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鎮(山東省榮成市人和鎮)

人和鎮(山東省榮成市人和鎮)

人和鎮位於榮成市西南端,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86華里,鎮域總面積105平方公里,共轄85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7萬多人口,2000年被省政府批准為中心鎮。這裡依山傍海,氣候宜人,水陸通達,威石一級路、榮成西環海路經過該鎮,東距國家一類開放港口石島港10公里,距威海機場、火車站、威海港各60公里,交通方便 。這裡經濟活躍、文化繁榮、政治安定、社會和諧。 多元強勁的發達漁業。全鎮擁有400馬力以上遠洋捕撈船160多對,其中運鮮船50多艘,年水產品捕撈總量達30多萬噸,產值突破5億元 ;擁有魷魚釣、金槍釣、鯊魚釣等大洋漁船13艘,從事國際 海運的 船隻達到23艘;全鎮冷藏總噸位達50000多噸,開發出魚糜仿生食品、瓊膠、海藻保健品、裙帶茶以及速凍快餐食品等精深加工水產品6大類20多個品種;工廠化養魚、筏式養鮑、底播海參、藻類養殖等水產養殖業形成產業優勢,全鎮已形 成了集捕撈加工、國際海運、海洋“三品”開發、名優養殖等於一體的現代化大漁業格局。 蓬勃壯大的民營經濟。以起步早、發展快、規模大、結構優、質量好的民營經濟群體為基礎,通過強化“只要你來乾,全程服務政府辦”的主動跟蹤型服務,培植起海產加工、石材加工和特種動物養殖三大特色產業,形成了涉及水產品加工、海洋生物化工、魚粉魚油加工、遠近洋捕撈、機械製造、商貿服務等多門類、寬領域的民營經濟格局,成為全國最大的海產乾品加工集散地和山東省石材加工產業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人和鎮
  • 別名:衛改集
  • 電話區號:0631
  • 郵政區碼:264306
  • 地理位置榮成市西南端
  • 面積:105平方公里
  • 人口:7萬多人
  • 著名景點:九頂鐵槎山;雲光洞
  • 機場:無
  • 火車站:無
基本概況,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條件,城鎮建設,工業發展,社會發展,旅遊產業,

基本概況

人和鎮是榮成市的經濟強鎮,2001年全鎮經濟總收入、純收入分別達到75億元和8.3億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6000多萬元,全鎮現已形成海洋經濟支柱型、民營經濟骨幹型、高新技術主導型、外向經濟拉動型,涵蓋農、工、貿、游等產業的全新經濟格局。
多元強勁的發達漁業。全鎮擁有350馬力以上遠洋捕撈船120多對,其中運鮮船30多艘,建設了浙江嵊泗、海南島兩處埠外捕撈加工基地,年水產品捕撈總量達30多萬噸;擁有魷魚釣、金槍釣、鯊魚釣等大洋漁船6艘,從事國際海運的船隻達到11艘;全鎮冷藏總噸位達15000多噸,開發出魚糜仿生食品、瓊膠、海藻保健品、裙帶茶以及速凍快餐食品等精深加工水產品6大類20多個品種;工廠化養魚、筏式養鮑、底播參、藻類養殖等水產養殖業形成產業優勢,全鎮已形成了集捕撈加工、國際海運、海洋“三品”開發、名優養殖等於一體的現代化大漁業格局。
人和鎮位於榮成市西南部,三面環海。面積117.6(另有105,109.98之說)平方千米,人口7.2萬人(2007年)。轄向陽嶺、新興、沙窩3個社區,人和、北下河、孫家夼、北齊山、劉家嘴、二道港、釣鉤、南下河、南齊山、古樓、西河口、東河口、北元產、南元產、宋家莊、西老樹河、東老樹河、佛堂、何家、昌邑、邢家、西里山、西黃埠嶺、東黃埠嶺、丁家莊、響灣溝、蟠龍石、千軍石、柳樹趙家、路家莊、南桲欏、墩前、杜家莊、大疃劉家、北石硼、南石硼、北臥龍、南臥龍、碼頭(碼頭、柳林)、老闆石、柳口、院夼、沙口、朱口、邢家嘴、靖海衛、漲濛、西北海、許家屯、西劉家疃、東劉家疃、連家臥龍、秦家竹村、張家竹村、宋家竹村、王家竹村、晏家莊、韓家疃(韓家疃、孫家疃、高家莊)、沙北頭、灶戶、孫家臥龍、姜家溝、團欒、西邵家山(西邵家山、興隆山東)、萬家疃、寨東、胡家莊、石頭橋、西北河、中北河、東邵家山、炮前、東北河、窯溝、寨前、瓦房疃、蔣家疃、馮家疃、金溝、小莊、大莊、泊子、老軍屯、趙家莊、頂子前、山西頭(山西頭、南道)86個行政村,91個自然村。鎮政府駐人和村。2000年被省政府批准為中心鎮。
地處半島,多丘陵,漲蒙港沿岸有海積平原和灘涂、港汊分布。槎山山脈橫貫鎮境南部海濱,主峰清涼頂海拔539.8米,是榮成第二高峰。河流有齊山河、人和河、大莊河等。花崗石儲量豐富。海岸線長43千米,沿海漁村漁業生產歷史悠久,是聞名全國的漁業重鎮。道教勝地九頂鐵槎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及千真洞、雲光洞等諸多道教文化景點。威石一級公路、榮成西環海路穿境而過,東距國家一類開放港口石島港10千米。
人和鎮(山東省榮成市人和鎮)

