起用羅森貝格(Alfred Rosenberg)為主編。羅森貝格沿襲了這份報紙的反閃族主義路線,並使它成為希特勒和宣傳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的言論地盤。《人民觀察家報》從1930年開始發行柏林版和南德版,1933年於柏林設立一個編輯與印刷的新總部。1938年隨著德國兼併奧地利,《人民觀察家報》維也納版也跟著出現。雖然這份報紙的誇張言辭有待審酌,但世界各地的外國通訊員和外交人員都把它視為是納粹政策更張與宣傳導向的指標。
購買過程
納粹黨的領導層從1920年夏天就一直想購買瀕臨破產、臨近希特勒在德爾希大街41號住所的《人民觀察家報》,以宣傳納粹黨的“主張”,擴大納粹黨的影響。但直到出現購買報紙的競爭對手時納粹黨才開始採取行動。
1920年12月17日清晨兩點,納粹黨宣傳部長希特勒、埃塞和納粹黨副主席奧斯卡·克爾納突然闖到了黨主席德萊克斯勒的住處(注釋:《從乞丐到元首》那說是“埃卡特的住處”),希特勒他們這些來客激動萬分地對黨主席德萊克斯勒宣稱:
由於債務過多,《人民觀察家報》要往外賣了,但有落入外人之手的“危險”。有個分裂主義者企圖將它買來作為宣傳自己綱領的論壇。
黨必須將它買過來。價格是便宜的——18萬馬克。
德萊克斯勒的母親則被吵醒了,起來後她給希特勒一夥煮咖啡,在餐桌邊,希特勒他們決定了各自的任務,德萊克斯勒明早就去請埃卡特說服他那些有錢的朋友們出資購買報紙,希特勒確信,埃卡特肯定能在有錢的朋友中湊足這筆款子。而希特勒則前往奧格斯堡與格蘭德爾會面,請他幫助納粹黨購買《人民觀察家報》。
次日12月18日上午8點,德萊克斯勒出現在了埃卡特的門前,對一個具有晚起生活習慣的人來說,這是個有苦難言的時刻,後來德萊克斯勒回憶說:
起初,他發了一通脾氣。後來,我們便一同外出。
德萊克斯勒和埃卡特前往拜會了國防軍中羅姆的指揮官、“自由兵團”指揮官、納粹黨員馮·埃普將軍,埃卡特向馮·埃普將軍說明了購買《人民觀察家報》的重要性,並願以他的房子和財產作抵押,至中午時分,他們從馮·埃普將軍掌握的勒希菲爾德兵營(注釋:伊恩·克肖那這裡翻譯的依然是“李希維爾軍營”)的資金中募得6萬馬克,從其他捐款人中募得3萬馬克,希特勒會面過的埃卡特的朋友格蘭德爾擔任了用於購買《人民觀察家報》的資金的擔保人,德萊克斯勒則承擔了《人民觀察家報》10萬多馬克的債務。
當日下午4時,購買《人民觀察家報》的登記手續便辦理妥當了,希特勒和納粹黨為下一步的躍進作好了準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