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蓮山文化旅遊節

九蓮山文化旅遊節

九蓮山景區在河南省委省政府“旅遊立省”戰略精神指導下,在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重心下,特別開展了具有九蓮山特色文化內涵的旅遊項目,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與好評。九月九重陽節期間太行·九蓮山景區舉辦了以探秘神奇“帳書”,尋找中原古老文化為目的的“太行·九蓮山帳書節”大型活動,共展出有帳書100餘幅,其中布帳2000餘米,紙帳600餘米,涉及書法、繪畫、演唱、文字、舞蹈等多個領域,“帳書”公開對外展出在我國尚屬首次。

此次“帳書”節吸引了民俗專家喬台山、知名民俗文化學者陳江風、著名雕塑家郭景涵、民俗學博士吳效群等三十餘位專家學者及省內外二十多家新聞媒體的目光和關注。現場遊客觀看後說:這些帳書的圖案和類似文字的內容以前從沒見過,不僅構圖精美、紋路細膩,而且內容豐富,給人很強的視覺衝擊力。“九蓮山帳書節”今後將每年舉辦一次,成為保護民俗文化,開發特色文化旅遊的一個亮點。
“旅遊立省”戰略,堅定和加快了九蓮山景區營造“非遺”文化旅遊區的步伐。我們相信,九蓮山景區以“文化包裝山水,山水烘托文化”戰略的實施,必將給九蓮山景區注入鮮活力量。讓九蓮山景區插上文化的翅膀,做好文化和旅遊的大文章。
一、對西蓮寺寫帳調查的緣起
從2008年6月起,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在全省啟動了民間美術普查、古村落普查和民俗志(縣卷本)編纂三個專項工作。新鄉市民協在民間美術普查中發現了西蓮寺寫帳現象。2009年5月,在九蓮山召開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經驗交流現場會時,西蓮寺寫帳現象引起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關注。會後,喬台山在個人部落格上撰文介紹了西蓮寺寫帳。7月8日,申法海和九蓮山景區總經理郝山順專程赴鄭州,向省民協匯報了對西蓮寺寫帳的初步調查,並展示了幾幅寫帳作品。經初步探討,認為寫帳是民間信仰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具有進一步調查研究的價值。
農曆六月六,是民間香客信眾交帳比較集中的時間,九蓮山景區接受專家的建議,在西蓮寺試辦了首次交帳法會。
二、西蓮寺概況
西蓮寺位於輝縣市九蓮山景區之中,坐落在西蓮峽盡頭百多米絕壁上邊,登999級“天梯”方可到達廟中。從現存幾通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的廟碑來看,西蓮寺在清以前就已存在。至於是否像有些書中記載的“興於漢唐、盛於明清”那樣,尚待進一步考證。在西蓮峽谷中,以西蓮寺為中心,分布著40多座大小不等的廟堂和洞窟。西蓮寺主要供奉民間俗神,特別以民間女性俗神為主。從始祖神,到道家神祇,以及地方神祇如九蓮老母、十二老母等,廟中也有佛的供奉。西蓮寺中有專祠祭祀盤古。西蓮寺在黃河以北的新鄉、安陽乃至河北的邯鄲,山東菏澤,山西陵川地區影響較大,香客多來自於這些地區。在香客和寫帳人心目中,認為“西蓮是中國最高神的地方,是世界神總指揮部”。
三、考查的方法和過程