歷史沿革

鎮以駐地為名。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為防倭,置靖海衛。清末屬雲光都。民國初期屬文登縣雲光區。1930年屬文登縣第五區。1945年9月屬石島特區人和區、靖海區。1948年12月屬文登縣人和區、靖海區。1952年屬文登縣第十區、第十一區。1954年4月屬石島縣人和區、靖海區。1956年3月屬榮成縣靖海區。1958年3月屬人和鄉、靖海鄉。是年9月屬人和公社、靖海公社。1959年2月,靖海公社併入人和公社。1962年5月,恢復靖海公社。1984年4月,分別改為人和鎮、靖海鎮。
1995年,人和鎮位於榮成市區西南部,東鄰石島鎮,南瀕黃海,西與靖海鎮交界,東北和西北部與斥山鎮、黃山鎮為鄰,海岸線長15千米。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13064戶、36025人,轄向陽嶺、新興2居委會和人和、路家莊、南下河、北下河、南齊山、北齊山、二道港、孫家夼、宋家莊、東老樹河、西老樹河、東黃埠嶺、蟠龍石、響灣溝、墩前、北臥龍、南臥龍、邢家嘴、沙口、碼頭、邢家、昌邑、何家、佛堂、古樓、釣溝、西里山、劉家嘴、丁家莊、西黃埠嶺、東河口、西河口、南元產、千軍石、大疃劉家、柳樹趙家、南石硼、北石硼、杜家莊、朱口、院夼、柳口、老闆石、北元產等45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
1995年,靖海鎮位於榮成市區西南部,東與人和鎮毗鄰,西瀕靖海灣,北臨漲蒙港,南瀕黃海,海岸線長27千米。面積41平方千米,人口11399戶、31395人,轄沙窩、康平2個居委會和靖海衛、萬家疃、寨前、炮前、胡家莊、蔣家疃、瓦房疃、馮家疃、石頭橋、大莊、小莊、晏家莊、老軍屯、張家竹村、秦家竹村、宋家竹村、王家竹村、山西頭、頂子前、趙家莊、金溝、西北河、中北河、東北河、沙北頭、韓家疃、窯溝、灶戶、東邵家山、西邵家山、孫家臥龍、團欒、姜家溝、東劉家疃、連家臥龍、許家屯、西北海、寨東、泊子、西劉家疃等41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
2001年4月,撤銷靖海鎮,其行政區域併入人和鎮.

