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好家庭(活動組織)

五好家庭(活動組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20世紀50年代起,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在城鄉開展評選“五好家庭”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動,在全社會倡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文明風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好家庭
  • 時間:20世紀50年代起
  • 實質:家庭文化活動
  • 背景:倡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
五好家庭含義,由來,概況,評選條件,評選標準變遷,外籍家庭,事跡,

五好家庭含義

五好文明家庭”活動是在全國所有家庭中開展的以“愛國守法,熱心公益好;學習進取,愛崗敬業好;男女平等,尊老愛幼好;移風易俗,少生優育好;勤儉持家,保護環境好”為內容的家庭文明創建活動。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是全國婦聯上下聯動的一項家庭建設工作。1982年,全國婦聯倡導並發起了“爭創五好家庭”活動。1984年,上海市首先將“五好家庭”活動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從1985年開始,全國各城市也將“五好家庭”活動納入各自精神文明建設的總規劃中。當時的五好家庭的標準是:政治思想好、生產工作好;家庭和睦、尊敬老人好;教育子女、計畫生育好;移風易俗、勤儉持家好;鄰里團結、文明禮貌好。
1996年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的精神,大力提倡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家庭美德,全國婦聯於將“五好家庭”活動更名為“五好文明家庭”活動。1996年11月,聯合中宣部民政部、廣電部、國家教委、公安部、法務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計生委、國家體委、國家環保總局、解放軍總政治部、中直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等18個部委發出《關於深入持久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的聯合通知》,明確了創建活動的指導思想、工作要求、評選表彰管理辦法,針對1982年全國婦聯制定的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標準,對“五好”條件也作了新的規定,即:“愛國守法,熱心公益好;學習進取,愛崗敬業好;男女平等尊老愛幼好;移風易俗,少生優育好;勤儉持家,保護環境好”。同年,北京市成立了創建活動協調領導小組,圍繞以下內容在全國城鄉聯合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以提高家庭成員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為重點,大力弘揚家庭美德。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動,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發揮家庭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積極作用,以家庭的文明促進社會的穩定。圍繞黨和政府關注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組織家庭志願者奉獻他人、奉獻社會。大張旗鼓地宣傳表彰五好文明家庭和先進家庭,倡導家庭新風。近年來,圍繞家庭奉獻、家庭文化、家庭環保、親職教育以及家庭生活方式的轉變不斷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對於提高家庭成員素質、提高家庭文明程度發揮了積極作用,也促進了文明城市、文明城鎮和文明行業的創建。

由來

20世紀50年代起,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在城鄉開展評選“五好家庭”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動,在全社會倡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文明風氣。
初期的活動主要圍繞兩勤方針:勤儉建國勤儉持家。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新時期的“五好家庭”活動,經歷了70年代末的恢複試點,80年代的鞏固充實,90年代的深化提高,已經成為一項內容特定,形式新穎、影響廣泛和效果紮實的民眾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2000年後,婦聯開始實施“家庭文明工程”,圍繞綠化美化生活環境、活躍家庭文體生活、普及科學法律知識、破除封建迷信和落後習俗、和睦家庭鄰里關係五方面內容,開展了家庭讀書、親職教育、家庭文化、家庭健身、家庭環保等活動,在城鄉家庭中影響廣泛。

