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經濟結構理論

二元經濟結構理論是由英國經濟學家劉易斯(W.A.Lewis,1915-1991)於1954年首先提出的。在其《勞動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一文中,闡述了“兩個部門結構發展模型”的概念,揭示了開發中國家並存著由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體系和城市現代工業體系兩種不同的經濟體系,這兩種體系構成了“二元經濟結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元經濟結構理論
  • 提出者:劉易斯
  • 提出時間:1954年
  • 相關文章:勞動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
基本簡介,背景資料,產生原因,增加完善,結論評價,

基本簡介

二元經濟結構理論是區域經濟學的奠基性理論之一。劉易斯(A.Lewis,1954)較早地揭示了開發中國家並存著農村中以傳統生產方式為主的農業和城市中以製造業為主的現代化部門,由於開發中國家農業中存在著邊際生產率為零的剩餘勞動力,因此農業剩餘勞動力的非農化轉移能夠促使二元經濟結構逐步消減。此後費景漢、拉尼斯(H.Fei & G.Ranis,1964)修正了劉易斯模型中的假設,在考慮工農業兩個部門平衡增長的基礎上,完善了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二元經濟發展思想。

背景資料

這樣劉易斯—費景漢—拉尼斯模型就成為在古典主義框架下分析二元經濟問題的經典模型。出於對劉—費—拉模型的反思,喬根森(D.Jogenson,1967)力圖在一個新古典主義的框架內探討工業部門和農業部門的發展問題,哈里斯特和托達羅(Harrist & Todaro,1970)則拓展了開發中國家產業間的勞動力流動理論。

產生原因

由於傳統農業部門人口過剩,而耕地數量是有限的,加之生產技術簡而很難有突破性進展,生產的產量在達到一定的數量之後,基本是無法再增加的,所以每增加一個人所增加的產量幾乎為零,即農業生產中的邊際生產率趨於零,有時甚至是負增長,那部分過剩的勞動力被稱為“零值勞動人口”。正是由於大量的“零值勞動人口”的存在,才導致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長期處於低水平,造成城鄉差距。在城市現代工業體系中,各工業部門具有可再生性的生產資料,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速度的提高可以超過人口的增長,即勞動邊際生產率高於農業部門的生產邊際生產率,工資水平也略高於農業生產部門,所以可以從農業部門吸收農業剩餘勞動力。由於工業部門所支付的勞動力價格只要比農業部門的收入略高,農業剩餘勞動力就會選擇到工業部門去工作,所以農村勞動力是廉價的,這樣工業部門可以支付較少的勞動報酬,而把多於資本再投入到擴大在生產的過程中,這樣一來又可以吸收更多的農民到工業部門,形成一個良性運行過程,促使農業剩餘勞動力非農轉移,使二元經濟結構逐步消減。這是開發中國家擺脫貧困走上富裕的唯一途徑。

增加完善

劉易斯之後費景漢、拉尼斯(H.Fei & G.Ranis)於1964年修正了劉易斯模型中的假設,在考慮工農業兩個部門平衡增長的基礎上,完善了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二元經濟發展思想。他們首先將剩餘農民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不增加農業總產出的人,邊際產出為零的那一部分人,另一部分是不增加農業總剩餘的人,雖然邊際產出不為零,但並不能滿足自己消費需求的那一部分人。他們認為,工農數量的轉換必須經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邊際勞動生產率為零的農民向工業部門轉移。這部分農民的轉移,不會對農業總產出水平發生影響,所以,只要工業部門的發展有增加勞動力的需求,就會吸引這部分農民向工業部門轉移。付給這部分農民的工資只要相當於他們在農業部門所得到的報酬就可以,促進工業積累和工業部門的進一步擴張。並且由於農民數量的減少,使其它農民的人均所得也有增加。當前一部分人轉移到工業部門之後,後一部分人由於工業部門的吸引也開始流向工業部門,這時,工農數量的轉換就進入第二階段。由於後一部分農民的邊際產出不為零,他們轉出農業部門後,不僅農業總產出水平會下降,而且其它未流出的農民人均所得也下降,當農民總產出下降到一定水平,必然引起農產品(尤其是糧食)相對價格的上漲,從而迫使工業部門提高工資,增加成本。這樣就妨礙工業部門的積累和擴張,進而妨礙其對剩餘農民的吸納,因此,這一階段必須依靠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辦法,以補償那些並不完全“剩餘”的農民流出農業部門所造成的影響。否則,工農數量的轉換就難以順利實現,當工農數量的轉換度過費景漢和拉尼斯所謂的“糧食短缺點”後,工業部門繼續吸納剩餘農民。當農業部門中不再有剩餘農民(不增加總產出的和不增加總剩餘的)時,工農數量的轉換就進入第三階段,這時,社會勞動力在工農兩部門間的分配將由競爭性的工資水平決定,不僅農業部門要向工業部門繼續提供剩餘,而且工業也要反過來支持農業的發展。這就意味著傳統農業必然轉化為商業化農業。

結論評價

由此,二元經濟結構消失,社會經濟進入穩定增長的階段。這樣劉易斯—費景漢—拉尼斯模型就成為二元經濟問題的經典模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