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歲之前

二十一歲之前

《二十一歲之前》內容簡介: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文章多為表達親情、友情、愛情的詩歌散文,同時也不乏《朗讀者》、《我們為什麼考公務員》等關注社會問題的反思性文章。在《二十一歲之前》中的文章既表現出了作者的陽光、積極和青澀,也透露出作者對書籍的珍愛、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人生的一些困惑。

基本介紹

  • 書名:二十一歲之前
  • 出版社:甘肅文化出版社
  • 頁數:216頁
  • 開本:32
  • 作者:牛建平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二十一歲之前》編輯推薦:《二十一歲之前》呈現了一個在讀大學生的文學追求和寫作狀態,無論是從題材、內容還是從文體看都很豐富,表現出作者很好的寫作才華。這得益於作者平時大量和廣泛的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都有所涉獵,加上他關注社會、人生的態度和較為成熟的心智,下筆顯得比同齡人更為深刻。

作者簡介

牛建平,甘肅張掖人。生於1991年。2010年畢業於山丹縣第一中學,同年考入西北師範大學。曾在《雙麗文學》、《西北師大報》、《甘肅經濟日報》、《張掖日報》等報紙雜誌上發表文章十餘篇。

圖書目錄

第一輯 擬古
生日賦
贊司馬遷賦
敦煌
獨坐有懷
詠定庵
詠古城
師大題春
擬曹操詩
春歌
車過村頭
師說
冬憶
藺相如墓
詠蘇軾
車過榆中
感懷
無題(其一)
無題(其二)
七夕
第二輯 偷偷的雙生
是誰,住在我的江南
走在生活的下風裡
走,我們回家
讀《見與不見》
修女的誓言
——給特蕾莎修女
也許,我是一塊赤貧的石頭
——擬顧城詩
致信中的朋友
阿錦的故事
有故事的人
別話
——給於瓊卓嘎的愛人
病房別話
貓與鞋
卡修拉荷
穿旗袍的女子
——印象中的張愛玲
斷章
墳。

風箏與銀線
輓歌
——給費特列戈
就在這一天
——再憶高考
無題
無題
考試
如果,你記得今天情人節
愛情五嘆
二十歲是尷尬的年紀
無題
雜感
給殘疾的少年

野孩子
夜來後
陌生人
黃昏
無題
傾聽
買書的母親
月亮城札記
習慣
第三輯 春草散章
談讀書(一)
談讀書(二)
也說司馬相如
在飄雪的季節守候花開
酒杯之中的寂寞人生
——讀《一個啤酒主義者的獨白》
讀《馬橋詞典》
一個人的好天氣
斷章(一)
斷章(二)
害怕回憶的童年
讀《辜鴻銘隨筆集》
記憶中的老課文
讀《未死的沙威》
幾日讀書心得

讀《妄談與瘋話》
當目光重回秦淮河
做個堅強的小人物
——春節之際,給我的朋友
由《入殮師》所想到的
疑是人間四月天
像新郎一樣回家
旅遊是一種精神活動
——讀《旅遊,焉能缺少文化精神》有感
夕陽
我們為什麼考公務員
不自信,90後的通病
記兩位留辮子的先生
朋友談
從幾本書說開去
——魯迅的求學生涯帶給我們的思考
用最美的語言寫最美的生活
“美”的淺析
錦年
第四輯 風笛踏歌
朗誦者
聯誼會
嗨,早上好
我要去東籬
喝酒
一生的沈園
後記

後記

終於要出一本自己的集子了。
大二結束的暑假,我在蘭州打工,閒暇之餘,便將自己平時所寫的東西整理了出來,不知不覺已有十多萬字。有一次,我和幾位中學語文老師吃飯,把整理出來的東西給他們看了,他們很喜歡,鼓勵我出一本書。
在老師們的鼓勵下,我真的有了出書的打算。目的很簡單:只是希望給自己一份動力,讓自己將讀書與寫作的習慣一直保持下去。
由於籌備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出版時間比預想中的晚了半年,但值得慶幸的是,集子終於如願與大家見面了。
這本集子能夠出版,需要感謝的人很多。首先要感謝西北師大經濟學院的高贊書記。他是我這本文集的第一個讀者,也是在他鼓勵和引薦下,這本集子得以在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
更為榮幸的是,文集的出版得到了甘肅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詩人、評論家彭金山先生的悉心指導。在認真讀過書稿後,彭老師為我指出了書稿的不足之處。告訴我哪些地方寫得可以,哪些地方可以改得更好。如果這本文集的出版算是我在成長道路上的一點收穫,那么老師們的幫助便是我在人生之路上獲得的最為珍貴的饋贈。
同時,集子的出版也得到了西北師範大學教務處董晨鐘處長,學生處、校團委領導的大力支持。在此,謹向幫助過我的單位和個人表示深深的謝意。
最後,特別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何榮昌老師的精心修改與校對。
祝願每一個喜歡寫作的人都敢於追求並實現自己的夢想,祝願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這本書里找到一份愜意與喜悅。

