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的教訓:卡爾·波普爾訪談演講錄

二十世紀的教訓:卡爾·波普爾訪談演講錄

《二十世紀的教訓:卡爾·波普爾訪談演講錄》是卡爾·波普爾在生命中最後幾年發表的兩個演講和接受義大利記者賈恩卡洛·博塞蒂(Giancarlo Bosetti)訪談的記錄。和他的其他作品不同,《二十世紀的教訓:卡爾·波普爾訪談演講錄》更多地表達了卡爾・波普爾對過去的這個世紀的看法,對這個世界的苦難和希望的關懷。他談了冷戰結束後的世界,談了波士尼亞戰爭,談了媒體的危險,談了知識分子的責任……他在《二十世紀的教訓:卡爾·波普爾訪談演講錄》中提醒我們:為了保護我們深愛的民主體制,我們必須認清自己的責任。創造明日世界的乃是我們今天的行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十世紀的教訓:卡爾•波普爾訪談演講錄
  • 作者:卡爾•波普爾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637208, 7542637207
  • 外文名: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
  • 譯者:王凌霄
  • 出版社:上海三聯出版社
  • 頁數:173頁
  • 開本: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的教訓:卡爾·波普爾訪談演講錄》編輯推薦:20世紀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卡爾·波普爾去世前的反思之作,清晰有力地表達了他對過去世紀的看法,對世界的苦難和希望的關懷。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卡爾·波普爾 譯者:王凌霄

卡爾·波普爾(1902—1994),20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學家,證偽主義創始人,“開放社會之父”。主要著作有《開放社會及其敵人》(1945)、《歷史決定論的貧困》(1957)、《科學發現的邏輯》(1959)、《猜測與反駁:科學知識的增長》(1963)、《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1972)、《無盡的探索:思想自傳》(1976)、《開放的宇宙》(1982)、《二十世紀的教訓》(1992)等。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中譯本導言 卡爾·波普爾的貢獻與意義(劉擎)
第一篇 訪談錄Ⅰ(1991年)
第一章 和平與戰爭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批評
第三章 1962年:薩哈羅夫、赫魯雪夫與蘇聯衰落
第四章 當前政治議題:法治與孩童
第五章 歷史主義的再批判:開放的未來

第二篇 訪談錄Ⅱ(1993年)
第六章 我們活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機中
第七章 電視腐化人心,一如戰爭

第三篇 演講文稿
第八章 民主政體理論與實務的省思
第九章自由與知識分子的責任
後記
人名索引

文摘

中譯本導言
卡爾·波普爾的貢獻與意義
劉擎
2004年9月17日是卡爾·波普爾(Karl P·pper)逝世10周年的紀念日。在20世紀的思想家當中,波普爾的命運顯得格外悖謬:幾乎沒有人像他那樣獲得過如此顯赫的聲譽,卻又如此迅速地被人淡忘。
波普爾擁有白金漢宮授予的“爵士”(1965年)和“勳爵”(1982年)頭銜,是英國皇家協會會員、英國學術學院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去世前擁有20個大學頒發的榮譽博士學位,著作被翻譯成40種語言。他在學術界的社交名單幾乎是一本微型的世界名人錄,也有政界的仰慕者前來拜訪或邀請會面,其中包括德國前總理施密特、捷克前總統哈維爾和日本天皇。而柴契爾夫人將波普爾和哈耶克視為自己的“兩位老師”。波普爾的弟子中不僅有傑出的學者如拉卡托斯、費耶阿本德和阿加西等,也有億萬富翁索羅斯(他為表達對導師的敬意,創辦了“開放社會”基金會)。在波普爾去世的時候,歐美的各種報紙發表了無數充滿讚譽的悼念文章。毫無疑問,波普爾生前獲得了一個學者可以想像的最高的世俗榮譽。
而在他去世不過10年的今天,波普爾的影響力已經明顯地衰落。在歐美大學的哲學、政治理論和思想史課程中,他的著作正在被教授們從“必讀”轉到“參考閱讀”書單,甚至被忽略。即使在科學方法論的領域,“證偽主義”的地位似乎也慢慢被庫恩的“範式轉換”或者費耶阿本德的“反對方法”所取代。而既具諷刺意義又有象徵性的事情是,在波普爾任教長達23年的倫敦經濟學院,他曾用過的辦公室並沒有被改建為“波普爾紀念館”,而是改建成了一個廁所。
對於容易興奮又容易疲倦的中國知識界來說,波普爾似乎已經過時很久了。中國大陸在1980年代翻譯出版了他的所有重要著作,他的學說20年前就流行過了,已毫無誘人的鮮澤。而在今天應接不暇的思想盛宴中,波普爾這道過氣的“冷盤”早已被撤下,讓位於各種新鮮的“熱炒”。今天在科學哲學專業領域之外,沒有多少人再去認真閱讀和研究波普爾。他的隻言片語雖然仍被人談及,卻往往與“右翼政治”甚至“科學至上論”相提並論。更有嚴肅的學人公開鄙薄他的工作為“二流貨色”。在我深為敬佩的兩位學人中,一位曾在行文中使用“波普爾之流”這樣的蔑稱;另一位在其論著中轉述了施特勞斯對波普爾極端的鄙視——“不學無術而欺世盜名的典型”。如此看來,卡爾·波普爾不過是學界的一名流行歌手,曾經當紅而受一時追捧,然後被迅速拋棄。
那么,我們應當如何來紀念波普爾?這位“速朽的明星”真的有所謂“思想遺產”值得我們探討和紀念嗎?這篇導言無意對其學說作全面的回顧和評判,而是力圖表達一己之見:卡爾·波普爾是一位極為卓越而獨特的思想家,也許,恰恰是他的卓越與獨特才造就了他在思想界悖謬性的命運。