西蓮寺寫帳長期以來之所以不被社會所認識,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其具有神秘性和隱秘性,寫帳人寫出的帳一般是不允許外人摸、外人看的,更談不上讓外人拍照和錄像,被蒙上一層“神授天命”的外衣,造成外人與寫帳人接觸的困難和調查的阻力。他們往往以一句“天機不可泄露”,或者說“這是上邊(神靈)打令讓寫的,我也不知為啥這樣寫,也不知寫的都是啥意思”,從而把外人拒之門外。其二,是寫帳人都有懼怕的心態,怕說他們是“神經病”,怕說他們是在搞封建迷信,更怕有個風吹草動,政府抓他們、整他們。其三,帳到時間要向神“交帳”(焚燒),不能留下來,這就使對帳的判讀帶來了難度。
我們了解到這種情況後,認識到對西蓮寺寫帳的調查具有複雜性和長期性,就調整了調研方法。首先,是要取得寫帳人的信任,耐心做思想工作,向他們解釋,我們的調查是在幫助他們寫帳,保護他們寫帳。和他們“同吃、同住”,長時間廝守在一起,和寫帳人交朋友。凡拍照、錄像、錄音,都事先徵得他們的允許和同意。其次,是和景區及寺廟管理部門密切配合,讓寺廟管理人員直接參與到調研中來,充分利用寺廟管理部門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及他們和寫帳人特殊的人際關係。
通常所說的“寫帳”是一個綜合概念,包括寫的過程和寫的結果。寫帳的全過程包括寫帳、開帳、交帳三個步驟。寫帳又稱為“打盤”、“傳功”。開帳,是由開帳人解釋帳上的內容。交帳,是寫帳人在神面前焚燒帳。寫帳的結果和載體是“帳”,帳又稱為“盤”、“盤基”、“帳盤”、“天書”。
四、我們看到的西蓮寺寫帳情況
寫帳流行於中原地區,不少香客和寫帳人講:“寫帳在中原,交帳在西蓮。” 我們了解到的西蓮寺寫帳的大致情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寫帳程式
1.寫帳方式。寫帳(這裡所說的寫帳,指單獨“寫”的過程)主要是採用書寫和繪畫兩種方式,也有繡制、剪貼、拼貼的。寫帳時不打底稿、不勾線。據寫帳人講,完全是按神的意思寫出來的。另據寫帳人宋××講,寫帳人進入狀態後,是聽不見周邊的聲音、看不見旁邊的人的。
(1)寫帳地點。有兩種地點:一是在自己家裡寫,寫好後帶到廟中交帳;二是在廟的殿堂里寫,寫帳人為哪位神寫帳,就在哪位神的神像前寫帳。帳寫好後,寫帳人用手掌在帳上蓋印,蓋印有特定的手勢和位置。
(2)寫帳工具和材料。寫帳一般用普通書寫紙,多為白色紙和黃色紙,篇幅較長的帳用布。現在寫帳多用彩色畫筆,以油性的為好,可以添加墨水。也有用毛筆的,用黑色和紅色墨水。在布上繪製,有用丙烯顏料的。
(3)寫帳時間。寫帳的時間無一定之規,一年四季白天晚上均可寫帳。有些寫帳人常常熬到夜裡兩三點鐘,有些人在神像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夜裡就席地睡在廟裡。
2.開帳。開帳就是解帳,解釋帳的內容和含義。帳在交之前,由有開帳功夫的人開帳,人們稱這些人為“開帳傳功人”。一般自己寫的帳,自己不能解釋,得由別人解釋。開帳人解帳時,或說唱,或舞蹈,或又說又唱又舞地進行。有時一幅帳,開帳人可以說唱一個多小時或更長時間。也有不少帳,不經開帳,就交帳。
3.交帳。交帳是寫帳的最終目的。帳寫好後,在神前(焚香爐)焚化,就是交帳。交帳時有祭拜儀式。交帳時間和地點要求很嚴格,一種是在開始寫帳時,就定下了交帳的日期和地點,到那一天就必須交帳。另一種是平時寫帳,在一個交帳的日子裡交帳。一般是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帳到期不交,就違抗了“天意”,會給寫帳人帶來不利的影響。
(二)帳的分類和內容
1.從意義和內容上分,帳分為天帳(天盤)、地帳(地盤)、人帳(人盤)三大類。
