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二夾弦

亳州二夾弦

亳州二夾弦是,它相鄰地區,距今已有,是由最初的“紡棉小調”吸收“花鼓丁香”、“大五音”和“四根弦”等藝術元素,經過民間藝人的持續努力,逐漸形成的一種傳統戲曲劇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亳州二夾弦
  • 簡介:中國的稀有劇種
  • 源於:皖、蘇、魯、豫、冀
  • 歷史:100多年的歷史
歷史,神奇的傳說,民眾基礎,價值,現狀,

歷史

清末以來,二夾弦戲班就經常活躍在皖北大地上。1958年底縣委根據當地民眾的建議,成立了亳縣二夾弦劇團。《桑園會》、《張文生趕考》、《花廳會》三個二夾弦傳統小戲應運而生,立上舞台。1959年10月亳縣二夾弦劇團演出的《金龍盞》受到阜陽行署領導的高度讚揚,被譽為“躍進劇團”。1960年3月,二夾弦劇團因成績卓著,又被評為省文化工作先進單位。1962年亳縣二夾弦劇團的高中賢、王玉芹曾與山東定陶二夾弦劇團赴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二度梅》,受到劉少奇、陳毅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63年山東定陶二夾弦劇團特邀高中賢、王玉芹、馬璐等人再度赴北京景山公園演出《金龍盞》,受到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朱德、陳毅等老一輩領導人對這一稀有劇種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神奇的傳說

據史料記載,“二夾弦”這一稀有劇種,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關於二夾弦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奇故事:清朝嘉慶年間,山東濮州有一姓明的秀才雖然家境貧困,但他酷愛詩歌,精通韻律,一日他聽到女兒紡花時哼唱的小調和彈紡棉花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美妙悅耳,十分動聽,於是他把譜子記錄下來,教女兒唱。因遭天旱,父女南下逃荒,沿途唱著他編的小調乞討,每到一處村里人都很愛聽。這就是最初的紡棉小調。後在“花鼓丁香”、“大五音”和“四股弦”的基礎上,經過老一輩藝術家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才逐步形成了今天的二夾弦。術家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才逐步形成了今天的二夾弦。

民眾基礎

二夾弦具有強烈的人民性和深厚的民眾基礎,深刻地反映了皖、魯、豫一帶的風土人情,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民眾曾用這樣的話來讚美其唱腔的優美:“撕綾羅、打茶盅不如二夾弦哼一哼”、“二夾弦哼一哼,不穿棉襖能過冬”、“不吃、不穿、不過年,也要去聽二夾弦”……1958年亳縣(今亳州)正式成立了二夾弦劇團,有馬璐、王雲謀、高中賢、王玉芹、吳志修等老師擔任主要演員。演出的主要劇目包括:《大鐵山》、《金龍盞》、《三進士》、《叩頭:二、三堂》、《借當》、《王林休妻》、《對繡鞋》、《蘇家灘》、《蘭橋》、《站花牆》、《賣寶童》、《三拉房》、《窮勸》等70多個。
特色
二夾弦戲劇很有特色。戲班是家族式的“子弟”班。藝人們同病相憐,患難與共,合作很好。藝人多是一專多能,演員能演幾個行當的角色,伴奏人員能身兼多職。行當上雖發展到“六門十二行”,但主要的是小生、小旦的戲,紅臉的戲也不少,小丑的重頭戲不多,花面也不多,多由紅臉兼唱。劇目多是表現男女愛情和宣揚倫理道德的且農村題材居多,鄉土味很濃。二夾弦唱腔是在“紡紗小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曲調由黃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漁民號子、打夯號子及民歌小調等融合變化而成。在發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書等民間歌舞、戲曲的音樂營養,經歷代藝術創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既蘊藏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又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演唱技法上以大本嗓子吐字(唱詞)假聲拖腔。即句尾用鼻音和胸音的有機結合,模仿手工紡車音色的特殊效果,形成了真假聲頻繁交替的二夾弦聲腔特色。而亳州二夾弦在解放後向外學習中既吸收山東“二夾弦”清新柔美的旋律,又採取河南“二夾弦”高亢明快的節奏,漸漸形成了自己剛柔相濟的特色。

價值

“撕綾羅,打茶盅,不如二夾弦哼一哼”,“二夾弦哼一哼,不穿棉襖能過冬”,“不吃不穿不過年,也要去聽二夾弦”,這些來自廣大人民民眾的村言俚語,表達了對二夾弦這一劇種的喜愛和讚美,也充分證明了這一稀有劇種的珍貴价值。

現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及眾多原因的影響,全國僅有的幾個二夾弦劇團都相繼消失。到目前為止,亳州譙城區梆劇團是唯一能夠演唱二夾弦這一稀有劇種的文藝團體,但僅僅是一些小劇目。二夾弦基本上瀕臨滅絕。為了使二夾弦這一稀有劇種能夠保存下來,亳州市譙城區決定,在不影響春秋季演出的同時,利用業餘時間,確保每年排演一台《二夾弦》大戲,並進行公演。從1999年以來,亳州二夾弦劇團參加安徽省折子戲、小戲大賽,《刎經堂》、《尋妻》、《三更情緣》等劇目均獲得了好的獎項。
2006年,二夾弦被列為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次,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天的二夾弦,不再是一個劇種,可以說,她已經是亳州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象徵,是亳州人民的驕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