行政區劃

人和元末建村,明初在此設衛,因地勢不宜,衛址西遷,改設市集,名衛改集。後以吉祥言更名人和。501戶。
南下河明洪武年間建村,初名步落莊,後更後福落莊。因水患遷至河下游,又更名下河。後村北又建一村,該村以方位改稱南下河。322戶。
北下河明萬曆年間建村,因村位於下河村之北,故以方位稱北下河。299戶,以秦姓為主。
孫家夼清康熙年間,孫姓建村,地處夼地,故名。78戶。
南齊山明弘治年間,常姓徙此建村,村名無考。後陳姓遷入,名陳家齊山。後又以地處齊虎山之南改稱南齊山。148戶。
北齊山明弘治年間,劉姓徙至齊虎山西建村,名劉家齊山。後又以方位改稱北齊山。379戶。
劉家嘴清康熙年間,劉姓建村,村臨浪窩嘴,故名。70戶。
二道港清乾隆年間建村,因村處漲?港第二道港汊兩岸,故名二道港。151戶。
釣溝清乾隆年間建村,因傳說古時村西溝出了兩條“蛟龍”,故得名蛟溝。後演變為釣溝。70戶。
古樓明萬曆年間建村,因村臨鐘鼓樓,故名鼓樓。後演音為古樓。203戶。
西河口清康熙年間建村,因村處河流入海口岸,故名河口。後村東又建一村,該村以方位稱西河口。405戶。
東河口清康熙年間建村,因村位於河口村東,故以方位稱東河口。200戶。
南元產明嘉靖年間,楊、連姓遷此看管莊園分別定居成村,故兩村以方位命名南、北園產。後南園產演變為南元產。65戶。
北元產明嘉靖年間,楊、連姓遷此看管莊園定居成村,故兩村以方位命名南、北園產。後北園產演變為北元產。250戶。
宋家莊明弘治年間,宋姓建村,故名。263戶。
東老樹河明成化年間建村,因村西河邊有古老柳樹,故名老樹河。後村西又建一村,該村以方位稱東老樹河。330戶。
西老樹河明嘉靖年間建村,因村位於老樹河村西,故以方位稱西老樹河。139戶。
佛堂建村年代無考,因村臨佛爺廟,故名。345戶。
何家清順治年間,何姓建村,故名。358戶。
昌邑明嘉靖年間建村,因村臨長安寺,故名長安。後更名昌邑。415戶。
邢家明正德年間,邢姓建村,故名。267戶。
西里山明正統年間建村,因村距槎山古廟一華里,故名里山。1981年更名西里山。600戶。
東黃埠嶺明嘉靖年間建村,因村處黃土嶺東,故以方位稱東黃埠嶺。392戶。
西黃埠嶺明景泰年間建村,因村處黃土嶺西,故以方位稱西黃埠嶺。148戶。
丁家莊清康熙年間,丁姓建村,故名。115戶。
響灣溝明崇禎年間建村,因村南山溝有一水灣,山水直瀉,常年響聲不息,故以此命名響灣溝。148戶。
千軍石明天順年間建村, 因村臨百石嶺,遠望形似千軍萬馬,故名千軍石。211戶。
蟠龍石明嘉靖年間建村,因村臨蟠龍石,故名。142戶。
柳樹趙家明弘治年間,趙姓建村,因河邊多柳樹,故名。135戶。
路家莊明嘉靖年間,路姓建村,故名。111戶。
南桲欏明洪武年間建村,原名福山前。後以村多桲欏樹,更名桲欏。1981年更名南桲欏。297戶。
墩前明弘治年間建村,因村臨古觀廟,故名觀里。後以村處煙墩之南,更名墩前。84戶。
杜家莊明萬曆年間,杜姓建村,故名。96戶。
南石硼明天啟年間建村,因村後有一大石硼,故名石硼。後村北又建一村,該村遂以方位稱南石硼。167戶。
