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第二中學

亳州市第二中學

安徽亳州第二完全中學 於1954年興建於明代亳州學宮----黌學遺址,與曹操運兵道為鄰,深受傳統優秀文化潤澤。2001年被評為安徽省示範高中,為亳州地區最早獲此殊榮的學校之一。勇立潮頭 、堅韌不拔的亳州二中人,正積極回響國家辦好優質高中的號召,全力打造亳州二中品牌,並邁著堅定而自信的步履向國家級示範高中的既定目標進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學
  • 英文名:Number.2 Middle School of BoZhou
  • 簡稱:亳州二中
  • 校訓:德才並美 
  • 創辦時間:1954年
  • 所屬地區: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莊周路北段
  • 類別:公辦高中
  • 學校類型:綜合
  • 學校屬性:安徽省示範高中
  • 主要院系:高中部
  • 主要獎項:省文明單位、省“宏志班”承辦學校、《人民教育》特約評刊單位
  • 現任校長:鞏敬耕
  • 校報:《亳州二中》 
  • 主管部門:亳州市譙城區教育局
  • 郵編:236800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辦學規模,硬體設施,辦學成果,文化傳統,學校環境,

辦學歷史

亳州二中始建於1954年,地處明代學宮-—黌學舊址,在三曹故里這塊廣袤肥沃的大地上,亳州二中宛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鑲嵌其間。 她於1954年興建於明代亳州學宮——黌學遺址,與曹操運兵道為鄰,深受傳統優秀文化潤澤。勇立潮頭 、堅韌不拔的亳州二中人,正積極回響國家辦好優質高中的號召,全力打造亳州二中品牌,並邁著堅定而自信的步履向國家級示範高中的既定目標進軍!
亳州市第二中學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學校占地330多畝,環境幽雅宜人,基礎設施完善,擁有教學樓(8幢 )、藝體樓 、科技館、多功能報告廳、科普天文台,生態標本室,標準環行跑道體育場等。圖書館藏書12萬冊。現有教學班144個,在校學生超過萬人。學校擁有有教師470名,其中特級教師4人,亳州市學科帶頭人8人,亳州市骨幹教師6人,亳州市教壇新星12人,3116名師30人,高級教師156人

硬體設施

學校新校區於2013年投入使用,結束了亳州二中長期的一校兩區的情況, 亳州二中老校區占地面積160多畝,現已全部移交給新建設的譙城中學使用。亳州二中新校區占地330畝,總建築面積126000平方米,其中教學樓7幢,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行政辦公樓1幢,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實驗樓1幢,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食堂2幢,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學生公寓9幢,建築面積45400平方米,2層全框架結構風雨操場6000平方米,室外活動場地和400米塑膠跑道;購置相應的教學儀器設備;配套相關道路、水電、生活設施600平方米。硬體條件為安徽省前三甲。
學校正在積極向國家級文明單位,安徽省優秀示範高中邁進!

辦學成果

先後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安徽省五、六、七、八四屆文明單位”、“亳州市科技活動先進集體”、“亳州市首屆教育教學研究基地”、“亳州市創新工程先進集體”、“譙城區先進工作集體”等20多項榮譽稱號。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低進高出”的辦學效益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讚譽,2017年,學校的高考再創佳績,應屆本科達線進步率位於全市同類學校前列。前程修遠,求索無盡。堅信有先進的理念和科學的管理作保障,有全體教職工的不懈奮鬥,亳州二中一定會玉階再上,勛碑層立,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文化傳統

2016年,圍繞鞏敬耕校長為新一屆領導班子,學校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本著“辦人民滿意的學校、育優秀素質學生”的辦學目標,學校積極拓寬辦學思路,開展強強合作,與北京大學合作籌建三位一體的學校:家長學校,教師學校,學生學校;與《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劃課題“語文高效閱讀能力培養”》總課題組合作開展“語文高效閱讀與寫作”教學;與湖北大學合作推行先進的現代教學模式“異步教學法”;本著“鑄造健全人格,展現個性才智”的名師培養思想,對全體教職工實施六大培訓:職業道德培訓,班主任工作培訓,教育教學能力培訓,科研能力培訓,信息能力培訓,教職工健康優雅的業餘生活情趣培訓,全力打造一支“結構合理、愛崗敬業、業務精湛、文明向上”的一流教師隊伍;本著科學、高效管理思想,實行現代教育理念下最先進的年級條塊管理體制,人盡其才,充分激活年級內部和年級之間的競爭機制,有效地調動起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校訓:德才並美
校風:和諧向上、幸福人生
教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學風:獨立之思考、自由之心靈

學校環境

新校園環境幽雅宜人,草坪蔥綠吐翠、噴泉絢麗多姿、雪松蒼勁挺拔、蓮池藕香四溢、迴廊曲折嫻靜,外在徽派建築的高雅與內在的人文精神相統一。基礎設施完善,擁有全省一流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先進的多媒體教室、高規格的實驗室、大口徑的天文觀測儀、新型的科技活動室、栩栩如生的生態標本室等等為推行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做好了最充分的物質準備,使課堂教學充分體現了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技術的完美結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