序言

拿到牛建平同學送來的書稿,我很是欣慰。作為一名學經濟的學生,對文學如此熱愛,在專業學習之外,堅持文學創作,寫出這么多作品,的確是不容易的。翻閱《二十一歲之前》,我讀到的是一顆執著、好學和向上的心。書中的文章既表現出了作者的陽光、積極和青澀,也透露出作者對書籍的珍愛、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人生的一些困惑。當然,這是年輕人必須經歷的成長過程。此時的他們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無論是思想還是身體都充滿了活力,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對未知的世界躍躍欲試,這種帶著激情的懵懂是一個大學生成長的縮影。這本書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了他生活的點點滴滴,身為教師的我則從字裡行間看出他所關注的,所敬重的,所摒棄的。
作者將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文章多為表達親情、友情、愛情的詩歌散文,同時也不乏《朗讀者》、《我們為什麼考公務員》等關注社會問題的反思性文章。我給牛建平說,作為一本書太雜了,以後出書文體統一些好。但是本書畢竟是“二十一歲之前”,二十一歲之前本來就是在多方面進行嘗試、一個色彩紛呈的世界。《二十一歲之前》,呈現了一個在讀大學生的文學追求和寫作狀態,無論是從題材、內容還是從文體看都很豐富,表現出作者很好的寫作才華。這得益於作者平時大量和廣泛的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都有所涉獵,加上他關注社會、人生的態度和較為成熟的心智,下筆顯得比同齡人更為深刻。在寫作技巧方面,作者仍顯稚嫩,但相信隨著作者年齡的增長和不斷的寫作歷練,隨著閱讀廣度和深度的進一步拓展,隨著知識積累的豐富視野的擴大思想的提升,寫作藝術的層樓直上是自然而然的事。
我長期從事高校文學教學,接觸了相當多的大學生業餘作者,這裡僅借為牛建平同學作序的機會,就大學生的文學創作談幾點看法,與青年朋友們共勉。
“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文學來源於生活,想寫出好的作品,就需要關注生活、關注現實、關注自然、關注生命,這種關注既不是沉溺於自我的情感世界中的精神陶醉,也不應是帶著偏激的冷眼旁觀式的指指點點,而是用心去觀察,去聆聽,去感受,去體驗,去表達。“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對生活的感悟和積累是文學的源頭活水,是創作出優秀文學作品的前提條件。
有了生活的積累還不夠,同學們要注意自己文化底蘊的培養。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對大量經典名著的品讀和吸納。閱讀是寫作的積累、感悟、體驗、遷移和模仿,生活的體驗和名作的閱讀是不可偏廢的兩翼,因此古人才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大學時代是人生難得的寶貴時光,是“讀萬卷書”的最佳時機。同學們有精力、有時間也有條件多去圖書館坐一坐,不僅僅會有益於你的文學創作,也有益於身心的成長。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文學創作需要靈感和頓悟,但靈感與懶漢無緣。靈感不會憑空而至,靈感喜歡造訪有準備的頭腦,這準備便是平時大量的積累、實踐和思考。善於思考的同時也要勤於表述,這樣就慢慢會養成一種好的寫作習慣,保持一種比較好的寫作狀態,而不至於覺得無啥可寫,或者想寫卻不知從何下筆。和許多事情一樣,寫作也貴在堅持,一般來說,大學階段是人生思維最為活躍的時期,並且又有良好的社會生活空間,這對文學創作是非常有利的,喜歡創作的同學應珍惜這段時間。
最後,學好語文是學好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各種學科的基礎,我希望作者將對文學的喜愛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堅持多讀、多看、多想,爭取寫出更好的作品。對於其他喜愛文學創作的大學生朋友們,也是一樣。
是為序。
2013年4月5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