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變石

亞歷山大變石(ALEXANDRITE)又稱變石,中國古代稱“獅負”、“紫翠玉”,英文名稱為Alexandrite,俄文名稱“Александрит”,是金綠寶石的一個變種,金綠寶石中的貓眼是五大名貴寶石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歷山大變石
  • 外文名:ALEXANDRITE
  • 又稱變石
  • 中國古代稱:“獅負”、“紫翠玉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

基本信息

亞歷山大變石(ALEXANDRITE)又稱變石,中國古代稱“獅負”、“紫翠玉”,英文名稱為Alexandrite,俄文名稱“Александрит”,是金綠寶石的一個變種,金綠寶石中的貓眼是五大名貴寶石之一。在日光或日光型光線下,它的顏色通常呈現灰綠、淡黃綠至藍綠色;但在白熾光源下,它通常看起來是褐紅或紫紅色。許多詩人讚譽變石為“白晝里的祖母綠,黑夜裡的紅寶石”。 但能達到鮮艷顏色的變石非常少見。
2006年11月24日,“普柏琳珠寶珍品展”,一顆203克拉重、體積堪與雞蛋相比的亞歷山大變石今天首次抵京並展出,為期10天的普柏琳珍寶展在恒基燕莎商城同時舉辦。亞歷山大變石是寶石中的珍品,有較高的收藏價值,5克拉以上已屬非常罕見。大英博物館所收藏的兩顆著名變石重僅43克拉和27.5克拉,距此次所展示的203克拉巨型變石相去甚遠,因此這顆寶石目前尚無人能給其估價。業內人士介紹,此顆寶石屬於私人收藏,傳說於1832年發現於烏拉爾山脈,它具有奇特的變色現象,白天在陽光下呈綠色,晚上在燭光下則呈紅褐色。與傳統的紅寶石祖母綠藍寶石相比,亞歷山大變石是寶石界的新人。19世紀30年代首次發現與俄國沙皇時代的烏拉山區,靠近斯弗羅夫斯克的寶石中心。一群在烏爾山脈托卡瓦加TOKAWAJA祖母綠礦山工作的工人,發現有一些像祖母綠的寶石有奇特的變色現象,白天在陽光下呈綠色,晚上在燭光下則呈紅色,於是的它們呈獻給沙皇政府,由於發現時,正值王儲亞歷山大(後來成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成年,為表示祝賀。以其名為此寶石命名。被呈獻給沙皇太子亞歷山大二世時恰逢其成年日,於是被鑲嵌在皇冠上並命名為“亞歷山大石”。

形態特徵

變石變色的原因從變石的吸收光譜中可找到解釋。部分金綠寶石對光有選擇性的吸收現象,吸收橙-黃綠色的光,對紅光及綠光則基本上不吸收。這樣白天陽光中綠色波長的光較強,寶石便呈現綠色,晚上紅色波長的光較強,寶石在燭光下便呈現出紅色。
影響變石價格的因素主要為變石的變色效果、大小、透明度及瑕疵多少。一般說來,變色效果愈明顯,如白天呈翠綠色,晚上呈鮮紅色,則價格愈高。但正常情況下,具這樣明顯變色效果的寶石極少,一般是白天呈暗綠色,晚上呈紅褐色,即白天像暗綠碧璽,晚上像石榴紅。
今天變石的產量已極為稀少,最重要的來源是巴西和斯里蘭卡,。變石和貓眼一樣,在礦物學中屬於金綠寶石,只是由於具有不同的光學特點而成為兩種不同的寶石。變石屬斜方晶系,晶體常呈短柱狀和板狀。可呈變色(綠色、紅色),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光率為1.745-1.754,二色性強,非均質體。硬度8.5,密度3.73克/立方厘米。韌性極好。在長、短波紫外線照射下都可以出現微弱的紅光。
變石(亞歷山大石)與相似寶石的區別。目前的珠寶市場上用人造剛玉變石、人造尖晶石變石、人工合成變石冒充天然變石出售。肉眼鑑別的主要依據是:多色性包裹體特徵和顆粒大小。天然變石在日光下呈深綠色或螢綠色,粒度小於1厘米。具三色性。具有氣、液兩相包裹體。人造剛玉變石只具有二色性。人造尖晶石無多色性。人造剛玉變石、人造尖晶石變石具有氣、液包裹體和弧形色帶。鑑定的最可靠的方法是測定其密度。
變石(亞歷山大石)的評價與選購。變石(亞歷山大石)應以完美的變色效應為評價與選購的依據。多數情況下,燈光下變石呈深紅色到紫紅色;日光下呈淡黃綠色和藍綠色。最佳的祖母綠色和紅寶石的紅色很少見到。
變石(Alexandrite)的主要產地有斯里蘭卡、巴西,其它的有緬甸、坦尚尼亞辛巴威,俄羅斯烏拉爾山的礦藏,已幾乎枯竭。變色優美的變石(Alexandrite)價格高昂,超過一克拉的優質變石甚至比同等大小的優質紅寶石、藍寶石和祖母綠更加昂貴。但即使你有充裕的金錢,也極難獲得這樣的寶石,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