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門鐵路

京門鐵路

京門支線,也稱京門鐵路,是詹天佑京張鐵路的輔助鐵路,同由詹天佑在1906年主持建造。原自西直門站南側車公莊站出岔,西經五路站、西黃村站、蘋果園站等站,達門頭溝三家店火車站門頭溝火車站。1939年日本占領期間,修建了門頭溝至大台段,增設野溪站、28K乘降所、丁家灘站、韭園站、色樹墳站、王平村站、落坡嶺站、清水澗站、大台站,共10站(含現豐沙線落坡嶺站),後因木城澗礦延長至木城澗,正線53.363延長公里。

現在的標準命名是大台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京門鐵路
  • 外文名:Beijing-Mentougou Railway
  • 起點站:北京西直門站(北京北站)
  • 終點站:北京門頭溝木城澗站
  • 里程:53.363公里
  • 建設時間:1907年-1962年
  • 別稱:京門支線、大台鐵路
  • 隸屬:北京西工務段
  • 機車配屬:京局懷段
  • 機車型號:東風7
  • 全線通車時間:1962年
鐵路概況,車站情況,各站情況,新聞報導,

鐵路概況

其修建是為將門頭溝的煤炭運抵西直門,供京張鐵路蒸汽機車燃料之用。單線行駛,迄今已逾百年。1971年2月1日因通過列車影響到由西郊機場出發的國賓車隊,西直門站至五路站區間線路被拆除。

車站情況

(因西直門至五路段已被拆除,故從五路開始)
大台線各站情況與站心裡程:
┳鐵路盡頭
◎五路站K0+500
╫下穿101支線鐵路
⊙西黃村站K7+294
┣通往北京捷運古城車輛段
蘋果園站乘降所(已廢棄)
┣連線首鋼專用線
┣連線首鋼專用線
⊙石景山站(K12+920)
┫連線專用線往捷運一號線黑石頭方向
三家店站K16+128=豐沙下16+008/上16+308
┣連線豐沙鐵路
╫下穿豐沙鐵路
║永定河鐵路橋
┫連線門頭溝礦專用線
◎門頭溝站K19+450
┻盡頭站,換向
╰╮連續彎道
╫下穿豐沙鐵路
╫下穿西北環線
┫連線首鋼魯家山礦專用線
⊙野溪站K25+149
┇連續隧道
☉28公里乘降所
┇連續隧道
⊙丁家灘站(K29+918)
╫下穿豐沙鐵路
⊙色樹墳站K40+100
┣連線王平礦專用線
◎落坡嶺站 K43+912=豐沙下29+851/上29+668
┫連線豐沙鐵路(沙城方向)
⊙大台站K49+891
◎木城澗站K52+811
┻鐵路盡頭

各站情況

(不包括乘降所)
車站名稱
站等/規模
建站時間
備註
五路站
四等站
1939
西黃村站
1907
連線北京捷運古城車輛段
石景山站
1907
三家店站
二等站/2台12線
1907
連線豐沙鐵路
西北環線
北京捷運
門頭溝站
1907
連線圈門支線
野溪站
1959
王平村站
1959
落坡嶺站
三等站
1952
連線豐沙鐵路
清水澗站
1959
大台站
1959
木城澗站
1962

