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塞

九塞

九塞,指古代的九個要塞,即九個險阻的地方。泛指雁門關,居庸關, 八達嶺長城, 紫荊關 ,楚長城 ,黃草梁, 井陘關,句注塞 ,平靖關 這九個古中原長城要塞。見《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塞、 太汾、冥厄、荊阮、方誠、餚、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塞
  • 地理位置: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
  • 著名景點:九個古中原長城要塞
  • 屬性:人文地理泛指的九個關塞
雁門關,雁門一,雁門二,紫荊關,居庸關,八達嶺長城,楚長城,井陘關,平靖關,句注塞,黃草梁,

雁門關

雁門一

位於山西代縣。雁門關在城西北大約40華里的地方,又名“西陘關”。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線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門額分別 雕嵌“天險”、“地利”二匾。東西二門上曾建有城樓,巍然凌空,內塑楊家將群像,並在東城門外,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樓與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華時焚於一旦。
但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仍寫出了雄關的豪邁氣勢:“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流傳至今。
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呂氏春秋》)。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唐書·地理志》描述這裡“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徑關,亦曰雁門關。”後經五代十國、宋、遼、金、元約四百餘載。元朝設千戶所,關城被毀。明代吉安侯陸享於洪武七年(1374)自監民工築新關於舊關東北十里處的要道。南距代城縣四十餘里,北鄰廣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勢更為險要。
“牧用趙卒,大破林胡。”這是唐代散文作家李華所說的戰國良將李牧的故事。史載,趙武靈王曾進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大敗林胡、樓煩的入侵,建立了雲中、雁門、代郡。後來,李牧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為免除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他廉潔奉公,“市租皆輸人幕府,為士卒費”,因而深得士兵的擁護。同時,堅持慎重防守的方針,憑長城之險,加強戰備。他在雁門數年,“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使匈奴數歲無所得,而趙軍則兵強馬壯,願為一戰。此時,他才選用精兵良馬,巧設奇陣,誘敵深入。“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為“奇才”,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其戍邊保民的戰功。
漢代的雁門,更是風雲多變。漢高祖劉邦時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驅晉陽(太原)。為此,公元前201年,劉邦親率三十多萬大軍,抵達平城(山西大同),抗擊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計誘入,困於平城白登山達七日之久,最後用重金財物賄賂了單于閼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脫。漢武帝繼位後,面對匈奴不斷猖狂的南犯,著手反擊。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等都曾馳騁在雁門古塞內外,多次大敗匈奴,立下汗馬功勞。“猿臂將軍”李廣在做代郡、雁門、雲中太守時,先後與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為“飛將軍”。一次,他出雁門,兵敗被俘。在敵軍兩馬之間的網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裡卻在等待機會。突然,他騰躍而起,將一胡兵推下馬去,立即奪馬取弓策馬南馳數十里,復收余軍,殺退追兵,安全脫險。正是由於漢武帝時期創建了強悍的騎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護中原先進的經濟、文化的發展,換來了以後同匈奴的和睦相處。漢元帝時,有膽有識的王昭君就是從雁門關前簇後擁,浩浩蕩蕩,出塞和親的。從此以後,這一帶出現了“遙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雁門二

可惜,到了唐代,雁門古塞“胡”漢相爭,群雄逐鹿,戰事連綿。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貴代州都督,鎮守雁門。據說,突厥進犯雲州時,薛仁貴曾率兵出擊。陣前,突厥人喝問:唐將是誰?唐兵答曰:薛仁貴。突厥人以為薛仁貴早死而不信。仁貴脫盔示面,突厥驚視失色,引兵而還。唐末五代,契丹(遼國)崛起於北方,危及內地。後晉石敬瑭向遼國自稱“兒皇帝”,割燕雲十六州與契丹。從此,在山西北部,雁門山就成為了後晉和契丹的分界線,雁門關也成為了中原王朝和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相對峙的前沿陣地。北宋初期,雁門關一帶是宋遼(契丹人)激烈爭奪的戰場。著名愛國將領楊業(又稱楊繼業)及其他楊家將士都曾在這裡大顯身手,為國立功。在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楊業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以後,曾多次以少勝多,大敗遼兵,當時人們譽楊業為“楊無敵”。雍熙三年(986),在雁門附近的戰鬥中,由於統帥潘美的指揮失誤、臨陣脫逃和挾嫌報復,使楊業陷入重困,最後士卒全部覆沒,在朔州的陳家谷他自己身負重傷為遼兵所執,寧死不屈,終至絕食為國。後人為紀念他的戰功和忠貞精神,在雁門關北口立了“楊將軍祠”。
九塞
楊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還凜然地靜坐在雁門附近的楊家祠內。
縱覽雁門關興衰的歷史,自公元前4世紀至20世紀,發生在這裡的戰事,據不完全的統計就有140多次,可見它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
2001年6月25日,雁門關作為明朝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紫荊關

