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陽真經

九陽真經

九陽真經是金庸小說,出現在小說《神鵰俠侶》末尾。《倚天屠龍記》中的一門絕頂內功,

在金庸1961年舊版、1980年修訂版《倚天屠龍記》中,《九陽真經》皆為達摩祖師所創。在2006年新修版的《倚天屠龍記》中,則被修改為一名無名氏在得閱《九陰真經》後覺得陰氣太重,隨後便在四卷梵文《楞伽經》的行縫之中自創下《九陽神功》。

在小說《神鵰俠侶》中,《九陽真經》被瀟湘子尹克西少林寺藏經閣中盜走,藏於蒼猿腹中。後在《倚天屠龍記》中為張無忌所得,張無忌在學成後又將經書埋於原處。

《九陽真經》除著書者外,僅少林寺覺遠大師以及張無忌練成整套九陽神功。而在覺遠大師行將圓寂時曾默念部分經文,郭襄、張君寶(張三豐)、無色禪師各記下部分內容,後形成峨眉九陽功、武當九陽功、少林九陽功三門上乘內功,郭襄與張君寶也因此功分別開創峨眉派武當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陽真經
  • 屬性:武功秘籍
  • 出處:《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 修習全書:斗酒神僧、覺遠大師、張無忌
  • 部分修習:郭襄、張三豐、無色禪師
成書經過,覺遠傳經,經文選輯,經埋土中,

成書經過

在小說虛構中《倚天屠龍記》第一版中,《九陽真經》是達摩所寫下。《九陰真經》為黃裳所著,《九陽真經》雖然只有內功,但神功大成後,卻非世上的任何武功所能傷害。
九陽真經
二版中,小說《九陽真經》虛構達摩祖師所寫下的,但後來張君寶悟到達摩祖師是天竺人,就算會寫中華文字,也必文理粗疏,九陽真經文字佳妙,外國人決計寫不出,定是後世中土人士所作。多半便是少林寺中的僧侶,假託達摩祖師之名,寫在天竺文字的《楞伽經》夾縫之中。
在最新修改版本中,作者寫成在嵩山中一位奇士斗酒勝了王重陽,得以借觀《九陰真經》,此人觀看後覺得《九陰真經》陰氣太重,一味崇揚道家黃老之學,只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未及陰陽互濟之妙,於是在四卷梵文《楞伽經》的行縫之中,寫下自創的《九陽真經》。撰寫《九陽真經》的這位高僧在皈依佛法之前乃是道士,精通道藏,所撰武經剛柔並重,陰陽互濟,隨機而施,後發制人,與少林派傳統武學的著重陽剛頗不相同,與純粹道家的九陰真經之著重陰柔亦復有異。
新修版《射鵰英雄傳》的《九陰真經》總旨亦明言「九陰極盛」乃是災害,要糾正道家「但重陰柔的缺失」,然而,如《射鵰英雄傳》中所述,總旨「比之真經中所載的功夫更深了一層」,可見黃裳雖認為「陰陽互濟」是「武學最高境界」,作為九陰難以明解的關鎖的總鑰匙,或克服「九陰極盛」的毛病,卻未改《九陰真經》所載武功本身陰柔為主的特性,故兩書所述並無矛盾。奇士所創,可視為《九陰真經》總綱所見上另建高築,修煉《九陽真經》,可達到《九陰真經》總旨中所述「武學最高境界」。
重見天日
在《神鵰俠侶》中,楊過打敗金輪法王(新修版改稱「金輪國師」)後,蒙古武士尹克西瀟湘子逃到嵩山,後發現張君寶(孩童時期的張三豐)在少林寺廊下讀《楞伽經》,尹克西悄悄走到他身後,伸手點了他的穴道,把那四卷《楞伽經》取去。
經在油中
後來,覺遠追趕尹克西瀟湘子二人至華山,巧遇楊過小龍女郭襄等人。尹克西瀟湘子眼看無法脫身,剛好身邊有隻蒼猿,兩人心生一計,便割開蒼猿肚腹,將經書藏在其中。後來覺遠張君寶楊過等搜尋瀟湘子尹克西二人身畔,不見經書,便放他們帶同蒼猿下山。後來瀟湘子尹克西帶同蒼猿,遠赴西域,兩人心中各有所忌,生怕對方先習成經中武功,害死自己,互相牽制,遲遲不敢取出猿腹中的經書,最後來到崑崙山的驚神峰上,尹湘兩人互施暗算,鬥了個兩敗俱傷而死。這部修習內功的無上心法,從此留在蒼猿腹中。

