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克魯格

亞歷山大·克魯格

亞歷山大·克魯格是一個一身兼任電影導演、編劇、製片、旁白解說、演員,電影理論家、評論家,小說家,學者,影視企業家以及社會批評家的奇人。

基本介紹

個人簡介,人物生平,作品主題,作品風格,獲獎記錄,人物榮譽,

個人簡介

亞歷山大·克魯格
亞歷山大·克魯格是一個一身兼任電影導演、編劇、製片、旁白解說、演員,電影理論家、評論家,小說家,學者,影視企業家以及社會批評家的奇人。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他積極地活躍在德國影壇、文壇、學界和各種重大社會事務中,特別為德國影視藝術、影視文化政策以及影視企業經營做出了重要貢獻。

人物生平

1932年2月4日,克魯格出生在德國哈爾貝爾士達特的一個醫生之家,先後在故鄉及柏林上中學,之後在馬堡菲利普斯大學(Philips-Universität)和法蘭克福約翰·沃爾夫岡·哥德大學(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學習法律、歷史以及教堂音樂。1956年,克魯格以《大學的自治》一文,獲得法學博士學位。1958年起,他先後在柏林和慕尼黑做律師;期間他曾就教於烏爾姆藝術造型學院的電影造型系,後又曾任法蘭克福大學的客座教授。
也是在1958年,德國大導演弗里茨·朗(Fritz Lang)拍攝《印度墓碑》時,他去做見習助手,由此開始了他的電影人生涯。1962年,在德國“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上,他和25位青年德國導演,聯名發表了,向當時的德國商業電影挑戰的、著名的《奧伯豪森宣言》,揭開了最初名為“青年德國電影”,後被稱為“新德國電影運動”的德國“作者電影”的序幕。1966年,他的故事片長片處女作《告別昨天》,在威尼斯電影節為德國電影抱回了21年不遇的銀獅獎。此片不僅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而且被電影批評界公認為,是“新德國作者電影”的奠基之作和大師級作品。1968年他的《雜技藝術家:一籌莫展》(1968)又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1979年,克魯格再次以《女愛國者》一片,為“新德國電影”電影理念的實踐添錦加彩。
《奧伯豪森宣言》發表的當年,他和埃德加·賴茨(Edgar Reitz)以及德騰·施萊爾馬赫(Detten Schleiermacher)共同在烏爾姆藝術造型學院建立了電影造型學院。翌年他創建了自己的“凱洛斯電影”製片公司(Kairos-Film)。據不完全統計,自1960年至2006年,由克魯格編、導、演、製片以及參與策劃的大小各種類型影片多達50餘部。
此外,德國電影和文化政策問題也一向是克魯格關心的內容。早在1961年,他就與他人合著出版了《文化政策和出版監督》一書。從1962年開始,他還致力於促進建立西德的國家電影資助體制,直到1974年該體制獲得法律承認;同時他還堅持敦促西德電視台資助西德導演的電影創作,為“新德國電影”得以形成氣候,並取得蜚聲國際影壇的成就,創造了條件。1977年5月,由於反對西德電影資助基金會自1974年開始執行的審查政策,他辭去了三個電影資助基金會的評審職務,但是,這沒有妨礙他繼續積極地為改善西德電影政策而努力。1980年,為了糾正西德電影界當時多數派一統天下的不健康局面,他和同仁發起、成立了“德國電影聯邦統一協會”(Bundesvereinigung des Deutschen Films),力圖營造一個公平合理的電影企業文化。
80年代末,克魯格轉入德國電視界,他把自己對影視媒體應具備的獨立、理性思考責任的思想,也帶入了他在電視領域的實踐活動,提出了“電視發行者”的理念,積極實踐他早在影片《鍥而不捨的雷妮·派克特》(1979)中,就提出的,讓電視的技術服務於藝術的真實、獨立和自然的主張,利用私人電視台的身份,獨立製作電視節目。為此他先成立了電視節目發展公司(DCTP:Development Company for Television Programs)。1985年他又和戲劇電影出版界的143個供應商聯合成立了“有線頻道與衛視勞動共同體”(AKS:Arbeitsgemeinschaft Kabel und Satellit)。之後不久,他的DCTP公司又和日本廣告公司"Dentsu"以及漢堡的《明鏡》出版社(Spiegel-Verlag)聯合,成為通過德國私人電視台RTL和 SAT.1播放自己獨立製作的電視節目的合資公司,克魯格於1988年5月出任該公司經理。這個公司為德國私人電視台製作的著名的“電視文化雜誌”節目(Kulturmagazin),堅持貫徹了他的影視媒體政治獨立和理性批評立場,被德國批評界譽為是“最不同尋常的”,“最風格化的”節目。

