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廣告

交通廣告

交通廣告是流動的廣告,以公共運輸工具為廣告媒介,主要有交通工具內容的廣告牌、廣告宣傳畫、車站內的廣告牌、公共汽車的車身廣告等,這種廣告在人口比較集中的大城市非常有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交通廣告
  • 外文名:transportation advertising
簡介,載體,傳播優勢,利與弊,注意事項,

簡介

交通廣告包含以下三個部分:第一、設定於公共汽車站、電車站及捷運站等公共場所的固定型交通廣告;第二,以車輛作為載體的流動型交通廣告;第三、安置於公共運輸工具內部的交通廣告。交通廣告具有能使廣告信息的到達率和暴露頻次都能達到較高的水準、印象深刻,刺激購買慾望、彌補四大媒體的空白、車外廣告還有極好的地理選擇性、成本低等傳播優勢。
交通廣告交通廣告

載體

對於交通廣告媒介的歸屬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將它視為戶外廣告媒介的一大類型,另一種是將它視為一種單獨的廣告媒介類型。由於交通廣告媒介既包括呈現於開放空間中的站台媒介、道路沿線媒介,也包括呈現於封閉空間中的車廂媒介、站內媒介,所以不能一概視為戶外媒介,而且隨著交通工具的日益發達和完善,交通廣告媒介已經成為一種包含多種類型、有自身鮮明特點的獨特的廣告媒介類型,所以應該視為一種獨立的廣告媒介類型。交通廣告的內容特點與戶外廣告類似,其具體載體包括:
交通廣告交通廣告
1.交通工具體外部媒介:如公共汽車和捷運的車身。
2.交通工具內部媒介:如車載電視、內部車體、電子顯示牌、拉手、椅背等。
3.交通工具站點媒介:如候車亭、車站牆體、燈箱、電視牆、座椅等。
4.交通工具車票媒介:如火車票、公車票、捷運車票、飛機票等。
5.交通路線媒介:如高速公路旁的大型路牌、鐵路沿線的牆體,以及最近在北京出現的捷運隧道動畫效果廣告等。

傳播優勢

交通廣告媒體具有以下傳播優勢:
第一、交通廣告的最大優勢在於能使廣告信息的到達率和暴露頻次都能達到較高的水準。比如,北京捷運作為京城地下交通的大動脈,從清晨5:00至晚23:0為全市居民服務,每天運送乘客140萬人次,一般乘客平均在月台的等候時間為5分鐘,平均每日在車廂內的停留時間為30分鐘,每周乘坐超過6次的占65%。
第二、印象深刻,刺激購買慾望。乘客在車站、碼頭、機場等候車船、飛機時,為打發時間會仔細閱讀張貼在那裡的廣告,所以對廣告的印象會相當深刻。而且車站廣告對所經銷的商品進行宣傳,具有導購效果,比如雜誌、方便食品、飲料等,可及時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促進產品銷售。
第三、彌補四大媒體的空白,消費者在乘坐交通工具時,通常遠離四大媒體,可利用車內廣告及時去影響消費者,充分利用此時相對清靜的廣告環境,同時車內廣告具有強制性,乘客只要一進入車廂,就仿佛置身於廣告信息的包圍之中。
第四、車外廣告還有極好的地理選擇性,在大城市中,廣告主可以根據自己產品的具體性能和目標消費者的類型,選擇目標消費者經常乘坐的某一線路的公車輛為廣告媒體。
第五、成本低,和四大媒體相比,各種形式的交通廣告媒體是最經濟的廣告形式。所以,許多中小廣告主多以此來作為對其它廣告媒體形式的支援性媒體,以此來實現廣告信息的最大到達率和暴露頻次。
到達率和暴露頻次高
交通廣告的最大優勢在於能使廣告信息的到達率和暴露頻次都能達到較高的水準。比如,北京捷運作為京城地下交通的大動脈,從清晨5:00 至晚23:00為全市居民服務,每天運送乘客140萬人次,一般乘客平均在月台的等候時間為5分鐘,平均每日在車廂內的停留時間為30分鐘,每周乘坐超過 6次的占65%。
印象深刻
印象深刻,刺激購買慾望。乘客在車站、碼頭、機場等候車船、飛機時,為打發時間會仔細閱讀張貼在那裡的廣告,所以對廣告的印象會相當深刻。而且車站廣告對所經銷的商品進行宣傳,具有導購效果,比如雜誌、方便食品、飲料等,可及時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促進產品銷售。
彌補四大媒體的空白
消費者在乘坐交通工具時,通常遠離四大媒體,可利用車內廣告及時去影響消費者,充分利用此時相對清靜的廣告環境,同時車內廣告具有強制性,乘客只要一進入車廂,就仿佛置身於廣告信息的包圍之中。
交通廣告交通廣告
車外廣告還有極好的地理選擇性
在大城市中,廣告主可以根據自己產品的具體性能和目標消費者的類型,選擇目標消費者經常乘坐的某一線路的公車輛為廣告媒體。
成本低
和四大媒體相比,各種形式的交通廣告媒體是最經濟的廣告形式。所以,許多中小廣告主多以此來作為對其它廣告媒體形式的支援性媒體,以此來實現廣告信息的最大到達率和暴露頻次。
不利因素
當然,交通廣告媒體也有其不利的方面,如:以經常在戶外活動的人群及相對固定的乘客為傳播對象,客群對象的層次範圍有限;我國各城市的公車輛從數量上還存在較大差距,這也造成交通廣告媒體資源的不足,媒體的可得性較差,資源短缺;還有就是形象不佳,有可能造成公眾對此類廣告信息的反感,而影響品牌及企業形象。 交通廣告客群數量的統計 廣告主在對媒體進行選擇時,不僅要了解關於該媒體的定性分析,還應從定量的角度去研究,只有這樣才能養活廣告媒體投資的盲目性及風險,成熟的廣告主在進行媒體選擇時,都以科學、客觀的數值作為依據,以確保媒體投資取得相應的效益。對交通廣告媒體的選擇也需要從量上進行分析,這就是要從客群數量上進行分析及統計。
交通廣告交通廣告
交通廣告媒體屬於非計量媒體,即很難精確地統計其影響的人數。大眾媒體中的報紙、雜誌以其發行量作為廣告客群數量的參照指標,廣播、電視以其收視人數、收視率作為廣告客群人數的參照指標,那么交通廣告媒體的客群數量多少應以何種因素作為參照指標呢? 在公交、捷運車廂內部設定的車內廣告客群數量,應以單位時間內乘坐交通工具的乘客人數作為統計依據,比如每天的乘客人數,每月的乘客人數,或平均每季度的乘客人數等。據業內資料顯示,長沙市公交汽車客流量一年為2.03億人次,月均1696萬人次、日均56.5萬人次。在使用這種方法統計客群人數時,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這就是單位時間內重複乘坐交通工具的乘客人數,這種重複乘坐現象,造成交通廣告信息傳播面相應變窄,但廣告信息對這部分客群的暴露頻次增加,即影響的深度加大。在統計中車內廣告實際客群的數量比單位時間內乘客人數少才是符合客觀情況的。像火車站碼頭機場等交通場所設定的固定型交通廣告,其客群人數不應僅考慮單位時間內票據售出量,還應考慮這些地點的客流量相當大,實際乘客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其他大量的服務人員及流動人員。所以這些地區的交通廣告影響的人數絕對大於實際乘客人數,因此,許多廣告主認為在這些地區設定廣告牌、燈箱等,即使價格稍高,也物有所值。
車身廣告的客群數量相對前兩種交通廣告形式更難統計,因為車身廣告以車外客群為主要影響對象,其對象數量的多少,將會因公車通過地區的不同繁華程度而相距甚遠。所以廣告主通常願意選擇通過主要市區、交通要道、城市環線等公車輛為廣告媒體工具。主要駛向人口稀少的郊區的公車輛,因其接觸不到太多的客群,即使廣告價格便宜,也對廣告主少有吸引力。

