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列木科

五列木科

五列木科(PentaphylacaceaeEngl)科名:恩格勒126 ,哈欽松108a ,屬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無患子目,只有一五列木屬。常綠喬木或灌木;具芽鱗單葉,花小,兩性,假穗狀或總狀花序;花瓣5,雄蕊5,子房上位,5室,胚珠每室2枚,具2層珠被,花柱1,蒴果橢圓形,上半部室背開裂或向下裂至基部,中部具隔膜,外果皮具皺紋,沿心皮中脈分裂,中脈宿存,內果皮和隔膜木質,後來開裂而宿存,中軸多少具5角,內果皮和種 子表面具橫纖維組織;種子長圓形,壓扁,頂端具翅或有時無,胚馬蹄形,胚乳稀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列木科
  • 拼音:wǔ liè mù kē
  • 學名:Pentaphylacaceae Engl. (1897)
  • :植物界
  • 亞界:綠色植物亞界
  • 總門:輪藻總門
  • :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 亞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 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超目:菊超目
  • 杜鵑花目
  • :五列木科
  • 分布區域:分布於東南亞,也有的分類學家認為,實際只有一個單一種。
形態特徵,分布,分類法,下級分類,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或灌木;具芽鱗單葉,螺旋狀排列;托葉宿存。花小,兩性,輻射對稱,排列成腋生假穗狀或總狀花序;小苞片2,緊貼花萼,宿存,多少呈龍骨狀,具睫毛;萼片5,不等長,圓形,覆瓦狀排列,具睫毛,宿存;花瓣5,白色,厚,倒卵狀長圓形,先端圓形或微凹,在芽中覆瓦狀排列,基部常與雄蕊合生;雄蕊5,在芽中內折,後來直立,與花瓣互生,比花瓣短,花葯較小,基著藥,2室,頂孔開裂,無花盤;子房上位,5室,胚珠每室2枚,並生,下垂,具2層珠被,花柱1,長而宿存,具明顯或不明顯星狀5尖頭,有小而明顯的柱頭刺。蒴果橢圓形,上半部室背開裂或向下裂至基部,中部具隔膜,外果皮具皺紋,沿心皮中脈分裂,中脈宿存,內果皮和隔膜木質,後來開裂而宿存,中軸多少具5角,內果皮和種 子表面具橫纖維組織;種子長圓形,壓扁,頂端具翅或有時無,胚馬蹄形,胚乳稀少。
五列木科

分布

1屬,約2種,分布於中南半島至印度尼西亞。我國有1種。

分類法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其放在山茶目
五列木五列木
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認為本科無法放入任何一目
2003年經過修訂的APG II 分類法最終將其放入杜鵑花目,並認為可以選擇性地和厚皮香科肋果茶科合併。

下級分類

五列木屬 Pentaphylax Gardn. et Champ.
五列木 Pentaphylax euryoides Gardn. et Champ.
形態特徵:常綠喬木或灌木,高4-10米; 小枝圓柱形,灰褐色,無毛。單葉互生,革質,卵形或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9厘米,寬2-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略反卷,無毛,側脈斜升,不顯;葉柄長1-1.5厘米,具皺紋,上面具槽。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長4.5-7厘米,無毛或被極稀疏微柔毛;花白色,花梗長約0.5毫米;小苞片2,小,三角形,長1-1.5毫米,外面具白色鱗片或無,裡面疏被白色平伏極細微柔毛,邊緣有白色睫毛;萼片5,圓形,徑1.5-2.5毫米,先端微凹或心形,外面被細密灰白色鱗片,裡面疏被白色平伏微柔毛,邊緣具白色睫毛;花瓣長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4-5毫米,寬1.5-2毫米,先端鈍或微凹或淺心形,無毛;雄蕊5,花絲長圓形,花瓣狀,長2.5-3.5毫米,寬約1毫米,花葯小,2室,分離,徑約0.5毫米;子房無毛,長約1毫米,徑約2.5毫米,花柱柱狀,具5棱,長約2毫米,柱頭5裂。蒴果橢圓狀,長6-9毫米,徑4-5毫米,褐黑色,基部具宿存萼片,成熟後沿室背中脈5裂,中脈和中軸宿存,內果皮和隔膜木質;種子線狀長圓形,長約6毫米,寬1.5-2毫米,紅棕色,先端極壓扁或呈翅狀。
分布:產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福建;生於海拔650-2000米的密林中。分布於越南、馬來半島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南部)。
用途:木材堅硬,可供建築、家俱或農具用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