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中醫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五經指五臟所屬的五條經脈,即足厥陰肝經、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手太陰肺經和足少陰腎經,也是小兒穴位脾土穴、肝木穴、肺金穴、心火穴、腎水穴的合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經
  • 出處:《黃帝內經》、《小兒按摩經》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概念:1、五臟的經脈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1、五經指五臟的經脈,即足厥陰肝經、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手太陰肺經和足少陰腎經,《素問·經脈別論》:“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2、推拿穴位名,出陳氏《小兒按摩經》。即脾經、肝經、心經、肺經、腎經五穴,分別位於第一至五指遠端的指腹上。《幼科推拿秘書·推拿手法》:“五經者,五指頭之經絡也。心經在中指,肝經在食指,脾經在大拇指,肺經在無名指,腎經在小指。運者以我食指運小兒五指頭肉上,此法能治大小便結,開咽喉胸膈中悶塞,以及肚響腹脹、氣吼泄瀉諸症。”

中醫套用

1、五臟的經脈
《素問·經脈別論》提及五經是指五臟所屬的經脈,即足厥陰肝經、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手太陰肺經和足少陰腎經,文中並未具體提及五條經脈的生理功能,而是論述五脈獨盛的表現、原因及針刺治法,具體如下:
(1)太陰經脈單獨亢盛
太陰經脈搏指有力,應當細心省察是否出現了真髒脈,若非真髒脈,則是五臟的脈氣衰少,胃氣不能平和,這是太陰之氣太過的緣故,治療當用補陽瀉陰的方法,補足陽明經的陷谷穴,瀉足太陰經的太白穴。
(2)少陰經脈單獨亢盛
少陰經脈單獨亢盛是少陰經氣厥逆,陽氣並越於上,心、肺、肝、脾四髒之脈亦爭張於外,疾病的根源在於腎,應當治療其表里的經穴和絡穴,瀉足太陽經的經穴崑崙、絡穴飛揚,補足少陰經的經穴復溜、絡穴大鐘。
(3)厥陰經脈單獨亢盛
厥陰經脈單獨亢盛,是厥陰經脈之氣太過所致,真氣虛弱而致心中酸痛不適,上逆的邪氣與正氣在經脈中相搏而致汗出,應注意飲食調養和藥物治療,並可瀉足厥陰經的俞穴太沖。
2、五臟經脈所主病證:
(1)手太陰肺經: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2)足太陰脾經:主治脾胃病、婦科病、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3)手少陰心經:主治心、胸、神志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4)足少陰腎經:主治婦科病、前陰病、腎臟病,以及與腎有關的肺、心、肝、腦病及咽喉、舌等經脈循行經過部位的其他病證。
(5)足厥陰肝經:主治肝、膽、脾、胃病,婦科病,少腹、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經過部位的其他病證。
3、五經穴
五經穴為脾土穴、肝木穴、肺金穴、心火穴、腎水穴的合稱。
(1)脾土穴
部位:拇指外側緣(解剖部位為拇指基節指骨及末節指骨橈側緣,神經分布為正中神經的指掌側總神經橈神經淺支)。
功用:補虛扶弱,補血生肌,除痹痛,進飲食,化痰涎。
主治:消化不良、泄瀉、疳積、痢疾、驚厥、單腹脹、黃疸、濕痰、便血及一切斑、疹、痧隱出不透者。
手法:將小兒拇指屈曲,向里推為補;將小兒拇指伸直,向里向外來回推為平補平瀉(又稱清法)。
操作時間:2-10分鐘。
患兒體虛,正氣不足,患斑疹熱病時,推補本穴,可使隱疹透出。但操作手法宜快,用力應重,實具補中有瀉之意。
(2)肝木穴
部位:在食指掌面(解剖部位在食指第三節即末節的掌面,神經分布為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功用:開郁,除煩。
主治:目赤昏閉、煩躁不寧等。
手法:推法。推本穴時,宜用瀉法,不能用補法,如肝虛應補時,則以腎穴代之,腎為肝之母,補腎即補肝。
操作時間:0.5-1分鐘。
(3)心火穴
部位:中指掌面(解剖部位為中指第三節掌側,神經分布為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功用:清心火,制驚搐。
主治:眥紅、驚搐、口舌生瘡、小便赤澀等。
手法:由中指第二、三指節交界處起向指尖推之。
操作時間:1—5分鐘。
本穴宜用清瀉手法,不宜用補法。又如患兒體虛弱,心氣虛者,推時可以天河水穴代之。
(4)肺金穴
部位:無名指掌面(解剖部位為無名指第一至三節掌面,神經分布為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尺神經的指掌側神經)。
功用:利咽止咳,順氣化痰。
主治:肺炎、咳嗽痰喘、大便秘結等。
手法:推法,多用清法。在自汗、盜汗以及脫肛時,可用補法。
操作時間:2—5分鐘。
(5)腎水穴
部位:小指掌面(解剖部位在小指第一至三節掌面,神經分布為尺神經的指掌神經)。
功用:補腎益腦,益氣養神,溫下元,止虛火。
主治:先天不足,遺尿、五更泄瀉、咳嗽、喘息、癲癇、目赤、齒痛等。
手法:推法,一般多用補法。
操作時間:3—10分鐘。
推補本穴,對腎虛久瀉,納氣定喘有良效。對齒痛、口乾、頭暈、目赤等亦有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