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馬(老舍小說)

二馬(老舍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二馬》是老舍創作的小說。

該小說講述了二馬爺倆兒和溫都母女之間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批判了自己民族的懶惰、不思進取等,譴責了英國社會的民族文化偏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二馬》
  • 創作年代:20世紀20年代
  • 作者老舍
  • 作品類型:愛情故事
內容簡介,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不曾想,日久生情,二馬爺倆兒居然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溫都母女產生了"愛情"。
小說《二馬》插圖 王建峰 繪製小說《二馬》插圖 王建峰 繪製
老婆死了有幾年,自己又漂泊海外,寂寞孤零,老馬迷迷糊糊地喜歡上了溫都太太。
溫都太太對這箇中國小老頭兒開始是滿心戒備,漸漸地,覺得他也有殷勤可人的地方,耐不住多年寡居的內心孤苦,終於決定下嫁給他。臨到買結婚戒指了,手飾鋪夥計的態度卻突然使溫都太太看明白,她和老馬之間,還橫著一道種族和文化偏見的鴻溝,她要是跨不過這道溝去,她和老馬就成不了。她沒法跨過去,老馬的"婚事"吹了燈
這邊兒小馬更慘,儘管他愛瑪力愛得發狂,書沒法讀,鋪子裡的生意顧不上做,整天失魂落魄,喪膽遊魂似的!可瑪力小姐那邊楞是一點兒動靜都沒有。敢情不是人家沒瞧上他,而是人家壓根兒就沒正眼瞧他。因為在人家那兒,喜歡上一個中國人,好比天狗吃月亮那么荒唐可笑。可憐的小馬,只是在瑪力喝醉了的時候,才得以親了親她,人家還把他當成了自己跟人跑了的未婚夫。傷心絕望之下,小馬悄然離開了倫敦,離開了溫都太太一家。

作品影響

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誌連載,立刻震動文壇。以後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曰》和《二馬》。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

作品評價

從古到今,"愛情"就是作家們最愛拿它說事的材料。在《二馬》中,老舍借著這么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嘻笑怒罵之間,不僅強烈批判了自身民族的暮氣、懶惰、不思進取、事事順人,同時也譴責了英國社會中的民族文化偏見。

作者簡介

老舍(1899.2.3~1966.8.24),字舍予,原名舒慶春,老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戲劇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曾任國小校長、中學教員、大學教授。筆名“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另有鴻來、非我等筆名。曾經擔任山東大學等名校教授。一生主要作品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紅旗下》,話劇《龍鬚溝》、《茶館》等。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現名小楊家胡同),滿族正紅旗人,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巷戰中,“老舍”這一筆名最初在小說《老張的哲學》中使用。老捨出生於北京一個貧苦旗人家庭。一歲半喪父,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國聯軍的義大利軍人劫掠,還是嬰兒的老舍因為一個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於難。老舍九歲得人資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師第三中學(現北京三中),數月後因經濟困難退學。同年考取公費的北京師範學校。於1918年畢業。
老舍老舍
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思潮,把他從“兢兢業業辦國小,恭恭順順侍奉老母,規規矩矩結婚生子”的人生信條中驚醒;文學革命的勃興,又使他“醉心新文藝”,由此開始生命和事業的新起點。1922年任南開中學國文教員。同年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小鈴兒》。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教學之餘,讀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並正式開始創作生涯。陸續發表《老張的哲學》、《趙子曰》和《二馬》三部描寫市民生活的諷刺長篇小說。自1925年起,陸續寫了3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對烏煙瘴氣的教育界做了生動的揭露;《趙子曰》的鞭撻鋒芒指向以新派自詡其實醉生夢死的青年學生;《二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國的北京人,諷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產的社會土壤里培植出來的“出窩兒老”的畸形心態——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語,俏皮的幽默筆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風情,通過閉塞守舊、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對於祖國命運的憂慮,顯示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個性和思想視角。3部作品陸續在《小說月報》上連載後,引起文壇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學研究會。1929年夏,繞道歐、亞回國。在新加坡逗留期間,為當地高漲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創作反映被壓迫民族覺醒的中篇童話《小坡的生日》。1930年回到中國,任濟南齊魯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並編輯《齊魯月刊》。並且,老舍的作品均已進入國小、國中的課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