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毛蕨

乾旱毛蕨

乾旱毛蕨,中藥名。為金星蕨科植物乾旱毛蕨Cyclosorus aridus(Don)Tagawa的全草,分布於華南、西南及安徽、江西、台灣、西藏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痢疾,乳蛾,狂犬咬傷。

基本介紹

  • 別稱:鳳尾草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真蕨目
  • :金星蕨科
  • :毛蕨屬
  • :乾旱毛蕨
  • 分布區域:華南、西南及安徽、江西、台灣、西藏
  • 採集時間:全年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涼。

歸經

歸肺、肝、大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痢疾,乳蛾,狂犬咬傷。

相關配伍

1、治細菌性痢疾:乾旱毛蕨9-15g。水煎服。
2、治扁桃體炎:乾旱毛蕨12g,點地梅6g。水煎服。(1-2方出自《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曬乾。

形態特徵

植株高達140cm。根莖長而橫生,連同葉柄基部疏被棕色、披針形鱗片。葉遠生;葉柄長約35cm,淡褐禾稈色;葉片近草質,闊披針形,長60-80cm,寬12-25cm,基部漸變狹,下面沿葉脈有短針狀毛和淡黃色棒形腺體,二回羽裂;下部6-10對羽片逐漸縮小成小耳片,中部羽片披針形,基部平截,裂片斜向上;側脈9-10對,下部2對結合,第3對至第6對均伸達缺刻下的透明膜。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側脈中部,在中脈兩側各排成1排;囊群蓋小,無毛。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1800m的疏林下或河邊草地。分布於華南、西南及安徽、江西、台灣、西藏等地。

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清熱解毒,止痢。用於細菌性痢疾,扁桃體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