北石硼明崇禎年間建村,因村位於石硼村之北,故以方位稱北石硼。106戶。
南臥龍明建文年間建村,因村南有一山嶺形似臥龍,故名。後村北又建一村,該村遂以方位稱南臥龍。271戶。
北臥龍明萬曆年間建村,因村位於臥龍村北,故以方位稱北臥龍。193戶。
邢家嘴清順治年間,李姓建村,名李家庵。後邢姓遷入,以地處海嘴,更名邢家嘴。215戶。
碼頭清乾隆年間建村,因村西有一山峰形似馬頭,故名馬頭。後以村東有停船碼頭,更名碼頭。411戶。
柳林清乾隆年間建村,因村西柳樹成林,故名柳林。屬碼頭村委會轄。
老闆石清乾隆年間建村,因村前有石硼形似老闆魚,故名。39戶。
柳口清道光年間建村,原名柳鋪。後以村處海邊夼地,改稱柳夼。1981年更名柳口。99戶。
院夼明天啟年間建村,因村臨院夼寺,故名。1330戶。
沙口清乾隆年間建村,因村處沙島之北?,名沙島?。1948年更名沙口。292戶。
朱口明正德年間,朱姓建村,以村處東、西兩個半圓形海灣之間的岬角上,故名朱家圈。1948年更名朱口。1550戶。
大疃劉家明成化年間,劉姓建村,村處槎山之後,名山後。清末更名大疃劉家。406戶。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多丘嶺,槎山山脈橫貫鎮境南部海濱,主峰清涼頂海拔539.8米為榮成市第二高峰。西部為半島,北部漲濛港沿岸有海積平原和灘涂。
氣候
屬暖溫帶季風性海洋氣候,春季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年平均氣溫11.8°c,平均日照260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831.8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10天。
水文
境內有河流多處,主河流有:齊山河,自斥山街道入境向西注入漲濛港,全長4千米。人和河,源於槎山北麓向北流經人和,轉向西注入漲濛港,全長5千米。大莊河,源於西里山向西注入漲濛港,全長4千米。境內有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16座。
礦藏及其他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花崗岩,地質儲量7億立方米,可采儲量2億立方米,集中分布在槎山山系一帶。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8000萬立方米。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風災、雪災等。平均5年3遇。最嚴重的雪災發生在2010年3月1號,涉及境內大部區域,造成3000平米貂棚倒塌和3萬平方米海產品育苗車間倒塌受災。最嚴重的一次風災,是2011年8月6號的九號颱風“梅花”,帶來暴雨,造成海帶養殖滾灘,貂棚倒塌、道路沖毀、農作物倒伏,造成損失3000多萬元。風災一般在每年的春夏兩季較多。

