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曲

文曲戲是流行於三省邊界的一個有名劇種,以其清新婉約而 引人入勝。文曲戲的前身是“坐唱”。這種“坐唱”在江西的九江、瑞昌、都昌、湖口叫做“文詞調兒”、“曲子”;湖北黃梅、廣濟叫做“調兒”、“曲子”;安徽的東至、宿松叫“兒家腔”、“文南詞”。文曲戲是根植於民間的一支藝術奇葩,生成至今有300年的歷史。從最初的民間賣唱形式,發展為完整的民族藝術,成為全國三百多種劇種之一,被《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收錄。作為獨具特色的地方戲曲形式,文曲戲經歷了生成、發展和衰落等階段。在世紀交替的曙光中,文南詞開始復甦,並展示出重放異彩的希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江文曲
  • 屬性:民間戲曲形式
  • 前身:“坐唱”
  • 收錄著作:《中國戲曲音樂集成》
歷史淵源,藝術特點,劇目,藝術價值,

歷史淵源

文曲戲,是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戲曲形式。該劇種名稱是取其主要聲腔〔文詞〕、〔南詞〕的首字組成。最初表演形式是一人手持漁鼓,擊節而歌的沿門賣唱,清末由民間賣藝人傳入安徽宿松,先與本地燈會歌舞、民間音樂相結合,後由田頭地角、街頭巷尾的賣唱、坐唱形式發展為地方戲曲。乾隆六十年(1795)刊出的俗曲總集《霓裳續譜》收有“彈簧調”和“南詞彈簧調”,即是文曲戲主要聲腔之一。1850年前後,宿松出現了燈歌、燈舞,後來演變成燈戲。燈戲是文曲戲戲曲的最初雛型,文曲戲就是在這種曲藝和地方燈戲結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據記載清末時期秀才謝敬仁,在《南鄉詩草。省親偶見》中有詩曰:“翁操四胡桂樹下,妹弄漁鼓唱‘四嫁’。婦孺迷戀文南詞,日落西山不歸家。”可見當時民眾對文曲戲的喜愛。2006年11月8日,中國第四屆黃梅戲藝術節開幕式上演出的《婦孺入迷文南詞》 ,就是根據這首詩作為創作背景而編排的,受到專家組及觀眾一致好評。
文曲戲是在1914年前後,由湖北藝人在坐唱基礎上學習漢劇的分行與表演,汲取漢劇音樂並配上鑼鼓登台演出,創造出了改劇種。並且由黃梅、廣濟傳入湖北省。文曲戲的前身“坐唱”傳入我省的時間更為久遠。
1980年江西進行民間曲種普查時,取“坐唱”的清雅簡潔、清新婉約之意,並鑒於《德化縣誌》 “夜話亭改清音亭”的記載,且考慮與“南昌清音”相呼應,於是將這種坐唱曲種定名為“九江清音”。但這個稱謂並沒有深入民間,很多藝人並不知道“九江清音”是何物,仍然使用民間的舊稱。這種坐唱在清末民初曾盛行一時,到1940年後逐漸衰落。
20世紀九江縣的文曲戲活動十分活躍,全縣先後有業餘文曲戲劇團30多個,九江縣文工劇團曾經在德安、瑞昌、南昌和湖北黃梅等地演出過《寶蓮燈》 、 《白蛇傳》等劇目,座無虛席。1976年改團創作了文曲戲《情深如海》,被選為江西赴京調演節目,同年《人民日報》刊登了劇照,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同時播放了節目錄音。1980年該文工團更名為“黃梅戲劇團”後,文曲戲隨之銷聲匿跡。

