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腹

是腹腔內淋巴系統中的乳糜液異常漏出導致的腹腔內乳糜液積聚。此病少見,發病原因複雜,可因先天性發育障礙所為,亦可由創傷所致。本病對患者的營養發育影響較大,及時診治預後較好。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chyloperitoneum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腹腔
  • 常見病因:腹腔淋巴管先天性異常所致或外傷或手術損傷了淋巴乾管導致
  • 常見症狀:急性腹痛噁心、嘔吐,腹部膨脹,全腹壓痛或局限性壓痛,腹部逐漸膨隆,體重下降或不增,乳糜性腹瀉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併發症,治療,預後,

病因

乳糜腹的病因複雜,有先天性乳糜腹和後天性乳糜腹兩類。
先天性乳糜腹是腹腔淋巴管先天性異常所致,即胸導管、腸系膜淋巴總乾或乳糜池等處發育不全、缺如、狹窄等,致使腸淋巴管內壓增高、擴張及破裂,或有先天性裂隙。
後天性乳糜腹可因外傷或手術損傷了淋巴乾管導致;腹腔內的感染,特別是腸系膜淋巴結結核或結核性腹膜炎後可繼髮乳糜腹;腫瘤或纖維束帶壓迫可使淋巴管阻塞,遠側淋巴管淤滯、擴張、破裂,形成乳糜腹。

臨床表現

本病可表現為急性腹膜炎型和慢性腹膜炎型。
1.急性腹膜炎
少見,多於大量進食,特別是脂肪餐後4~6小時發病,為乳糜液突然急速進入腹腔導致的急性化學性腹膜炎。表現為急性腹痛,最初腹痛範圍廣泛,位置不定,有時為絞痛,並逐漸加劇。伴有噁心、嘔吐,腹部膨脹,全腹壓痛或局限性壓痛,常表現為右下腹或左下腹局限性壓痛和肌緊張。早期腸鳴音亢進,晚期腸鳴音減弱。常易誤診為急性闌尾炎或潰瘍病穿孔。
2.慢性腹膜炎型
乳糜液緩慢漏入腹腔,對腹膜刺激較輕,炎症反應也較輕,無明顯腹膜刺激症狀。表現為腹部逐漸膨隆,體重下降或不增,乳糜性腹瀉,低蛋白血症及營養不良,嚴重者可影響呼吸、循環功能。腹部檢查可見腹脹、腹壁靜脈怒張,腹部叩診有移動性濁音,液體震顫感陽性。有的可見陰囊積液或陰囊及下肢水腫
腹腔穿刺抽出乳糜樣腹腔積液是最簡單可靠的診斷方法。根據腹腔積液性質、白細胞計數、細菌學檢查等的特點。

檢查

1.腹腔穿刺
腹水性質乳白色,鹼性,比重1.010~1.021,靜置後分層;蘇丹Ⅲ脂肪染色呈陽性反應。腹腔積液白細胞計數約為5×109/L,以淋巴細胞為主。細菌學檢查無細菌生長。
2.影像學檢查
腹部B型超聲檢查可發現大量腹腔積液。淋巴管造影不但可以確定病因,還可確定淋巴漏孔的部位和範圍。

診斷

根據以上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可作出診斷。

併發症

乳糜液含有豐富的營養,長時間地大量丟失會致機體低蛋白血症,並易繼發細菌感染。

治療

1.保守治療
(1)飲食療法 先供給低脂肪、中鏈脂肪酸、高蛋白、多維生素飲食,儘量減少長鏈脂肪酸的攝入。因脂肪飲食可促進乳糜液的漏出率,不利於漏口的癒合。
中鏈脂肪酸由小腸黏膜吸收後,可以不經過腸淋巴系統輸送,而直接進入門靜脈。故中鏈脂肪酸不但可以補充營養,而且可以減少乳糜液的漏出。
(2)抽液療法 腹腔穿刺抽液療法是緩解呼吸困難和減輕腹膜刺激的重要措施。穿刺時應儘量抽出乳糜液,根據乳糜液滲出的快慢,一般1~2周抽液1次,有的病例腹腔積液逐漸減少而治癒。
2.手術治療
手術的目的是解除病因,縫扎淋巴管漏或行分流手術。對急性乳糜腹、外傷性乳糜腹、有明顯的原發病者,如腫瘤所致乳糜腹,以及經保守治療3~4周無效或病情加重者,均應儘早手術治療。
(1)解除病因的手術 乳糜腹可能因炎症、腫瘤或纖維束帶壓迫淋巴總乾引起。手術應切除腫瘤松解束帶解除壓迫。
(2)縫扎乳糜漏孔 部分病例術中可見腹後壁腸系膜根部附近有裂孔,淋巴液不斷自漏孔溢出,應將裂孔縫合結紮,並放置腹腔引流。
(3)分流手術 對術中找不到病因和裂孔者,可行分流手術。最常用分流手術有 ①腹腔大隱靜脈分流術;②腹腔靜脈分流術;③淋巴結靜脈分流術。另外對找不到的病因和裂孔者,也可僅做腹腔引流。術後繼續採用保守治療,也能治癒。

預後

本病經及時正確的治療,多數能治癒,近遠期療效良好,很少有復發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