概況

婦聯從五十年代就開始評選“五好家庭”。1996年為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決議》的精神,中宣部全國婦聯、民政部、廣電部、國家教委、公安部、法務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計生委、國家體委、國家環保總局、解放軍總政治部、中直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等18個單位,在全國城鄉聯合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並建立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協調小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慕華任組長,副組長是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黃啟璪、中宣部秘書長戴舟、民政部副部長楊衍銀、廣播電影電視部副部長同向榮。1999年因工作需要進行了調整。組長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彭佩雲擔任。副組長是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顧秀蓮,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華福周,中宣部副部長劉鵬,民政部副部長楊衍銀,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趙實。在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協調小組的推動下,各級黨政領導對創建活動給予了應有的重視和支持。全國各地普遍建立了創建活動協調機構。在27個省級協調機構中,有2/3的負責人由省委副書記、副省長擔任。省級協調機構最多的有24個成員單位,政法委、財政廳、新聞出版局、老齡委等都參與進來,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工作開展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市、縣級協調機構也很健全。全國有2/3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已把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納入了當地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三年來,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各級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協調小組成員單位通力合作,以黨的十五大和十四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經濟建設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突出工作重點,服務基層,注重實效,貼近家庭,有力地促進了文明村鎮、文明城市、文明行業的創建。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肯定,受到廣大民眾歡迎。

評選條件

1、愛國守法,熱心公益。
家庭成員愛國、愛家鄉、擁護社會主義;遵紀守法,關心集體;助人為樂,努力為集體、為社會辦實事、做好事。
2、學習進步,愛崗敬業。
家庭成員好學進取,不斷更新知識;鑽研技術,提高業務素質;崗位成才,爭先創優,建功立業。
3、男女平等,尊老愛幼。
家庭成員做到夫妻平等,小事謙讓,大事協商;尊敬長輩,善待老人,街坊稱道;愛護孩子,科學培育,初見成效。
4、移風易俗,少生優育。
家庭成員都能講科學、破迷信,不參賭不吸毒,自覺抵制邪教;熱愛文體娛樂,崇尚科學新風;實行晚婚晚育,做到計畫生育,少生優育。
5、夫妻和睦,鄰里團結。
家庭成員不爭吵;鄰里互助,團結無糾紛;室內外環境整潔,自覺清掃公共衛生;城區陽台有綠化,農村家園要美化。

評選標準變遷

“五好家庭”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全國婦聯倡導並發起了“爭創五好家庭”活動。隨著社會發展,此前,有不少專家指出“五好”標準不能與時俱進。有專家認為,“夫妻和睦”指標剝奪了喪偶、離婚和單親家庭的參評權利。根據時代發展要求,1996年,“五好家庭”更名為“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指標也在與時俱進。10餘年後,“首都五好文明家庭”在全國率先更名為“首都和諧家庭”。
1982年的標準
政治思想好、生產工作好;家庭和睦、尊敬老人好;教育子女、計畫生育好;移風易俗、勤儉持家好;鄰里團結、文明禮貌好。
1996年的標準
“五好家庭”更名為“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標準為:愛國守法,熱心公益好;學習進取,愛崗敬業好;男女平等,尊老愛幼好;移風易俗,少生優育好;勤儉持家,保護環境好。
2009年的標準
“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條件則改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夫妻和睦,孝老愛親;學習進取,科學教子;鄰里融洽,友愛互助;低碳生活,熱心公益。
2012年的標準
已陪伴全國人民半個多世紀的“五好家庭”,在京更名為“和諧家庭”。“北京市和諧家庭指標體系”已制定完成,會上網、藏書量300冊以上、常旅遊聚餐等成為了新的評選指標,對於這些新標準,網友認為與家庭是否和諧無關。
2012五好家庭部分指標2012五好家庭部分指標

外籍家庭

2004年的上海“五好文明家庭”將首次出現外籍家庭,評選過程中,已有在上海居住的印度籍家庭入圍候選名單。
據統計,常年居留上海工作、學習、生活的“老外”達10萬以上,此次入圍的居住在古北新區的印度籍艾維那家庭就是其中一員。1994年艾維那攜妻子、兩個女兒來滬發展,在上海一家中外合資的電器公司擔任總經理。10年來,艾維那一家入鄉隨俗,學做“阿拉”上海人——他們不僅熱心參加居委組織的“中秋賞月聯歡“等各種社會活動,還積極參加捐款、捐物活動,向貧困兒童獻愛心,真正融入到了普通上海市民的生活中去。
五好家庭五好家庭
數據顯示,“五好文明家庭”評選近20年來,有6500戶上海家庭獲此榮譽。2004年9月份,上海市將表彰市級“五好文明家庭”300戶,而評選對象也突破了戶籍限制,定位於“在上海工作、學習、生活的家庭”,連續兩屆被評為市“五好文明家庭”的將被授予終身“五好文明榮譽戶”稱號。