覺遠傳經

尹克西臨死時遇見「崑崙三聖何足道,良心不安,請他赴少林寺告知覺遠大師,那部經書是在這頭蒼猿的腹中。但他說話之時神智迷糊,口齒不清,他說「經在猿中」,何足道卻聽做「經在油中」。何足道信守然諾,果然遠赴中原,將這句「經在油中」的話跟覺遠說了。覺遠無法領會其中之意,固不待言,反而惹起一場絕大的風波,令覺遠張君寶少林寺所逐。覺遠圓寂前,念起《九陽真經》,令郭襄張君寶少林寺羅漢堂首座無色禪師各有所悟,無色得其高(因三人中武功最高並與其本身武功印證),郭襄得其博(因家學淵博,所學甚廣),張君寶得傳承最多,加上當時武功全無根基,所學反而最精純。後來郭襄、張君寶出家開創峨嵋武當兩派,各以此為基礎,創出了少林九陽功、峨嵋九陽功、武當九陽功,共三脈《九陽功》。
九陽真經
後來《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朱子柳的後代朱長齡的牽連意外地進入崑崙山一山谷,巧遇當年的蒼猿,因好心治療其肚腹上的傷痕,取出內藏之經書,得以習得完整的九陽神功,不但纏綿體內的寒毒盡皆驅除,內力更提升至絕高的境界。待得到乾坤一氣袋的奇遇後,張無忌九陽神功方克大成。

經文選輯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華山絕頂覺遠背誦的《九陽真經》拳學精義:「氣沉於淵,力凝山根」
「運氣之時,須得氣還自我運,不必理外力從何方而來。」
「虛實須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氣須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 處,無使有斷續處。」
「要用意不用勁。隨人而動,隨屈就伸,挨何處,心要用在何處。」
「前後左右,全無定向,後發制人,先發制於人。」
「我勁接彼勁,曲中求直,借力打人,須用四兩撥千斤之法。」
覺遠禪師夢囈《九陽真經》原文:「彼之力方礙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兩手支撐,一氣貫穿。左重 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
「氣如車輪,周身俱要相隨,有不相隨處,身便散亂,其病於腰腿求之。」
「先以心使身,從人不從己,後身能從心,由己仍從人。由己則滯,從人則活。能從人,手上便有分寸,秤 彼勁之大小,分厘不錯;權彼來之長短,毫髮無差。前進後退,處處恰合,工彌久而技彌精。」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已動。勁似寬而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陰到極盛,便漸轉衰,少陽暗生,陰漸衰而陽漸盛,陰陽互補,互生互濟,少陽生於老陰,少陰生於老 陽。凡事不可極,極則變易,由重轉輕,由輕轉重。」
「力從人借,氣由脊發。胡能氣由脊發?氣向下沉,由兩肩收入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 合。由腰展於脊骨,布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便是放。能懂得開 合,便知陰陽。」
第二卷經文中:「呼翕九陽,抱一含元,此書可名《九陽真經》。

經埋土中

小說中在張無忌走進崑崙山山谷的五年後,他完全學會了九陽真經,於是把四卷載有《九陽真經》的《楞伽經》、以及胡青牛的《醫經》、王難姑的《毒經》,註明"張無忌埋經處"(二版)埋在地洞裡,待有緣人得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