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演替頂極

亞演替頂極

在演替過程中,在達到這種演替頂極之前的一段時期可能有較大的延長,從而出現一種穩定狀態;這種情況的出現可能是演替的發展極端緩慢,或者是經常存在有某種因素阻礙了演替頂極出現的緣故;這種時間延長了的特殊的演替階段就是亞演替頂極。

亞演替頂極是植物群落演替學說中的一個概念。單元演替頂極學派認為由於某種原因,一個緊接近演替頂極群落的前一個階段的群落長期保存,這個群落就可以認為是亞演替頂極群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演替頂極
  • 外文名:Sub climax
  • 套用學科:生態學
  • 可稱:土壤或地形演替頂極
  • 定義:接近演替頂極的一個演替系列階段
  • 主導因素:火災、採伐、過度放牧等外界因素
概念,特點,研究與運用,

概念

亞演替頂極是指在植被演替過程中快要接近演替頂極的一個演替系列階段,它是植物群落演替學說中的一個概念。亞演替頂極可以是多元演替頂極術語中的土壤或地形演替頂極。

特點

單元頂極理論認為由於生境條件差,植被的發展不能達到氣候頂極階段,而只能停留在緊接頂極階段以前的階段上,此階段也有較長期的穩定性,故稱之為亞演替頂極。如果有充足的時間,亞演替頂極能演變為演替頂極。
由於任何一種原因(如火災、採伐、過度放牧等)反覆作用的結果,使演替長期地停留在緊接頂極階段前的一個階段,叫做亞演替頂極階段。例如,在美國東部闊葉林是演替頂極,但在其沿海平原,由於經常發生火災,松樹耐火燒,形成無限期穩定的松林,於是松林成了闊葉林演替頂極的亞演替頂極。
亞演替頂極的概念不能機械性地理解,且頂級群落的穩定性是相對的。事實上,頂級群落中的群落也在不斷變化中,外界環境也總是有波動性。

研究與運用

①為了解決喀斯特植被演替的基本模式及喀斯特植被的頂極群落等有關問題,相關的研究學者指出亞熱帶喀斯特植被演替頂極是一種典型的地形一土壤演替頂極,頂極群落的屬性取決於喀斯特生境中的地形及土壤條件,如坡度,坡位、坡向、土層厚度和土壤濕潤程度等等,其中限制因子是水分條件,在不同生境條件下,其演替頂極表現出一定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頂極群落。
②為了闡明分子變異與演替階段或生態過渡帶的聯繫,套用隨機擴增多態性DNA標記方法對毛烏素沙地圖克境內4個不同演替階段的臭柏種群進行了分子生態學研究。用17個隨機引物擴增出190條清晰譜帶,其中173條為多態性譜帶,並利用POPGENE3.2Version1.31軟體對數據進行處理。結果表明,臭柏種群的遺傳多樣性較豐富,各種群多態位點百分比在64.21%~74.63%,以演替早期的半固定沙地油蒿+臭柏種群最高(74.63%),演替亞頂極時期的固定沙地臭柏種群最低(64·21%);臭柏種群間分化較小,種群間遺傳分化係數Gst=0·1761,82.39%的遺傳變異存在於種群內;聚類分析顯示,演替階段相近的種群聚集到一起,反映了臭柏種群的遺傳分化和演替階段密切相關。利用Nei指數統計RAPD數據,各種群基因多樣度在0·2163~0·2564之間,也證實了大部分的遺傳變異存在於種群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