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星導

亞洲新星導

“亞洲新星導”全名“亞洲新星導計畫”,是由劉德華領銜的“映藝娛樂有限公司”發起一個計畫,該計畫在全亞洲範圍內挑選6名年輕導演,資助他們拍攝電影。

拍攝的電影有香港林子聰的《得閒飲茶》、內地寧浩的《瘋狂的石頭》、馬來西亞何宇恆的《太陽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洲新星導
  • 全名:亞洲新星導計畫
  • 挑選人數:6名
  • 發起人:劉德華
  • 已進行期數:二期
  • 電影作品:《人魚朵朵》、《瘋狂的石頭》等
活動簡介,電影作品,關係,屢敗屢戰,前浪拉後浪,

活動簡介

作為投資方的劉德華和映藝不會給這些年輕導演壓力,所有風險由投資方承擔。但投資方也會給導演一定的成本指引並衡量劇本的可行性,研究拍攝是否超出預算。
兼顧幕後老闆和宣傳大使的劉德華一心推動亞洲新星導的起步、實施到成功,贏得良好口碑和讚譽。2006年,劉德華也憑“亞洲新星導”項目獲得了釜山電影節組委會頒發的“年度最有貢獻電影人”(Asian flimmaker of the year)大獎。

電影作品

第一期“亞洲新星導”計畫的投資額約為2500萬港幣,由劉德華一人出資,提供給6名新銳導演。
台灣李芸嬋的《人魚朵朵
香港林子聰的《得閒飲茶
亞洲新星導的慶功會亞洲新星導的慶功會
內地寧浩的《瘋狂的石頭
馬來西亞何宇恆的《太陽雨
新加坡唐永健的《愛情故事
香港李公樂的《Over the Rainbow》
第二期
“亞洲新星導”二期計畫的投入也將是2500萬港幣提供給6位導演,同時打算邀請一些著名導演擔任影片監製。
內地劉娟的《初戀未滿

關係

劉德華與“亞洲新星導”
2006年8月14日"那種感覺就是被爸媽安排去相親,進去一看裡面坐的是全智賢。”劉德華這樣描述他第一次看到他投資的《瘋狂的石頭》的感受。他在2005年3月23日啟動“亞洲新星導”計畫,支持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中國兩岸三地的7位年輕導演拍攝6部華語高清電影。當時劉德華表示將拿出三部電影的片酬作為資金支持,總計1250萬港元。劉德華以前支持的香港年輕導演陳果的《香港製造》大獲成功,這次《瘋狂的石頭》出人意料的成功又捧紅了導演寧浩,演員劉德華正以個人之力培養導演新人。

