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殿

五皇殿

五皇殿坐落於江西撫州文昌橋頭,為撫州早期大型交易市場,全國四大布匹市場之一。五皇殿因明代建有五閣而冠名為五皇殿,是撫州人家喻戶曉的老街集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皇殿
  • 地理位置:江西撫州文昌橋頭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景點地位:全國四大布匹市場之一
發展
1987年,敢為人先的撫州人,借天時地利人和,將坐落於撫州文昌橋頭的五一菜市場重新規劃和修整,是年7月1日,撫州市第一座大型室內綜合商貿市場——撫州市五皇殿市場建成開業。過去拉著板車走街串巷吆喝的賣布郎,終於有了自己固定且集中的經營場所。
1994年,歷經8年輝煌的五皇殿布市達到巔峰,成為全國四大布匹市場之一,布匹經銷戶增至1500多個,年交易量達10多億元,一時擁有“布不到撫州不齊”的美譽。五皇殿布市的迅速崛起,還給沿河路的大小百貨、南雜食品市場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副食品一條街、清風門鞋帽市場等多個專業小區市場應運而生,引進業主1000多戶。“五皇殿現象”很快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五皇殿名聲大振。撫州人抓住時機,一舉註冊了五皇殿商標,把五皇殿留在了撫州。
隨著布匹生意紅火,市場迅速發展,僅兩年時間,整幢大樓即被500多個布匹經營戶擠得滿滿當當。面對如潮的人流、火暴的市場,1991年,市政府籌集資金2000萬元,在沿河路興建五皇殿集貿市場,建築面積2.26萬平方千米,可容攤位1500個,為大型室內布匹專業市場。
昔日荒寂的沿河路變成了熱鬧非凡的商業帶。新市場帶來新機遇,商戶源源不斷地從山東青島、河南許昌、廣東流沙等地調進棉布、化纖布、面料布繁榮市場。之後,經營地區更是輻射到浙江、江蘇、廣東、湖南、湖北以及江西九江、南昌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經營品種為呢、絨、絲、綢、緞、棉、麻、紗、化纖織物等10大類,180多個品種,3000多個花色。布匹市場的迅速崛起,還給沿河路的大小百貨、南雜食品市場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副食品一條街、清風門鞋帽市場等多個專業小區市場應運而生,引進業主1000多戶。市場更名為五皇殿集貿市場“五皇殿現象”很快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五皇殿名聲大振。聰明的撫州人抓住時機,一舉註冊了五皇殿商標,把五皇殿留在了撫州。
1992年五皇殿布匹市場成交金額2.1億元人民幣,交納國稅44.9萬元。1990年到1992年五皇殿市場被國家工商局授予“全國文明集貿市場”、“全國計量先進市場”稱號。1995年文昌橋區布匹市場成交總額為48551萬元,1996年為5511萬元,1997年成交金額為5551萬元,1998年新五皇殿商城成交金額為59016萬元,2000年成交金額為32400萬元。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撫州布匹市場,撫州市政府決定在撫河大橋附近建設一座商城。1999年一座投資8000萬元、占地8.93萬平方米、店面1498家的五皇殿商城竣工。然而此時,國內成衣市場、周邊城市大市場迅速崛起,城鄉交通網相繼建成,物流業異軍突起,五皇殿的中心市場地位被邊緣化,特別是省城南昌洪城大市場的建成營業,當年即引走原五皇殿600多位業主。加之此時撫州既缺乏與布匹相關的加工、生產基地,也沒有創出新的經營模式,單靠流通和中介而支撐的市場顯得異常脆弱。雖然撫州也是省內三大紡織基地之一,但那時的國企機制使得他們生產的布料花色與品種無法與當時的市場接軌,多種因素最終導致撫州五皇殿布市日漸衰落,業主銳減到寥寥數十戶,且大都艱難經營。雖然市政府先後出台多項優惠政策,不斷最佳化商城交易環境,但終究沒能保留住昔日紅透大江南北的五皇殿。如今的五皇殿輕紡城,南北貨混雜其間,有400多家店面開張。2002年9月五皇殿商城更名為江西輕紡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