波普爾的生平
波普爾的一生是一個化絢爛於平淡的故事。這位猶太裔思想家於1902年出生於維也納,10歲時就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和達爾文進化論,17歲時曾為弗洛伊德的弟子、精神分析學家阿德勒工作過。早年崇拜的這些思想大師都成為波普爾後來懷疑與批判的對象,唯有愛因斯坦是一個例外。1919年愛因斯坦在維也納的演講對他的一生發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波普爾1928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來與著名的“維也納小組”成員接觸。1932年完成《知識理論的兩個基本問題》,手稿在維也納小組中傳閱。1934年在石里克的推薦下,手稿的壓縮版《研究的邏輯》用德文出版。後來兩年中,波普爾訪學英國,結識了哈耶克、羅素和伯林等學者,又到哥本哈根會見了物理學家玻爾。在反猶太主義浪潮的壓力下,波普爾計畫離開奧地利。1936年末,他向英國學術資助委員會提出申請,希望在大英國協地區的學術機構獲得工作。他的推薦人當中有愛因斯坦、玻爾、李約瑟、羅素、卡爾納普(R. Carnap)和摩爾。委員會批准了他的申請,在劍橋大學為他安排了一個臨時教職,但波普爾同時獲得了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一個永久職位。1938年波普爾到紐西蘭任教,開始寫作《歷史決定論的貧困》和《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前者在1944年哈耶克主編的《經濟學》上發表,後者1945年在英國出版,使他獲得了國際性的聲譽。
在哈耶克的幫助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授予波普爾高級講師的職務。他於1946年初抵達英國就職,教授“邏輯與科學方法”。1950年應邀訪問美國,在哈佛和普林斯頓大學演講,其間與愛因斯坦等科學家會面。1959年出版英文版的《科學發現的邏輯》,這是25年前德文版著作的擴充。1963年出版《猜想與反駁》。1969年波普爾放棄在倫敦經濟學院的全職工作,專注於研究和寫作。1972年發表《客觀的知識》。1974年,由席爾普(Schilpp)主編的“在世哲學家文庫”發表了兩卷本的《波普爾及其思想》(上卷為自傳,後來以《無窮的探索》單獨出版)。

後記

訪談已經進行了好一陣子了,地點是距離倫敦1小時車程的薩里郡(Surrey)肯利(Kenley),卡爾·波普爾的家。
……
最後,我們不能免俗地在這裡要解釋一下,為什麼義大利文化,不管是左派、右派,對波普爾的思想都保持緘默;至少到《開放社會及其敵人》譯本於1974年在義大利問世之前都是如此。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歷史主義仍主宰著義大利學界,儘管波普爾這位出生奧地利維也納的學者聲嘶力竭地大加抨擊,但不論是馬克思主.義者還是非馬克思主義者,始終信守歷史主義。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左派文化在義大利有根深蒂固的傳統,因此一時之間,很難擺脫史達林主義的沉重包袱。
賈恩卡洛·博塞蒂

序言

卡爾·波普爾是20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學家。他的思想和作品從1970年代末開始被介紹到我國,到現在,他的一些主要著作都已經有了中譯本,有些甚至有幾個中譯本。這本《二十世紀的教訓》是卡爾·波普爾在生命中最後幾年發表的兩個演講和接受義大利記者賈恩卡洛·博塞蒂(Giancarlo Bosetti)訪談的記錄。和他的其他作品不同,這本書更多地表達了卡爾·波普爾對過去的這個世紀的看法,對這個世界的苦難和希望的關懷。他談了冷戰結束後的世界,談了波士尼亞戰爭,談了媒體的危險,談了知識分子的責任……由於是訪談和演講,加上波普爾一貫的清晰風格,這本書在閱讀上也非常容易。
我們特別要說明的是,作為一個西方學者,卡爾·波普爾對20世紀的很多看法是我們不能同意的,在閱讀中讀者必須加以分析和批判。但卡爾·波普爾作為西方思想界的代表性人物,將他對20世紀的看法介紹給國內學界,自有其價值和必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