長城的關口之一。位於中國河北省易縣城西40千米的紫荊嶺上。為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東漢時名為五阮關,又稱蒲陰陘,列為太行八陘之第七陘 。 宋時名金陂關 ,後因山多紫荊樹而改名。位於居庸關倒馬關之間, 與二關號稱內三關。原關門之門券上有“紫塞荊城”4字石刻,現已傾圮。“紫塞荊城”4字石刻仍在紫荊關鎮南面。
紫荊關位於易縣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荊嶺上,關城東為萬仞山,千嶺聳立,峭壁懸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與盤石口相接;城北為拒馬河,谷寬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黃土嶺,背千山萬壑,層巒疊嶂。紫荊關城就建在這依坡傍水、兩山相夾的盆地內。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內長城的重要關隘之一。古人對其地勢和軍事地位有一段形象描述:“南阻盤道之峻,北負拒馬之淵,近似浮圖為門戶,遠以宣大為藩籬。一關雄距於中,群險疵於外,規模壯麗,屹然為畿輔保障。”紫荊關位於居庸、倒馬二關之間,號稱“內三關”。
紫荊關漢時稱上谷關,東漢名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宋、金時名金坡關,後因山上多紫荊樹易名紫荊關。
紫荊關修葺一新
紫荊關始建於戰國時期,漢時為土石夯築,後歷經各代擴建,修葺,到明洪武初年,則改用石條作基礎,以磚砌面封頂,並用石灰碎石灌注。自明成祖遷都北平(北京)後,更大興土木,修城建關。在正統、景泰、弘治、嘉靖、萬曆、崇禎年間,都曾改築、擴建關城,增設城堡、隘口,開鑿盤山道等,使紫荊關形成了一個較完備的防禦體系。《畿輔通志》稱:“控扼西山之險,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嶇,易於戍守。”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
金元以來皆名紫荊關。明初進行大規模改築和新建,是內長城的重要關口之一,位於居庸、倒馬二關之間,與二關號稱內三關。現存多為明代建築。原關有
4門,以南北二門為交通要道。北門有“紫荊關”、“河山帶礪”,南門有“紫塞金城”匾額,皆明萬曆年書、刻。關城東西南三側外有牆,北牆下臨拒馬河,依山面水,形勢險要,為軍事要地。其北城門、北城牆均以大塊料石壘砌,建築水平高超,為中國同類建築中罕見。
因其地勢險要,自古以來都是華北平原的重要門戶之一,數兵家必爭之地。有古人描述為證:“南阻盤道之峻,北負拒馬之淵,近似浮圖為門戶,遠以宣大為藩籬。一關雄距於中,群險疵於外,規模壯麗,屹然為畿輔保障。”
歷史上紫荊關曾發生的戰爭達140多次,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金貞祐元年(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攻居庸關不克,分兵紫荊關擊敗金兵,又從內夾攻居庸關得手。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變後,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荊關進逼北京。

居庸關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地形極為險要。與紫荊關、倒馬關、固關並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其中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又稱內三關。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燕國就要扼控此口。漢朝時,居庸關城已頗具規模。南北朝時,關城建築又與長城連在一起。此後歷唐、遼、金、元數朝,居庸峽谷都有關城之設。
九塞
歷史上又稱蠮螉塞、軍都關。蠮螉,即土蜂又稱細腰蜂,關上築土室以候望﹐如蠮螉之掇土為房﹐故名。
成吉思汗時滅金即入此關。現存關城,始建於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規劃創建,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其後又屢經繕治。城垣東達翠屏山脊,西駛金櫃山巔,周長4000餘米,南北月城及城樓、敵樓等配套設施齊備。關城內外還有衙署廟宇儒學等各種相關建築設施。
清末以後,居庸關關城建築逐漸荒廢,但雄偉的關城及眾多的歷史遺蹟,卻為人們了解中國古代軍事文化敞開了一個視窗。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以八達嶺長城為主,興建了八達嶺飯店和由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名的中國長城博物館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旅遊服務設施。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八達嶺自古便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春秋戰國時期為防禦北方民族的侵擾,在此修築了長城,至今仍見殘牆,墩台遺存,其走向與明長城大體一致。八達嶺是峰巒疊嶂的軍都山風吹草動的一個山口,明代《長安夜話》說:“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可見八達嶺的地理戰略地位。八達嶺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建於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對八達嶺長城進行了長達八十餘年的修建,並將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來北方,指揮長城防務。經過八十餘年的修建,八達嶺長城成為城關相聯、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警的嚴密防禦體系。
九塞
歷史上八達嶺長城是護衛居庸關的門戶,從八達嶺長城至今天的南口,中間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峽谷中建有關城“居庸關”,這條峽谷因此得名“關溝”,而真
正扼住關口的是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這裡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形勢極為險要。古人有“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領,如窺井”、“居庸之險,不在關城 ,而在八達嶺”之說。可見當時居庸關只是一個關城,真正的長城是修建在八達嶺的。八達嶺山口的特殊地形,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這裡修築長城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鹹陽。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親征……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淚灑八達嶺、詹天佑在八達嶺主持修築中國自力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孫中山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等,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和珍貴的歷史回憶,是歷史名地。

