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掘進爆破

井巷掘進爆破

井巷掘進爆破包括平(斜)巷掘進爆破、井筒掘進爆破和硐庫開挖爆破。它們廣泛套用於礦山、水利水電、大型油庫等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井巷掘進爆破
  • 外文名:The excavation blasting of mine
  • 套用:礦山、水利水電
  • 方法:井筒掘進爆破和硐庫開挖爆
  • 屬於:爆破
  • 學科:土木工程
定義,方法,

定義

井巷工程是指為進行採礦和建設其他工程,在地下開鑿的各類通道和硐室的總稱。其中,開鑿在岩體或礦層中不直通地表的水平通道,稱為平巷(水平巷道);在地層中開鑿的直通地面的豎直巷道稱為平硐。
井巷掘進爆破包括平(斜)巷掘進爆破、井筒掘進爆破和硐庫開挖爆破。它們廣泛套用於礦山、水利水電、大型油庫等工程。井巷掘進爆破作業的最大特點是只有一個自由面,這就決定了在井巷掘進爆破中很難加深炮孔的深度。

方法

巷道掘進爆破中的炮孔,按其位置和作用的不同,分為掏槽孔、崩落孔、周邊孔三種。
①掏槽孔。其用於爆破出新的自由面,為其他炮孔創造有利的爆破條件。有時,為了提高掏槽爆破效果,緊鄰掏槽孔還布置有少數輔助孑L,起擴大掏槽孔爆破後形成槽腔的作用。為了提高其他炮孑L的爆破效果,掏槽孔應比其他炮孔加深0.15~0. 25 m。
②崩落孔。其是破碎岩石的主要炮孔。經掏槽孔爆破後,崩落子L就有了足夠大的平行或大致平行於炮孔的第二個自由面,能在該自由面方向上形成較大體積的岩石爆破。
③周邊孔。其又稱輪廓孔,主要作用是使爆破後的巷道斷面、形狀和方向符合設計要求。周邊孔按其所在位置的不同,又分為拱頂孔、底板孔和幫部孔。
不同炮孔布置的方法和原則:
①工作面上各類炮孔的布置原則是“抓兩頭,帶中間”。首先選擇適當的掏槽方式和掏槽位置,然後布置好周邊孔,最後根據斷面大小布置崩落孔。
②掏槽孔的位置會影響岩石的拋擲距離和破碎塊度,通常將其布置在斷面的中央偏下,並應將其布置得較為均勻。
③周邊孔一般布置在斷面輪廓線上。按光面爆破要求,各炮孔要相互平行,孔底應落在同一平面上。底板子l的最小抵抗線和炮孔間距通常與崩落孔相同,為保證爆破後在巷道底板不留“根底”,並為鋪軌創造條件,底板fL:fL底要超過底板輪廓線。
④布置好周邊孔和掏槽孔後,再布置崩落孔。崩落孔是以槽腔為自由面而層層布置的,均勻分布在被爆岩體上,並應根據斷面大小和形狀調整好最小抵抗線和鄰近係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