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利他主義

在進化生物學和進化心理學中,互惠的利他主義是利他的一種形式,指一個有機體給另一個有機體提供了好處,不期待任何立即報答或補償。然而,互惠利他主義不是無條件的。首先,利他主義的行為必須引起合作的盈餘;也就是說,受益人所得的收益,必須可察覺地顯著大於捐助者的成本。其次,如果後來情況逆轉了,原始受益人必須報答這一利他主義行為。如果不這樣做,通常會導致原來的捐助者在未來撤消利他主義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互惠利他主義
  • 領域:進化生物學和進化心理學
  • 屬於:利他
  • 實例:雌性吸血蝙蝠的血液分享
基本概述,實例,理論,

基本概述

為了使利他主義者不被非互惠者們利用,可以預期,互惠利他主義只能在查明和懲罰“騙子”的機制都存在的情況下發生。這一行為策略首先表現出利他,但在無互惠的情況下撤回援助,與博弈論的同等回報策略相類似。

實例

雌性吸血蝙蝠的血液分享是一個著名的互惠利他例子。蝙蝠回吐血液給那些沒有自己採集血液的蝙蝠,作為回報,它們自己可能有一天受益於類似的捐助。騙子(拒絕分享的蝙蝠)將被蝙蝠群體記住,並且被排除在這種協作之外。吸血蝙蝠更有可能回吐血液給以前曾經回吐過血液的蝙蝠,因為蝙蝠生活在有8至12個個體的雌蝙蝠聯誼會,它們能夠彼此認識;而回吐血液往往是依據過去的經歷。
傳統的人類社會常常組織起禮物經濟體,禮物有規律地分發,以便在整個團體流通有價值的物品和服務。這使易腐爛的過剩物品得以分配,並加固了社會聯繫紐帶。而且,往往有社會組織反對不派送禮物。
在現代社會中,另一個例子是使檔案在網際網路上共享的對等網路團體。已經擁有一個特定檔案(經濟物品)的人將檔案上傳,給需要該檔案的人分享,這一過程稱為播種。其他人能否下載(接收)這一個特定檔案直接取決於播種者的合作。那些接收到這些檔案,後來拒絕與他人(通過播種)分享的人被稱為吸血鬼。另一方面,這些團體通常開發各種取締吸血鬼的技術(即不讓他們進一步參與檔案共享網路)。

理論

羅伯特·特里弗斯在20世紀70年代初為生物學做出了一系列開創性的貢獻。特里弗斯1971年提出了互惠利他主義理論,1972年提出父母投資,1974年提出親代與子代的衝突。特里弗斯1971年的文章《互惠利他主義的進化》闡述了互惠利他的數學;其中,說明該模型的三個例子之一是人類的互惠利他。他說,“由此可見,這一模型可以解釋調控利他行為的心理體系的各種細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特里弗斯指出,幾種特性是促進互惠利他的功能性進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