事跡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由中宣部全國婦聯等19個部委聯合發起的第五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活動在京揭曉,100個家庭被授予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光榮稱號,1000個家庭被授予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光榮稱號。這些家庭雖然各有特點,但都溫馨和睦,熱心公益。下面請看其中幾個家庭的故事———
錢玉珍:家庭課堂好溫暖
家住天津市杭州道文安里社區的錢玉珍,是一名社區志願者。從事了一輩子教育工作的錢玉珍,對孩子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愛。她雖然退休在家,心卻一直與孩子們在一起,為方便與孩子們的交流,她騰出自己的一套住房,創辦“家庭學堂”。
在日常學習中,錢玉珍向孩子們講述歷史,培養品德,並以身作則為孩子們樹榜樣。錢玉珍所在的文安里小區,經常出現一些居民隨手亂扔垃圾的現象。錢玉珍想,這些不良行為既破壞了環境,又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於是,她帶著小孫女主動收撿小區綠地中的垃圾。祖孫兩人的行動感召著更多的人,寒暑假和節日放假,小區內的20多名中、小學生在錢玉珍的帶領下成立了“綠色環保小衛士”分隊。小分隊的孩子最大的12歲,最小的才3歲。他們在小區撿垃圾,定期為小區的花草樹木澆水,小區的環境衛生變得更加乾淨整潔。2004年,文安里社區成立了“未成年人德育校外課堂”,錢玉珍被聘為校外課堂輔導員。她經常帶領社區未成年人為孤老戶打掃衛生、表演節目,幫助老人採購食品;她還利用興趣繪畫小組學生的特長,舉辦了環保繪畫作品展覽。
錢玉珍的“家庭學堂”知名度越來越高,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很多其他小區的孩子們也慕名而來,原來只有15名固定學生的“小課堂”發展成為百餘人的“大課堂”,他們定期在這裡學科技、講法律、說公德。很多學生家長放心地把孩子放在這裡,他們都親切地稱錢玉珍老師為“錢奶奶”。幾年下來,“家庭學堂”的孩子換了一批又一批,當年的孩子現在有的已經念了國中,可在“家庭學堂”受到的教育卻使他們一直受用,他們現在還會回來看看曾經帶給他們歡樂、受過教育的成長園地和他們的錢奶奶。
高淑琴:農家大院人氣旺
美麗的吉林石人山下,有一處環境優美、乾淨整潔的農家大院,每天早晨5時,廣播體操的音樂準時響起,附近的中老年人紛紛前來參加晨練。到了晚上6時,男女老少又來這裡扭秧歌,參加露天舞會。這裡就是位於吉林市龍潭區大口欽鎮的由高淑琴在自家辦的農家文化大院,當地居民親切地稱她為“高老根”。
幾年前,熱心公益的高淑琴看到鎮裡缺少文化設施,出資10多萬元,把自家閒置的大院空房改建成文化活動室、棋牌室、圖書室、舞廳和露天活動場地,又添置了活動設備,她還組辦了大秧歌、晨練、舞蹈、文藝演出等活動,引進了二人轉培訓班項目。在高淑琴農家文化大院,白天有藏書千餘冊的圖書室免費對外開放,高淑琴還自費訂購了十幾種報紙雜誌。此外,中老年人可以在8個活動房間內免費玩撲克、棋類、紙牌、麻將。2004年9月,龍潭區“農行杯”文化大院活動,在高淑琴文化大院舉辦,全區8個鄉鎮總計30餘個優秀節目,在此展演。同年,高淑琴的文化大院被文化部、全國婦聯命名為“全國美德在農家示範點”。
五好家庭五好家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