楚長城

楚長城史稱萬城,又稱方城。楚長城的全線分布情況,此前論者將其分為北線、東線、西線三部分,整體輪廓略呈“∩”形,故稱方城。長期以來,楚長城只存在於文獻中。結合文獻和前期掌握情況,楚長城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平頂山、南陽、駐馬店、信陽4個地級市的25個縣(區)。2010年3月8日,河南已用考古學的方法,找到了楚長城,第一次確定了楚長城的地理位置和走向,使楚長城分布線路及區域再次清晰地展現出來。
九塞
楚長城西起湖北省竹谿縣,跨漢水輾轉至河南的鄧州市,往北經內鄉縣,再向東北經魯山縣、南召縣、葉縣,跨過沙河直達泌陽縣,總長500多公里,是我國最早的長城。最早修築長城的是楚國。從現存遺址的實際情況看,又較為複雜,楚長城並不是單一的線路,除北面南召至魯兩縣間是單一線路外,東線和西線又各有內線和外線,東西兩線形成四條線路。 確定的楚長城牆體30.51公里,被歷代破壞而消失的楚長城牆體約25.37公里、山險81.34公里,總計137.22公里。此外,調查和發掘確定了方城縣大關口和泌陽縣象河關等楚長城關堡2個,葉縣保全鎮前古城、泌陽沙河店古城、付莊古城等位於楚長城線上的城址3個。通過此次調查,已基本掌握了平頂山市葉縣、舞鋼市、南陽市方城縣和駐馬店市泌陽縣境內的楚長城分布線路。
同地段的楚長城特點是不一樣的。葉縣夏李鄉高樓山以東及方城縣楊樓鄉的楚長城特點一致,即以綿延幾十公里的人工修築的牆體為主。舞鋼境內的楚長城則是山險和扼守山谷的人工修築的牆體相結合,共同組成防禦線。泌陽境內的楚長城則是以山險為主,以關堡或城址扼守古道、關口為主的防禦形式。

井陘關

井陘關,要隘名。即井陘口,又稱土門關,古九塞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陘縣北井陘山上。又縣西有故關,乃井陘西出之口。古為太行八陘之一,是太行進入華北平原的重要關隘。秦漢時為軍事要地。公元前229年秦王翦伐趙、公元前204年,韓信破趙的“背水戰”、公元396年拓跋魏伐後燕,均據此隘。《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塞?大汾、冥阣、荊阮、方城、餚、井陘、令疵、句注、居庸。”高誘註:“井陘縣,六國時趙地,秦始皇十八年,王翦興兵攻趙,下井陘。漢高帝三年,韓信、張耳東下井陘,擒成安君(陳餘),即此地也。陘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進陘......井陘口,今名土門口,縣(獲鹿縣)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陘之第五陘也。”唐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詩:“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清譚嗣同《井陘關》:“無限蒼茫懷古意,題詩獨上井陘關。”井陘關四面環山,關前太平河終年流淌,關內丘緩道寬,直達華北平原,關上險峰疊翠,環境優美。原有四座關樓,分別坐落在因關而生的東、西土門村村口處,現存閣樓三座,即東土門西閣,西土門東、西閣,皆用條石砌基、拱券門洞,門洞上有磚砌樓閣。清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題寫的石刻“三省通衢”門額,嵌於東土門西閣的西券門上。西土門東閣券門嵌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題刻的“山輝川媚”四字,西閣券門上嵌有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題刻的“山陝通衢”四字。閣樓下有秦漢時代修建的石砌古驛道近300米。那些被歲月和車馬踏磨得崎嶇不平、光滑殘破的塊塊巨石,作為歷史的見證,仍無聲地向遊人述說著關門所經歷的悲壯。
九塞
自秦漢至明清,史書記載發生在井陘關的戰爭多達17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漢將軍韓信指揮的“背水之戰”。漢高祖三年(前204年),韓信率軍攻趙,在井陘關外破釜沉舟,背水而戰,士兵因無退路,捨命與趙軍拼殺,最終擊敗趙軍大獲全勝,在中國軍事史上留下了以少勝多、名垂千古的戰例。井陘關附近尚有“韓信山”,山上有鑿石而成的旗桿眼和作戰拋石處等多處遺蹟可尋,有關傳說故事多達50餘則。站在關口,雖不見當年的金戈鐵馬、滾滾烽煙,仍能體察古代戰場的殘酷和悲壯。關口閣樓附近的古戲樓遺蹟、歷代重修關門的碑記、文人墨客的碑刻詩文、照壁牆、韓信廟和關帝廟等遺蹟,常使遊人撫今思昔、流連忘返。

