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毛

古代有“人之相去,如九牛毛”的諺語。晉代有人問華譚:“這話有沒有道理?”華譚說:“古代許由巢父讓天子之貴,而市井小人卻在爭半錢之利,其間的距離,何止於九牛毛呢!”。後以“九牛毛”喻人與人間差別懸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牛毛
  • 拼音:jiǔ niú máo
  • 解釋:九牛和一毛。比喻差別極大
  • 典源:《晉書》卷五十二《華譚傳》
基本信息,典源,示例,

基本信息

拼音:jiǔ niú máo
解釋:九牛和一毛。比喻差別極大。

典源

《晉書》卷五十二《華譚傳》
或問譚曰:「諺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寧有此理乎?」譚對曰:「昔許由、巢父讓天子之貴,市道小人爭半錢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聞者稱善。

示例

張九齡《登南嶽事畢謁司馬道士》:“相去九牛毛,漸嘆知何已。”
段成式《題僧壁》:“到此既知閒最樂,俗心何帝九牛毛。”
蘇軾《趙閱道高齋》詩:“乃知賢達與愚陋,豈直相去九牛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