藝術特點

唱腔有特色。文曲戲吸收了長江沿岸的優秀民歌素材,洋溢著鄉土氣息,有著豐厚的底蘊和優美的旋律。文曲戲曲調豐富,飽含泥土芳香,有九腔十八調之稱。現存大小曲牌120餘種,聲腔完整,流傳甚廣。文曲戲的聲腔發展,大體經過坐唱時期的“單曲疊用”、“多曲聯綴”,形成正本戲後的板腔體,唱腔分小調、文詞、南詞三大部分。進入宿松後,文詞逐漸成為“當家腔”,板式有“正板”、“慢板”“哭板”、“就板”、“樂板”等。解放後經音樂者整理完善,又分“老生文詞”、“小生文詞”、“旦角文詞”、“丑角文詞”“花臉文詞”等五種,各以潤腔和音色等特點而異。在音域上又以四度之差而分為“男文詞”與“女文詞”,男腔高亢穩健,女腔委婉跳躍。特別是文詞中“商”與“徵”的調式交替,突破了本地以“徵”為主的局限,從而色彩大增。“南詞”過去多為仙道、僧尼、鬼魂所用,行腔中又“宮”“羽”互補,所以曲調幽雅脫俗,別具韻味。
其次是演出形式有特色。文曲戲源於鄉土,貼近民間。文南詞大量保存著鄂、贛、皖三省交界一帶流行的民間小曲,如“瓜子仁”、“想郎”、“打櫻桃”等,至今還在當地農村中流行。文南詞之所以在民間廣泛流行,持久不衰,與盲藝人常在村頭集鎮演唱,廣泛傳播分不開的。進入村社搭台“坐唱”時,已形成較為完整的曲藝形式。則由一人(多為盲藝人)操四胡,一人(多為少女)主唱,敲鑼打鼓者圍坐兩旁,複句幫腔,演繹一些民間故事傳說,興致來時,台下觀眾隨聲附和,氣氛異常熱烈。特別是斷絲弦的融入更豐富了其表現形式。宿松“斷絲弦”鑼鼓的形成與文南詞基本同期,人們對“斷絲弦”特別喜愛,藝人們便將它融進了文南詞中,逐步淘汰了一胡、一鼓的曲藝伴奏形式,極大地增添了舞台藝術效果。
民間藝人和民間戲班是文曲戲藝術的創造者和傳承者。文曲戲進入發展中期也是其成熟期,這一時期依然以民間傳承為主,但呈現多元性特徵。這個時期民間藝人及戲班眾多。民間藝人以方玉珍、王士林為代表。兩人都是宿松人,在家鄉組織戲班唱文曲戲和採茶戲,並收藝徒。1931年,民間藝人虞正興創建了宿松第一個文曲戲戲班,一般春節和農閒時進行演出。除到本縣各地演出外,還應邀到鄰省的黃梅、九江等地演出。1949年冬,該戲班正式定名為松巒文南詞劇團。爾後宿松許嶺、復興等地文南詞劇團也相繼成立。按照自願加入和依靠文藝愛好者的原則,積極自發組織起來。沒有資金就按股捐獻。
演一本文曲戲需要很多道具、服裝。民間戲班沒有資金,窮則思變。他們自製道具,服裝就簡,上市場買來便宜布匹,自製戲袍。蟒袍上的龍鳳繡不上,就採用牛膠對顏料的辦法,既牢固又美觀。

