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和收藏館

九和收藏館

蚌埠市五河縣九和收藏館是五河縣書協主席、書畫家鄧凡訓夫妻創辦的民間博物館,是蚌埠市首家公益性民辦博物館。博物館以收藏、展示淮河地區農耕文化為主,設有民俗、書畫、奇石、貝殼、陶瓷、工藝12個分館,共有藏品2600多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和收藏館
  • 地點:蚌埠市五河縣
  • 內容:淮河流域農耕文化及展品
  • 時間:2008年
藏館基本情況,藏館動態,

藏館基本情況

該館2008年初建成後正式免費對外開放,讓觀眾共同品嘗收藏成果,收藏天地同樂,文化大餐共享的同時,得到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普教育。
民俗館是收藏館的主要館室,每一件器具都是時代的縮影,是歷史的見證。交通系列的扁擔、馬鞍、木製獨輪車、木拖車、木製四輪車、兩輪大馬車;耕種收打系列的犁、耩、耙、鋤、叉、耙、籮;灌溉用的水車、水桶;飲水用的各種茶壺焐子和各式各樣的暖水瓶殼;菜油燈、煤油燈、汽燈等各種燈具以及計量、取暖、勞動防護用品等,件件都是先人手工智慧的結晶。收藏館的字畫、陶瓷、雕刻和其他工藝品都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和藝術情趣;奇石、貝殼也都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魅力。2010年,在澳門舉辦的“內地春節習俗展”,收藏館的木製榨汁機、茶壺焐等十件藏品還被選去參展。
九和收藏館作為是民間公益性的博物館,始終以傳播文明、交流文化為己任,免費向社會開放,熱情接待來自社會各界的參觀,為了讓外地遊客更好地了解五河,館裡還在休息室設定了民歌播放設施,讓外地遊客在館內在欣賞一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五河民歌》,感受一下五河文化底蘊。
四年來,該館已接待中國小學生及各類觀眾兩萬多人,中央黨建研究會會長(原中組部部長)張全錦,原省人大主任孟富林,原國家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周清洋及省委組織部、宣傳部、省人大教科文衛工委、省文化廳等有關部門領導曾光臨該館參觀指導。五河縣實驗國小、第二實驗國小、縣第一國小、第三國小都將該館列為自己的德育基地;縣教育局、縣科協分別把該館命名為青少年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並被蚌埠市命名為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國家AA級旅遊景點。中央電視台、新華社、安徽省電視台、《安徽商報》、《新安晚報》、《鄉音》雜誌、蚌埠電視台、《蚌埠日報》、《淮河晨刊》等媒體都先後進行了專題報導。
為了進一步擴大博物館展覽面積,發揮博物館的功能和作用,五河縣政府常務會議已批准收藏館擴建,準備增加“石器館”、“計量館”、“文革室”等。擴建後的九和收藏館一定會辦得更好,為蚌埠市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做出更大貢獻。
九和收藏館是2011年9月被評為國家AA級景區的,2012年,安徽省文物局下文批准成立五河縣“九和收藏館”,至此國家AA級景區“九和收藏館”有了正式的“身份證”。

藏館動態

五河二實驗國小組織學生參觀九和收藏館
為豐富少先隊員課餘生活,提高少先隊員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增強少先隊員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11月27日下午,五河縣第二實驗國小少先大隊組織二百四十四名優秀少先隊員參觀了“九和”收藏館。
九和收藏館
該藏館內藏珍品數千件,是皖北地區藏品最多的個人收藏館。藏館分為農具館、工藝館、奇石館、瓷器館、貝殼館、書畫館。館內藏品既體現了深厚的中華文化、藝術底蘊,又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特別是農具館裡各具時代特色的藏品,曾是先輩智慧的結晶,藏館中陳列了被當時廣泛使用的耕、種、收、打、灌溉、運輸、計量等器具及其他民俗物品,這些藏品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發展變革,反映了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五河縣第二實驗國小少先隊員在參觀中,情緒異常興奮,面對許多從未見過的物品,嘖嘖稱奇,一對對小眼睛瞪得大大的,更多的隊員拿出紙筆,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
九和收藏館舉行集中揭牌儀式
2013年5月10日上午,九和收藏館舉行隆重的授牌揭幕儀式,市人大、市旅遊局、市文化局、市科協及五河縣四大班子部分領導同志,縣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近百人應邀參加揭牌儀式。縣政協副主席裴錦茹主持儀式,縣人大副主任劉彥璀、縣政府副縣長沈玉玲分別發言祝賀,館主鄧凡訓致答謝辭。
隨著藏品增多,九和收藏館2012年擴建,現建成投入使用,目前設有農耕、計量、燈具、電訊、漁具、石器、文革、書畫、工藝、陶瓷、奇石、貝殼等12個分館,共有藏品2600多件。值新館投入使用之際,九和收藏館舉行了隆重的揭版儀式。市、縣領導到場祝賀並揭幕了“國家AA級景區”、“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皖北民俗調研基地”、“蚌埠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4塊榮譽授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