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選擇

人工選擇

是指針對特定性狀進行育種,使這些性狀的表現逐漸強化,而人們不需要的性狀則可能逐漸消匿的過程。最早對此進行定義的科學家為查爾斯·達爾文,他以發生在馴養動物的人擇過程來闡述演化過程中的自然選擇(或稱天擇)機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工選擇
  • 外文名:Artificial selection
  • 又譯:人擇
  • 注音:rén gōng xuǎn zé
  • 針對特定:性狀進行育種
定義,簡介,與自然選擇的區別,

定義

人工選擇(英語:Artificial selection,又譯人擇)
注音:rén gōng xuǎn zé,
選擇生物中某些對人類有利的變異,並使其得到積累和加強的過程。達爾文認為,大多數栽培和飼養品種和野生種之間的差別,不能單純用生物的變異來解釋,應該用人工選擇來解釋。它將人工選擇分為有意識的選擇和無意識的選擇兩種。有意識的選擇是預先確定目標,然後有計畫的進行培育,這種方法能在較短的時間獲得較好的效果;無意識的選擇是在預先沒有培育目標的情況下,無意中起了選擇的作用,因此選擇過程比較緩慢。
通過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和淘汰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以改良生物的性狀和培育新品種的過程,或者培養適合人類需要的生物品種或性狀叫人工選擇。
人類對自然界出現的生物變異進行無意識或有目的的選擇,形成生物新類型的過程。達爾文認為,飼養動物和栽培植物是長期人工選擇的結果。現已成為選育農作物和家畜家禽優良品種的重要手段。

簡介

人工選擇首先是由達爾文提出的,他在《物種起源》和《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兩部著作中,援引大量事實說明人工選擇的原理和方法。其要點如下:一切栽培植物和飼養動物皆起源於野生的物種;生物普遍地存在著能遺傳的變異,但單靠變異還不能形成新品種,雖然有少數品種可以由顯著的變異一步形成(如安康羊、矮腳狗),但大多數品種卻是由微小變異、特別是延續性變異逐漸積累而成的;人工選擇的要素是變異、遺傳和選擇,變異是形成品種的原材料,遺傳是傳遞變異的力量,選擇則是保存和積累有利變異的手段;人工選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淘汰對人沒有利的變異,二是保存對人有利的變異;人往往喜歡一些極端變異的類型,於是經過一代一代的人工選擇,就從一種祖先分化出不同的品種,這就是在家養狀況下所看到的性狀分歧;人工選擇可分無意識的選擇和有計畫的選擇,前者在古代就有了。

與自然選擇的區別

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是自然界對生物的選擇作用。使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人工選擇是在不同的飼養條件下,原始祖先產生了許多變異,人們根據各自的愛好對不同的變異個體進行選擇.經過若干年的選擇,是所選擇的形狀積累加強,最後選育出不同的品種。
先有自然選擇,在此基礎上再有人工選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