2.從形式上分:可分為文字帳、圖畫帳、圖文帳3種形式。
(1)文字帳類似符籙。字型有5種情況:一種是抽象符號,一種是數字,一種是變形篆體字,一種是空心字,一種是象形字。
(2)圖畫帳大致可分為圖案和繪畫兩種,多是彩色。幾何形圖案的裝飾性很強,像是表現某種事象的符號。從美術角度看,繪畫頗似農民畫和兒童畫。
(3)圖畫和文字相結合的帳,文字多為圖畫的說明。
3.從篇幅上分,可分為大中小篇幅。我們見到的單幅大帳,用紅布繪成,寬約1.5米,長約110米,屬於圖文帳。中幅,大部分用紙繪成,寬約1米,長約10米;小幅帳,一般用整張紙寫成,再小的由對開或四開紙寫成。
4.從表現手段上分,大多數為用各種筆寫畫,過去多用毛筆,現在多用硬頭彩色繪畫筆(符號筆)。個別的用剪貼、拼貼,也有用針線刺繡的。
5.從表現性質上分,可分為明帳、暗帳兩種。
6.從寫帳作者分,可分為單獨帳和合功帳。
(三)寫帳人情況。西蓮寺的寫帳人是流動的,每天都有來的有走的。在家寫帳的人,來西蓮寺交完帳後即下山了,有時也會在寺廟作短暫停留。留在西蓮寺寫帳的人,有的幾天,有的幾個月,個別有超過半年的。
1.職業構成:大多數是農民。
2.文化程度。多數人文化程度很低,不少是文盲,沒學過美術,沒練過書法。
3.經濟情況。近期長住西蓮寺寫帳的幾個人,經濟狀況都較差。
4.性別與年齡。男女均有,中年人居多。
5.寫帳動機。雖然多數寫帳人稱他們寫帳是得到“上邊”(神)的“打令”,但實際上多是為了“祛病消災”。多數寫帳人講,寫帳是從生病開始,身體生病,經神仙點化來寫帳而病見好了。他們講不寫帳就會生病,一寫帳病就好。用看病錢買筆墨寫帳,沒什麼不合算。
(四)寫帳中的神秘現象
西蓮寺寫帳中充滿了神秘現象和待解之謎,不少香客和寫帳人講:西蓮是最高神的地方,是神最多的地方,是世界神的總指揮部。有許多問題,被神秘的氣氛和迷信的外衣包裹著,“難見廬山真面目”,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
1.西蓮寺為什麼寫帳交帳的人數多,時間長,種類多,成為中心,其根本因素有哪些?
2.帳是由多種神秘符號和奇特繪畫組成的。這些“天書”上的神秘符號的含義能夠破解出來嗎?有些文字帳和道家的符籙很接近,二者有否內在聯繫?
3.寫帳人多數人文化程度很低,沒學過美術,沒練過書法,卻能夠熟練地寫帳,能畫出一些很複雜的圖畫,不用打稿,提筆就能寫畫。是潛意識,還是心理暗示?是幻覺,還是冥想?難道真的像藏族的《格薩爾》傳唱人那樣,是“神授天命”嗎?
4、寫帳人是自己花錢買紙,買筆墨,起早貪黑,有的甚至不吃不喝,整天寫,整月寫,有的一寫就是五六百張,或者成千張。完成後點火燒了。他們為什麼這么做?
5.帳上的內容連寫帳人都不知道,或一知半解,而開帳人卻能夠解釋出來。開帳人對帳的解釋是否準確?寫帳人和開帳人之間是什麼關係?
6.帳上有些圖案和平常的圖案有類似之處,但有明顯的差異。如龍鳳形象。寫帳人的想像、“神授天命”、生活體驗三者之間有沒有關係,是什麼樣的關係?
7.寫帳人都稱,寫帳是受上天打令指示所寫。他們有些人說自己曾試驗過,有意不按“天意”寫,就什麼也寫不成。這是故弄玄虛,還是不解之謎?
8.多數寫帳人講,寫帳是從生病開始,身體生病,經神仙點化寫帳而病見好。不寫帳就會生病,一寫帳病就好。這種現象如何解釋?
五、我們的認識和建議
面對西蓮寺寫帳,雖然我們還末對西蓮寺寫帳的現狀和歷史掌握全面的情況,對帳本身內容還不能進行準確的判讀,但已對我們產生了巨大的震撼。我們經過調查和探討,得出的初步結論是:西蓮寺寫帳屬於民間信仰,屬於民間美術,屬於應該予以搶救和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