劇目

在不同時期文曲戲有其不同的代表劇目。文曲戲明末清初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流行時,劇情簡單,表演手段單一。在這種曲藝形式的生成階段,以小戲為主,大多是在曲藝坐唱的基礎上改編的。其創作素材取自民間,唱腔以小調為主,十分優美,較為普通百姓所欣賞,有很強的生命力。至今保留下來的劇目有《浪子拋球》、《賣茅柴》、《納蓑衣》、 《賣雜貨》、《賣草墩》、《紡線紗》、《做漁網》等十多出。其中《想郎》、《游江》、《宋江殺惜》、《陳姑追舟》等文曲戲小戲仍然在民間流行。
文曲戲成為地方劇種後,以演出正本戲為主。其劇目由曲藝和小戲擴充而成,劇情豐富,注入更多的社會生活內容。在表演手段上也借鑑融合了其他民間藝術形式,特別是表演上吸收了燈會的諸多形式,音樂伴奏上融入了宿松“斷絲弦”鑼鼓,表現力大為增強。代表劇目80餘出,其中《借衣》、《點藥》、《嫖院》、《秋江》等四折戲被改編為較完整的正本戲。解放前夕相繼又有《戲牡丹》、 《宋江殺惜》 、《大審玉堂春》、《雲樓會》等50餘出,其中猶以《蘇文表借衣》經宿松縣歷代藝人修改打磨,從劇本到唱腔都有濃郁的本地特色,八十年代仍盛行於城鄉。
文曲戲真正登上藝術的大雅之堂,還是解放以後的事。一批文藝工作者一方面進行文南詞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另一方面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了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表現力。文曲戲通過推陳出新,賦予時代感和藝術性、思想性,走上了全國的大舞台。其時文曲戲開始同黃梅戲部分地融合,同時也保留了藝術上的獨立和自己的特色。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六十年代,宿松縣黃梅戲劇團兼演文南詞大小劇目20餘出。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指引下,民間劇社除上演一些傳統劇目外,還移植演出了現代戲,深受觀眾歡迎。1978年,文曲戲現代戲《喜事》、《印》在安慶戲曲會演中榮獲音樂創作、表演、導演等獎勵。1982年,文曲戲現代戲《搶木匠》獲得省戲曲會演的多項獎勵,並作了電視錄播。古裝劇目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浪子拋球》改編的《拋球舞》,在1957年參加了全國民間舞蹈會演,獲優秀劇目獎,並受到了朱德、周恩來等一批中央首長的親自接見。1983年安徽省文化廳又將此節目錄相保留。《大審玉堂春》、《蘇文表借衣》參加安慶會演,獲得獎勵和好評。1980年,江麗娜演唱的《秋江》、 《竇娥冤》等,經中國唱片社灌製成唱片,1989年又製成磁帶,向國內外發行。由文曲戲曲調演唱的《游江》、《你說呀說呀》、《田埂小路》等,已錄入《安徽民歌集錦》,並製成唱片和磁帶,向各地發行和播放。1987年秋,由宿松縣文化局藝術研究室劉達剛編劇、陶演作曲、縣劇團演出的清裝戲《布衣青天》拍成舞台藝術片,在5省市播映,11月該劇組參加安徽省首屆藝術節,榮獲5項大獎,1989年該劇又獲田漢戲劇三等獎。該劇唱腔基本採用文南詞曲調。
到上世紀60 年代文南詞開始從鄉村走出來,登上大雅之堂。1965年冬,復興文化站高榮義曾將文南詞商調式花腔配上新詞,編成小節目《縣委書記下隊來》,在地、縣匯演,廣受稱讚。1957年,文南詞改編的《拋球舞》 ,參加安徽省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獲節目創作獎及優秀演出獎,同年3月又被選送參加全國民間舞蹈會演再次獲此殊榮。安徽省文化廳又將此節目錄相保留。2005年11月,宿松藝術團體演出的文南詞《服務三農真情多》,參加安徽省第三屆曲藝節獲節目銀獎。

藝術價值

文曲戲的藝術成就還體現在其戲劇研究成果和學術價值上。文曲戲和其劇目所反映的內容,以其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徵,被眾多的藝術專著所記載,其代表劇目的唱本、音像資料被館藏。《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用專門章節介紹文南詞,內容包括劇種沿革、唱腔分類與結構、演唱風格與語言音韻、伴奏形式、板式曲牌和唱腔等。《安徽戲曲音樂集成》刊發了文南詞音樂簡介。 《中國戲曲曲藝詞典》收錄了“文曲戲”條目。《中華舞蹈志》對文南詞“拋球舞”進行了高度評價。文曲戲對黃梅戲、京劇、贛劇等戲曲劇種的唱腔的豐富,文南詞同宿松斷絲弦、宿松大鼓和宿松燈戲的結合等,均成為藝術專家研究的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