平靖關

平靖關,古稱冥扼,又名恨這關、憾這關、石城山,為古代天下九塞之一。位於武勝關西,鄂豫交界處,信應公路由此通過。這裡地勢險要,兩側群山對峙,道路狹窄險阻。歷代為中原戰略要地,南北交通要道,曾在此設驛站或巡檢司。自春秋以來,這裡戰事頻繁,皆為爭關踞險之利。吳楚柏舉之戰,軍事家孫武曾率吳兵經此,奪關南下,幾使楚國遭滅頂之災。關側有北伐戰爭烈士墓。
九塞
平靖關在廣水市區北30公里的桐柏山脈與大別山脈交會處。雄關險隘,群峰列峙,系著名的“義陽三關”中的西關(中關武陽,即今廣水北武勝關;東關黃崛,即今大悟縣九里關),扼鄂豫兩省襟喉,為古今中原要道,乃兵家用武之地。歷史悠久,勝跡遠聞。古名“冥軛”。相傳春秋時,吳國借兵伐楚,三軍經此,馬不能前,遂改為“攔馬牆”;三國時蜀將關羽鎮守荊州,陳兵於此,恨不能過關直取中原,故更名“恨這關”。
北魏拓跋氏在關南設平靖郡,即易名“平靖關”;明清之際,因百年老遍布山洞與驛路兩側,又改名“杏遮關”;旋因來往行人成群結隊,絡繹不絕,又叫“行者關”等。南宋岳飛、李庭芝亦曾駐兵於此。不僅有巍峨的城垣,宏麗的廟宇,並有不少建築,後毀於白朗討袁之役。但當年土築關城綿亘山脊,仍依稀可辨。此地風景奇麗,和“高桂三潭”相互輝映,因而吸引遊人。
將軍寨在廣水市東35公里孝子店北山上。縣誌載:北宋名將狄青南征,曾在此屯兵紮寨所建,故名。為邑中保存較好的古寨之一。全以大片石構築,長約700米,高4米,厚3.6米,上端每隔4米鑿一插旗圓孔,四面各一高出寨牆之券頂砦門。結構堅固,氣勢威武,儼若巨大盤龍。周圍除東一徑可盤旋攀登外,余皆懸崖峭壁,尤東西崖下各有一河,婉蜒匯于山寨南麓,益顯地勢險要.寨內迄今尚存井、塘、窖穴、蹬道等設施。寨北控武勝關,東望九里關,南鄰烽火台等,素有南北咽喉之稱,歷為軍家爭奪要塞。

句注塞

句注塞,自春秋時即以句注塞而著名,此後一直是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關塞。如今,關外古道雄風依舊,關門樓卻被焚於日本侵略軍的炮火中。東門外頹圮的靖邊寺內,紀念漢代引導李牧的古碑還在默默訴說著故人的輝煌業績。位於山西代縣

黃草梁

黃草梁位於門頭溝區西部。東南距大峪約43公里。海拔1737米,屬西山。為燕山期以來形成的複式向斜山。山勢和緩,頂部呈傾斜的岩溶高原形態。東南側斷層、節理髮育,經流水切割形成一組呈北西向平行排列的溝谷,為土石流多發區。岩石透水性強,頂部較乾旱,900米以上的陰坡和溝谷地帶有櫟林、樺楊林及其萌生叢,以下多為灌叢。山麓地帶有核桃、杏、柿樹。黃草梁與靈山、百花山、妙峰山遙遠相望。這裡主峰海拔1773米,為北京市西南地區高峰之一。登山遠眺山連山、峰連峰、峰巒疊翠,連綿起伏,直到天邊。如果在這裡看山海日出,則是氣象萬千,美不勝收。黃草樑上的敵台施工細緻,用料精實,雖經四百餘年風雨剝蝕,至今仍雄姿依舊。
九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