作品主題

納粹歷史,民族身份,檢討德國歷史,僵化的資本主義德國,虛偽民主,思想自由,生存意義,女性主義,反戰,科技異化,核污染…
“我是一片二戰陣亡士兵的膝蓋骨,上不見大腿,下無小肢……”,在他的著名影片《女愛國者》(1979)里,克魯格以一片喪身二戰戰場的、德國士兵的未亡的“膝蓋骨”,這個詭異的想像作旁白人,形象並高度概括地表明了他一生所追求的思想自由和革命意識。
一方面,就讀法蘭克福大學時,他曾是德國“法蘭克福學派”思想大師特奧爾多·阿多諾的門生。思想上支持他一生電影美學追求的基礎,來自法蘭克福學派的影響,即對公共輿論話語權力的關注。這點在克魯格身上,也表現為強烈的突破話語桎梏,重新思考和自由發言的意識。另一方面,克魯格所帶頭和參與的“新德國電影”,是二戰後西方各色現代電影傳統中的一支,在和歐美各國共有戰後一代反權威,反傳統,主張社會革命,文化革命的思想背景的同時,德國戰後憤青這一代人的思想革命,有著獨特的德國主題和情結,那就是對納粹12年統治的憤慨和反思。1968年爆發的德國學運,面對的首要議題是“民族的恥辱和父輩的罪過”。這一點決定了克魯格這一代西德青年,從對納粹時代,到戰後20年西德人所經歷的思想欺騙和愚昧中,不僅發現了戰後西德社會政治的平庸沉滯,文化和倫理的荒蕪和刻板,使他們厭惡德國民族的身份,而且使他們思想極度迷惘,渴望重新自由、乃至超越歷史地去認識德國,認識人類和世界。
在克魯格的影片中,法西斯主義歷史,民族身份,檢討德國歷史,僵化的資本主義德國,虛偽民主,思想自由,生存意義,等幾乎是貫穿始終的主題關鍵字。對德國乃至人類歷史和社會的方方面面的審視,追求、實踐思想自由,重新在人們頭腦中組合、建構世界圖像,幾乎是他作品中,雖有各種變體,但卻根本唯一的母題本文,所以才有了那片不倫不類、卻因此獨一無二,極端自由地說話的“膝蓋骨”。
對各種政治的思考和反省始終是他的自由思考和批評的焦點。

