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火

五火為中醫基礎理論名詞,歷代醫家多由闡述,又名五臟火或五志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火
  • 出  處:《素問·解精微論》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概念:中醫基礎理論名詞。五臟之元陽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五火最早見於《素問·解精微論》:“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眥盲。”張志聰註:“一水,謂太陽之水;五火,五臟之陽氣也。”王冰註:“五火,謂五臟之厥陽。”故有後世醫家又稱之為“五臟火”,即心火、肺火、脾火、肝火、腎火;對五火的研究,古籍中有多位名醫提出過自己的看法,其中比較著名人物之一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河間,他又稱五火為“五志之火”,稱“五志所傷,皆熱也”,用藥多屬寒涼;而朱丹溪認同五志皆可化火的同時又提出自己不同的觀點,認為“五志之傷,則無非傷陽敗氣之證,但傷氣者十之九,動火者十之一”,治療時多重視人體陽氣,用藥多用溫補之劑。

中醫套用

現代有些醫家結合臨床實踐認為臨床的火證以五臟火為多見,而五臟火又往往與五志火相關聯,因此五臟火與五志火臨床特徵及辨證論治,應同時討論。
1、心火
通常生理的心火稱君火,系指維持心臟正常活動的功能,臨床病理的心火存在有餘及不足兩個方面。心火不足,臨床稱之為心陽不振,由於思慮傷神,勞心過度,心氣不足所致,其特徵為心悸,氣喘,心痛,胸悶,脈細弱,舌淡苔白。治法:溫補心陽,方劑:瓜蔞薤白半夏湯、小建中湯。心火有餘則心火暴盛,有因本經自病,或因肝木化火上炎,或因腎水不足,水不濟火所致,其特徵為口苦,口舌糜爛,心煩神亂,失眠多夢,或狂躁不知人,或罵言不避親疏,心熱移於小腸,則尿頻,尿急,尿赤,尿痛,脈弦細數,舌赤苔黃。治法:清心瀉火用瀉心湯,瀉火開竅用生鐵落飲,清心利尿用導赤散。
2、肝火
肝火指肝氣亢盛的熱象,多因七情過及,肝陽化火,肝經蘊熱所致。證見頭暈,面紅,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邊尖紅,脈弦數,甚或昏厥,發狂,嘔血等,治法:抑火瀉肝用左金丸;抑肝和胃用橘皮竹茹湯;清肝瀉火用當歸龍薈丸,龍膽瀉肝湯;養陰疏肝用一貫煎;瀉火寧絡用犀角地黃湯。
3、脾(胃)火
脾火證候多同胃火,由於熱邪犯胃,或過食煎炒等食物,以致胃中燥熱化火。脾(胃)火起源於飲食失節,由於肥甘厚味、煎炒等食物灼傷津液,熱結腸胃,其特徵為煩渴引飲,牙齦糜爛,消谷善飢;起源於傷寒溫病的,其特徵病在陽明腑證,胃家實,大便硬結,神昏譫妄;起源於情緒不佳,思慮過度,火郁於脾的,其特徵口唇乾燥,煩渴易飢;起源於病後,久熱傷陰,或飲食、藥物耗傷胃津的,其特徵食納少思,懶言乏力,渴喜熱飲,胃中灼痛。治法:清胃瀉熱用清胃散;攻里通便用大承氣湯;清脾瀉火用瀉黃散;養陰益胃用葉天士養胃方,香砂益胃湯。
4、肺火
肺火往往來自肝木,肝木過旺化火,火能克金,肺最畏火,歲運燥火時令,肺先受邪,六淫入肺,久則皆易化燥,肺為嬌髒,喜潤而惡燥。肝木化火刑金,多見咳嗽帶血,或咳血不止,鼻衄,口苦咽乾,燥邪入肺,灼傷津液,則乾咳少痰,或咳痰黃稠,或痰中夾血;六淫侵肺,痰熱內阻,則咳唾黏稠痰,發熱胸痛,或咳痰帶膿血腥臭;腎水不足,肺陰受損,虛火上炎,則咳痰不止,潮熱盜汗等。肺脈多細數,舌紅,苔薄黃。治法:抑肝瀉肺用瀉白散合黛蛤散;清燥救肺用清燥救肺湯;清熱瀉肺用千金葦莖湯;滋陰補肺用補肺阿膠湯,拯陰理勞湯。
5、腎火
腎為水火之髒,藏真陰而育真陽,內藏二火(即相火及命門火),腎的陰平陽秘,則二火內藏,精神乃治,腎陰不足,則相火旺,龍雷火(肝火)起,其特徵是顴紅面赤,潮熱盜汗,腰脊酸痛,心煩不眠,夢遺滑精,脈沉細,舌紅,苔薄黃。治法:滋腎降火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溫腎補火用四神丸,金匱腎氣丸,真武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