城鎮建設

日新月異的城鎮建設。按照政府啟動、企業助動、社會聯動的城建資本運作機制,以2500萬元的鎮級財力啟動了3億多元的城建資本,先後改造舊區20多萬平方米,開發建設商住樓4萬多平方米,興建了總建築面積8.5萬平方米的兩處花園式生活小區,實現了“七通一平”;硬化道路80多萬平方米,主幹道路硬化率達100%,建設綠地綠帶30萬平方米,實施了鎮區光亮建設工程,改變了人和“有鎮無城”的局面。

工業發展

求優穩進的現代工業。本照“最佳化質量、擴大總量、激活存量”的原則,先後對20多家企業實行了股份合作、民營、合資嫁接、破產等形式的改制。華盛滾動體有限公司、魯陽化工有限公司均通過TSO9000等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成為全國最大的軸承滾子專業生產基地和甲殼素類產品加工基地。以海洋生物開發為主體的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發展的主流,建設的全鋼子午胎活絡模項目居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開發的土壤調質劑、D—氨基鹽酸鹽膠囊等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不鏽鋼疏水閥等2項產品獲國家專利,其中藍得土壤調理劑被列為國家“863計畫”重大產業化推廣項目。
蓬勃壯大的民營經濟。以起步早、發展快、規模大、結構優、質量好的民營經濟群體為基礎,通過強化“只要你來乾,全程服務政府辦”的主動跟蹤型服務,培植起海產加工、石材加工和特種動物養殖三大特色產業,形成了涉及水產品加工、海洋生物化工、魚粉魚油加工、遠近洋捕撈、機械製造、商貿服務等多門類、寬領域的民營經濟格局,成為全國最大的海產乾品加工集散地和山東省石材加工產業鎮。興辦水產品出口加工等民營投資園區4個,建設了石材加工一條街,石材、海產加工和特種養殖專業村達到70多個,個體工商戶達2600多戶,民營企業近120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年增加農戶收入7億多元,在總量上成為繼大漁業、大工業之後的又一支柱型經濟。
最具潛力的外向經濟。全鎮現有中外合資企業18處,實際利用外資達到800萬美元,生產出口產品的企業達100多家,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26家,年出口產品交貨值達3億元。全鎮現已形成海上銷鮮,水產品精深加工、進料來料加工,工業產品出口等創匯主渠道,2001年完成出口創匯2100萬美元,“多元出口,多元創匯”成為顯著的個性化特徵。隨著威石一級公路、榮成西環海路的開通及石島港與銀川港的通航,外向型經濟發展將更具潛力和活力。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
鎮文化站一處,廣播電視站兩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5處,各類文化專業戶200戶,各類圖書室15個,藏書3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100多人,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
教育
幼稚園6所,在園幼兒1080人,專任教師75人;國小4所,在校學生2531人,專任教師11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國中在校生2283人,專任教師217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高中1所,在校學生1470人,專任教師151人。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 4223萬元,比上年增長25% 。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5%,比上年增長6% 。
科技
共有技術研發中心5家。其中山東壯發泵業有限公司為河南柴油機廠研發低轉速自吸離心泵,可實現1000r.p.m時,2分鐘內自吸3m的高度,獲得了柴油機廠的認可,並成功為海軍艦艇配套。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有定點醫院4處,門診部(所)78處;有床位23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36.7張;固定資產總值1259.78萬元。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16人,其中執業醫師98人,執業助理醫師24人,註冊護士77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3.2萬人次。86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 。
體育
有學校體育場3個,看台設座椅2000張,9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
廣播電視
1995年1月建成人和鎮有線廣播電視站2個 ,現有有線電視用戶28187戶,入戶率達到100%。
社會保障
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戶,人數4人,支出19200元,比上年增長9%,月人均400元,比上年增長5%;醫療救助3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000人次,共支出100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00戶,人數1900人,支出230萬元,比上年增長25%,月人均108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8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18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150張,收養農村五保老人130人。社區服務設施100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2個,社區服務站50個。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4.66萬人,參保率100%。農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107萬元,支出950萬元。

旅遊產業

地處半島,多丘陵,多海岸,人稱“山水人和”。以建設現代化濱海旅遊城鎮為定位,旅遊業蓬勃發展。著名道教勝地九頂鐵槎山是省級風景名勝區,槎山山脈橫貫鎮境南部海濱,主峰清涼頂海拔539.8米,是榮成第二高峰。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及千真洞、雲光洞等諸多道教文化景點,“山、海、島”三位一體的自然景觀使其獨具魅力。建設了槎山旅遊專線。為人和鎮旅遊的大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新組建的槎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和威海鐵槎山旅行社,先後與國旅、中旅等50多家知名旅行社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使槎山融入了旅遊產業的大循環。海岸線長43千米,沿海漁村漁業生產歷史悠久,千百年來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和民間文化,是聞名全國的漁業重鎮,在發達的漁業生產基礎上,逐步發展“漁村旅遊”,舉辦“漁家樂”等各種形式的旅遊項目,為久在城市的白領提供一個休憩的港灣,也給當地漁民帶來了豐厚的旅遊收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