利與弊

暴露時間長。平均每位乘客的搭乘時間為25分鐘。
重複率高。許多人日復一日地乘坐 相同路線。
訊息閱讀率高。乘客百無聊賴,多半會找點東西看看,因此,交通廣告的閱讀率較高,廣告回憶率平均達到55%。
成本低。交通廣告的成本比其他任何媒介都低。
創作靈活。可以用相對較低的成本製作特殊形狀和色彩效果。
滿足需求。交通廣告可以瞄準乘客的需求,比方,在夏季放冷飲廣告。食品廣告對下班回家、正盤算晚餐的乘客也很有吸引力。
適應環保要求。隨著利用公共運輸工具的社會呼聲日益強大,交通廣告無疑占據著未來媒介的有利地位。
地位低。交通廣告缺乏主流廣告媒介那種身份。
環境擁擠。上下班高峰的擁擠限制了乘客閱讀的機會和條件,而且,如果交通工具本身較髒,還會損害產品的形象。
針對性差。交通廣告無法選擇所到達的客群,可能無法滿足某些廣告主的需求。
龐雜。車內廣告牌林立,模樣大同小異,因而容易混淆,難以記憶。
位置不利。若商場位置偏僻,很少會有人願意長途跋涉去購物。
創作限制。雖然交通廣告容納的訊息比路牌更長,但文案的長度仍然有限。

注意事項

交通廣告和戶外廣告是近親,通常OUT-OF-HOME MEDIA指的就是交通廣告和戶外廣告的總和,因此使用交通廣告應注意的某些問題和戶外廣告相近:
第一、交通廣告長於建立和保持品牌認知;所以,它不適於篇幅較長的廣告,在緊張、噪雜的城市中,這樣的廣告信息有可能根本引不起客群的注意。因為對於乘坐公車上下班的乘客來說,他無疑是最累的處理廣告信息的客群,他會感到厭煩、勞累、或沉思於其他事情,對交通廣告來說,要想引起這些忙碌的月票乘車者的注意,挑戰是巨大的。所以交通廣告在畫面設計上應醒目、簡潔、圖案不宜過分複雜,以避免形成版面的浪費。
第二、交通廣告適於低關心度的商品、具有即興提醒品牌及促銷的作用、不適合專業產品廣告。
第三、交通廣告張貼的位置應適於乘客觀看,比如車內廣告可張貼在車門兩側、座位上方、司機座位後等位置,因為這些位置是乘客目力所及之處,易於吸引乘客的注意力。車身廣告較理想的位置是車廂右側,因為供乘客上下車的車門都是右側,便於上下車的乘客觀看。但車廂左側也有其優勢,比如沒有車門影響,廣告畫面更完整。車後窗也是廣告主常選的位置。
第四、由於公共汽車線路固定,因此,廣告主應研究不同線路客群的成份,選擇適用的公共汽車和有針對性的廣告,比如通往居民區的公車和通向旅遊點的公共汽車乘客類型不同,廣告也應有所區別。此外,在通過少數民族和宗教人士聚集區的車輛上做廣告,也應特別注意其民族及宗教禁忌,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第五、除車外廣告外,廣告主還可開發公車票為廣告媒體。公車票廣告具有涉及面廣、傳遞速度快、保存周期長、投入小等特點,目前,上海、成都、長沙等地都嘗試開發這一廣告媒體,效果顯著,頗受社會各方好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