新聞報導

人民鐵道報導
民間鐵路學者傾力尋找 老標誌重現京門鐵路
京門鐵路坡度標(蘇州碼子數字)京門鐵路坡度標(蘇州碼子數字)
京張鐵路早期的線路和信號標誌上的數字均用中國傳統數字 “蘇州碼子”進行書寫,有著非常鮮明的時代特點,因此一直被廣泛關注。2011年夏,在關溝段發現的幾塊標誌已被放置到青龍橋站保護和展出,熱心的民間鐵路愛好者自發地進行了一場在沿線尋找老標誌的活動,目的是發現並保護那些被歲月塵封的鐵路老物件。2011年國慶節期間,他們利用假期沿著鐵路徒步查找,在沿線雜草叢中又找到了幾塊散落的老線路標誌。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老標誌,他們聯繫了青龍橋站的楊存信站長,並協助車站職工將這些老物件運往青龍橋站進行保護。這次發現的幾塊標誌雖然外形與之前的完全相同,但表面沒有刻字,僅有一些油漆粉刷的痕跡,初步判斷是後期書寫標誌的方法發生了變化,從之前的刻字改為了油漆粉刷。參與了這場活動的民間鐵路愛好者表示,關於這種距今已有百年歷史的老標誌的相關研究很少,但它們是京張鐵路歷史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應該得到更好的保護。令人興奮的是,不久前他們在京張鐵路京門支線五路站和西黃村站間又發現了一塊坡道牌,該標誌一面為“〢〥〇 下”(1/250下坡),另一面為“平”(平道)。這塊老標誌品相完好,沒有任何破損,最關鍵的是它仍然矗立線上路旁邊,與百年前的姿態完全一致。通過查閱《京張鐵路工程紀略》,該標誌所處的位置也沒有發生過任何變化。這塊標誌經歷了百年時光仍然能完好地保存下來,不能不說是個奇蹟。用蘇州碼子書寫的老標誌,表明了京張鐵路由中國人自主修築這一重要特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希望這塊標誌能夠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並儘快對其進行原址保護。(摘自1月9日《人民鐵道》報B4版,作者:張輝)
京門鐵路
北京青年報報導
市區首現清末鐵路坡度標 如何保護引市民熱議
(北京青年報2012年2月8日A9版報導)
湮沒於垃圾、荒草與黃土之中,它守望在鐵軌旁已經百年。被後人再次發現,但又引起了一場爭論。
京門鐵路
日前,鐵路愛好者在北京錦繡大地市場北側鐵路旁發現一塊清末京門鐵路早期坡度標。這是北京市區內首次發現這種傳統的鐵路路標。然而它的出現也讓人們開始爭論一個問題:原地保護還是將它移到博物館裡。
■隱於荒草垃圾中
居民不識此碑為何物
北京海淀區錦繡大地市場北側有一條鐵軌,每天有火車從此通過。鐵軌兩邊荒草遍布,廢舊的塑膠袋掛在枯枝之上,迎風擺動。昨天下午,偶有租住在兩旁的路人沿鐵軌而過,也錯過了鐵軌旁的這塊老碑。
這塊碑,碑身灰黑,高約半米,兩邊各有文字。其中一邊刻有“〢〥〇 下”,另一邊則刻著一個“平”字。由於風吹日曬,這些文字和符號顏色脫落,只是刻痕的最底處,還有淡淡的黑色墨跡。
三個住在附近的小孩突然看到了這塊碑,簇擁上來,觀望著這些文字和符號。“這念‘下’,這是1180……”一個小男孩問旁邊的姐姐,“這是什麼意思啊。”旁邊的小姑娘也是一臉茫然。
“這裡的‘碑’很多,這有啥新鮮的嗎?”小姑娘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個紅白相間的小水泥柱子說。不過,其實那些只是現代的鐵路標誌。不只孩子們,從這裡經過的路人們也不知道這個碑的作用。“真沒注意這個東西,可能是鐵路上用的吧,不知道代表什麼。”路過的劉先生從來沒有關心過這段鐵路兩旁的雜物,“這玩意值錢嗎?”
■原是傳統坡度標
歷經百年被發現
最早發現這塊石碑的是一些業餘鐵路愛好者,並把照片發到了網上,求證此為何物。於是便引來了一位資深的“火車迷”王先生。王先生曾經去過鐵路博物館,還曾經去過青龍橋火車站,那裡都有與這石碑類似的陳列物,上面也刻著差不多的文字元號。
“這是一塊鐵路用的坡度標。”王先生說由於他不知道碑身上的文字,特意請教了一位專門研究京張鐵路歷史的民間學者小張。後者告訴他這塊標誌一面書寫“平”字,表示平道,另一面用中國傳統數字蘇州碼子書寫“〢〥〇 下”,表示坡度為1/250的下坡道。
據王先生說這條鐵路是京門鐵路曾經所在的位置。京門鐵路是老京張鐵路的支線,是由詹天佑在1906年修造的,至今也有百年歷史了。而他的說法也得到了詹天佑紀念館館長史文義的認同。
據史館長介紹,詹天佑紀念館所屬的中國鐵道博物館也已經知道了這塊碑,並且派人來調查過。他說這塊坡度標是北京市區近郊首次發現,“以往都是在遠郊發現這樣的標誌,可能市區也有,但是誰也不知道它的‘身份’,可能施工的時候就給毀壞了。”
■文物專家建議原地保護
“搬動它會破壞這種氛圍”
坡度標的發現,一方面引來了鐵路愛好者和研究者的興奮,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分化”——“如何保護這塊坡度標”成為了他們的話題。
第一種意見便是“原地保護”。“人家在那裡待得好好兒的,還守在鐵軌旁,火車從它那兒一經過,是歷史與現代的結合,你搬動它反而會破壞這種氛圍。”一位網友說。這種說法也得到了首都博物館原副館長、文物專家王武鈺老師的認同。
王老師認為以前在遠郊京張鐵路沿線發現了一些已經損壞的坡度標,將它們搬入博物館裡屬於一種搶救性保護。但是這塊坡度標本身就還在原處,整體完好,加上本身不具有商業價值,不需要搬到博物館,只要屬地單位用鐵柵欄圈起來,旁邊設定說明性的文字就是一種非常合適的保護方式,再加上旁邊還在使用的鐵路,形成了一種地標,能夠讓更多人形象地了解京張鐵路和京門鐵路的歷史。
王老師說類似這樣“地標式”的保護,在鑼鼓巷和王府井大街都有,“它們都有類似的地標式的物件,我們就是讓它待在原處,體現出這個地方的歷史意義。”
■鐵路專家稱怕被盜
“搬進博物館是最好的保護”
但是另一種意見與之針鋒相對:“搬進博物館,能夠更好地保護,也比較現實。”網上,一位網友就提到“這塊標誌如此重要,還是趕緊進博物館吧,要不指不定哪天就讓人砸了……”
同樣的擔心也來自於詹天佑紀念館館長史文義老師。史老師說鐵道博物館希望能夠將這塊坡度標請入博物館裡。一方面是因為風吹日曬,自然條件會侵蝕坡度標,周圍的路人也有可能對其造成損壞。
另外,他認為搬進博物館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防止有人私盜坡度標。“雖然它不具有商業市場價值,但是個別自私的人不會因為錢去盜標,他就是為了去占有去收藏。”(記者:滿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