作品風格

在早期的短片創作中,他和彼得·沙摩尼合拍的、記錄希特勒,在紐倫堡建造的大閱兵觀禮台的紀錄片《混凝土裡的粗暴》(1961),意在透視第三帝國建築風格里的納粹政治話語;《教師形象的變遷》(1963)是反省德國歷史上教育對思想自由的態度;《一個忠誠的國家警察》(1965)諷刺從普魯士帝國到第三帝國時代軍國主義專制政治。
他的長片處女作《告別昨天》(1966),是借一個在第三帝國失去了父母的青年女子安妮塔,從東德逃到西德後,通過情色關係,人身依附,打工,求學和盜竊,卻一敗再敗地無法在這個富足殷實,教育發達(口若懸河,治學有方的教授),醫學完善(循循善誘的醫師),法制規範(警察,監獄的規範制度)的社會存身的故事,主旨在於批評西德社會,指出其倫理的喪失(安妮塔多次被人利用肉體),人情的淡漠(女老闆的無情),各種制度的刻板僵化,背離人性,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陷入心無居所,神無歸處的困境。克魯格這個批評的角度代表了他們那個時代的觀點:在那一代西德憤青眼裡,西德逃避政治思考,純粹追求經濟和物質重建的50年代是“黑暗和令人窒息”的年代。
他對德國社會進行歷史反思最深刻的作品,是1979年拍攝的《女愛國者》。影片中,歷史女教師苦於德國歷史上的種種污點,不能給學生講述一種“正面”意義上的德國史,所以,她到處尋找新的資料:旁聽黨代會,挖地三尺尋找德國“歷史之根”,卻徒勞無獲…… 影片中,導演把德國近千年的歷史,進行了一次時空打亂的解構分析,同時也表明了對傳統“歷史書寫”的既定話語的突破;通過女教師不被周圍人理解的遭遇,折射出克魯格孜孜以求地提倡的理性反思精神的必要性。
1968年拍成的《雜技藝術家:一籌莫展》和之後的《鍥而不捨的雷妮·派克特》(1969)是由同一個演員出演的,同一個主題的姊妹片。克魯格的批評和思考,在廣泛地面對西德社會的同時,有了一個新聚焦點,即對“藝術的自由和真實本質”的探討。前一影片主人公雷妮,是個雜技藝術家,她想拋開商業盈利和文化話語的束縛,開發自己喜歡的雜技節目,但卻不被行家認可;為了達到“做自己真正喜愛的藝術”的目的,她試圖成立自己的雜技團,但是卻失敗敗於無法融到足夠的資金。第二部片子裡,雷妮從雜技轉向了電視台,想把電視技術用於表達自己喜愛的藝術。但是,她再次失敗——被電視台解僱。拍此片時,時值西德學運高潮,顯然,克魯格要說明,藝術的本質在資本主義制度中的異化,以及改變這種現實的困難。所以,雷妮說,要想“大步革命是可笑的,而小步革命,她就只能成為西德外交部的公務員”——意指,淪為他們的革命對象的奴僕。

獲獎記錄

坎城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76第2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平行單元-費比西獎強壯的費迪南獲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83第4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情感的力量獲獎
1983第4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情感的力量提名
1982第3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獲獎
1968第3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馬戲院帳篷頂上的藝人獲獎
1966第3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告別昨天獲獎
1966第3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榮譽提及告別昨天獲獎
1966第3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告別昨天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78第2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德國之秋提名
1971第2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Interfilm獎-推薦-新電影論壇星球大混亂獲獎
德國電影獎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08第58屆德國電影獎榮譽獎----獲獎
1989第39屆德國電影獎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四十周年特別獎告別昨天獲獎
1982第32屆德國電影獎榮譽獎----獲獎
1975第25屆德國電影獎金質電影獎-最佳音樂劇指導中庸通向死亡獲獎
1967第17屆德國電影獎金質電影獎-最佳導演獎告別昨天獲獎

人物榮譽

克魯格於1983年發表的《狀況評述——烏托邦電影》一文中指出,電影藝術活動中,導演和觀眾都經歷著自身精神及社會進化的心路里程。他從人類學高度,強調了電影作為公共媒體所承擔的理性思考責任。由於他獨特的思考視角,以及對電影視聽語言和影像的獨特美學追求,克魯格也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導演;有人讚揚他為電影藝術做出了貢獻,他的影片獲得了不少重要獎項:金膠片獎(1966,1969,1975,1978),銀獅獎(1966),金獅獎(1969),奧伯豪森短片節一等獎(1969),銀膠片獎(1979,1986),菲普勒斯獎(1981嘎納,1983威尼斯),阿道爾夫·格里姆銀獎(1990),但也有人指責他的影片是“謎語電影”,是所謂“為遺世獨醒者所拍的啟蒙作品”。但無論如何,克魯格是“新德國電影”中最徹底和最持久的革命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