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阿奎列斯

亞歷山大·阿奎列斯

亞歷山大·阿奎列斯是一名美國的語言學者,他不但通曉數十種外語,而且更是把自己自學各門外語的經驗無私地發布在了網路論壇上以供網友們參考。除此之外,他還是美國著名作家何塞·阿奎列斯的侄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歷山大·阿奎列斯
  • 外文名:Alexander Arguelles
  • 出生日期:1964年4月30日
  • 畢業院校:哥倫比亞大學
  • 職業:語言專家
  • 出生地:芝加哥
  • 代表作品:《古挪威神話和宗教的夢想像征》
  • 職稱:大學教授
語言達人,出版著作,

語言達人

亞歷山大·阿奎列斯1986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本科畢業,1994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他不僅精通英語、漢語、拉丁語、俄語等數十種語言,而且現在依然還在學習上百種語言。
亞歷山大·阿奎列斯
亞歷山大·阿奎列斯
美國記者麥可·伊拉德在其新書《打通巴比塔》中,講述了這名超級語言怪才痴迷語言學習的傳奇。幾經輾轉,麥可和亞歷山大取得了聯繫,約好前往他當時所住的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市進行採訪。
某天早晨,亞歷山大完成了中文、阿拉伯文、拉丁文、俄文、波斯文、德文和其他語言的書寫練習,然後就像以往無數個清晨一樣,開始在社區附近公園的荒山上一邊長跑,一邊用隨身聽收聽德語磁帶。
單詞復讀是他學習語言發音的法寶:把磁帶裝進隨身聽里,一邊擺動雙臂疾走,一邊大聲吼出耳機里傳來的音節。他認為,儘管復讀單詞時不求甚解,但以後有機會閱讀和翻譯同樣的對話時,再次復讀同樣的材料就會強化對單詞的記憶。對他來說,這種先會讀,再了解意義的方法對學語言很管用,況且,現在大聲吼也是為了避免將來羞於啟齒的尷尬。
亞歷山大表示,世上有三種人能通曉多種語言,“一種是極其罕見的真正的天才,一種是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做到最好的人,另外一種是只擅長語言學習的人。”
“對那些只擅長語言學習的人來說,懂門外語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亞歷山大說,19世紀義大利能使用72種語言的紅衣主教朱塞佩·梅佐凡提就是其中一例。“然後就剩下像我這種人——願意十分刻苦去學習的人。我們現在所懂得的一切知識,都是靠我們後天刻苦學習獲得的。我認為,人們最感興趣的是這種人。人們會問:他們靠什麼方法去學習?其他人可以模仿么?”
“你怎么看那些只懂一種語言的人?”麥可問亞歷山大。
“我覺得他們很可憐。”亞歷山大答道,“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至少要懂6種語言。”
亞歷山大自認是叛逆者——現代世俗在一邊,他在另一邊。在世俗那邊,人們被要求掌握專業範圍不斷細分縮小的知識;而在他自己這邊,他想擁抱整個文學世界和所有民族。但是,他恰恰是自己討厭的專業化發展趨勢的樣本。儘管他懂多種語言,學習語言幾乎成為他工作的全部。
對每一次外語學習的詳細記錄反映他對語言的痴迷。多年前他剛剛開始沉迷於語言學習時,他會在紙張上寫下古代北歐文字或者漢字等文字。有了電腦後,他用微軟Excel表格和阿拉伯數字來記錄自己的學習狀況:其中一列是他已讀完的外文頁數。以每15分鐘的學習內容為一頁,他會在Excel表格里總結自己學習每一種語言或語系的總時間,甚至細分成每天花了多少分鐘。
那么,他究竟在學習語言上花了多長時間呢?據他的Excel表格記錄,在過去的456天裡,亞歷山大一共花了4454小時用來學習語言,占這時期全部10944小時的40%,其中英語和阿拉伯語是他花費學習時間最多的兩門語言。
另外,為了學其他67種語言,他還花了半小時至3小時不等的時間。
“我可能永遠也學不會哈薩克語。”他說,“但是我想知道哈薩克語聽起來是怎樣的。如果我聽到有人在大街上說哈薩克語,我想知道,‘喔,他們說的是哈薩克語。’僅此而已。”

出版著作

《北韓語讀物》 (206頁,Dunwoody Press,2010)
《朝鮮語報刊讀物》(293頁,Dunwoody Press,2007)
《英法西德大辭典》(735頁,Librairie du Liban,2006)
《朝鮮語自學手冊》(合著者: Jongrok Kim,311頁,Dunwoody Press,2004)
《朝鮮語的歷史文學和文化》(合著者: Jongrok Kim,318頁,Hollym,2000)
《프랑스어 동사변화안내 La Conjugaison des Verbes》(345頁,신아사,1999)
《古挪威神話和宗教的夢想像征》(460頁,芝加哥大學博士畢業論文, 199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