屢敗屢戰

出生於1961年的劉德華在他20歲的時候加入了香港無線電視的藝員培訓班。到了1990年的電影《天若有情》,劉德華已經從頗受歡迎的電視劇演員躋身香港一線電影演員行列。轉年,他創立天幕製作有限公司,拍攝多部電影。2004年,劉德華又獨資成立了電影製片公司“映藝娛樂”。
近十幾年,香港電影行業持續下滑。每年僅剩下60多部左右的作品。票房收入也從十多億港元,跌到4億港元上下,即使加上外語片,只不過8億港元。因此,“亞洲新星導”計畫被比作“冰河世紀中的一叢綠草”。香港從來不乏熱門的影視歌三棲明星,但既具備這些優勢,又肯賣力提攜後輩的,環顧全港也只有劉德華能夠做到。
長期以來,劉德華一直在用高頻率接拍電影換來的片酬從事電影投資,但經營成績卻並不如他的藝德那樣足以成為演藝圈的楷模。天幕電影公司製作的多是主流題材之外的文藝電影。除去公司的創業之作《九一神鵰俠侶》在整個亞洲範圍內大獲全勝之外,之後所有電影都是血本無歸。在《天與地》慘敗之後,劉德華累計大致有3000萬港元的虧損,並被迫將天幕公司抵償給台灣片商蔡松林
後來,劉德華將剩餘膠片支持陳果拍攝《香港製造》。結果,這部電影在1998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三項大獎。該片的良好聲譽,促使劉德華有信心再度投資電影,並且在2000年引入其他股東。不過,在《給他們一個機會》票房慘澹之後,合伙人麥紹棠劉德華矛盾公開激化,最終劉德華一手創立的天幕以出局告終。
與麥紹棠的官司期間,劉德華在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曾經心灰意冷地表示“的確對影迷和我是有打擊,總之短期內,我也不會做老闆開戲了,我也不會在電影中參與意見,否則就會涉及官司,所以我專心做演員”。儘管此處有限制條件,可是理想主義的劉德華根本無法停下腳步。2004年他又參與投資藝術電影《江湖》,因為劇本沒有通過審查而無緣內地大銀幕,只能在刪節之後進入影像製品市場。
劉德華的韌性,或多或少地源於他投資電影業時的心態。“我其實沒有想過投資電影可以賺大錢。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可能對自己很有信心,覺得一部戲虧少許不要緊,只要出來的效果好就行了。”劉德華說,“後來才知道原來自己的眼光以及方向不大正確,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在“亞洲新星導”計畫中,劉德華汲取了此前的經驗。為了給予新導演最大的發揮空間,投資方不會對影片的選材、演員等方面進行任何干涉。但是,“映藝娛樂”有一個要求,就是所有他們投資拍攝的影片都是劇情片,不能讓觀眾感覺太沉悶。《瘋狂的石頭》是一部荒誕不經的純娛樂電影,卻處處折射出熟悉親切的城市空間和平民生活,市場因素的巧妙選擇讓它成為中國大陸市場上半年最賣座的電影。

前浪拉後浪

“電影業不景氣,就不做電影了嗎?就是因為電影業不景氣,我知道很多幕後工作人員沒工開,也有很多新導演,他們沒有任何機會。既然我有能力,便來試一下為大家提供一個開工就業的機會,也給一些新導演一個發揮的機會。否則可能兩年、三年後,這些導演便會消失,再有才華但因為無投資,無人找他們開戲,結果要轉行。”劉德華將自己比作一塊“踏板”,願意用自己累積下來的資源在行業低迷的時候逆流托起一批有實力的新人。
憑藉一人的力量挽救整個電影市場,這聽起來像是漫畫電影中不切實際的情節。但這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由好萊塢著名男影星羅伯特·雷德福自己親手創辦的聖丹斯電影節則是前輩扶植新人的極佳案例。上世紀60年代中期,他成立了聖丹斯學院。聖丹斯學院在1985年接手已有8年歷史的“猶他州美國電影節”,1991年正式為它冠以聖丹斯之名。10年後它從傳統的關注美國影片、每年只設劇情片和紀錄片兩項評獎,突然擴張成十數個獎項的“國際接軌”的電影節。
每年,無數的電影業新人帶著自己的畢業作品或是業餘製作的短片來這裡競爭各個單元的獎金,希望從此一圓自己的電影夢。過去來到聖丹斯的不少小人物,今天已經是好萊塢體系中的生力軍。1989年窮得只能在公園城的山路上步行的史蒂芬·索德伯格如今同時擔任著10部電影的製片人,成為典型的“聖丹斯神話”。
為了“亞洲新星導”計畫有足夠的啟動資金,劉德華在此前拍攝的三部影片中自漲身價。對於那些老闆來說,一兩百萬不是大事。但這筆錢對新導演實現自己的夢想卻非常重要。“我個人的作用,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去賺錢回來,再提供機會給這些有才華的導演,讓他們去發揮。也提供我的知名度出來,讓大家會比較留意一下這些新朋友的作品。”劉德華說。
“電影處在這個階段確實需要他這樣的藝人挺身而出,因為全華語區的電影都在萎縮。電影業還是需要新生的力量,他這個做法很有意義。”這是導演寧浩在《瘋狂的石頭》取得成功之後對劉德華的感恩之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