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戲劇

丹麥戲劇

丹麥戲劇丹麥最早的戲劇活動是中世紀天主教會的聖經故事演出,多由教會神職人員或神學院學生在禮拜儀式中進行。文藝復興時期,世俗戲劇逐漸取代宗教戲劇,形式有鬧劇、音樂劇、喜劇等。到了20世紀60年代丹麥戲劇的一個重大發展是電視劇的興起,它對傳統和實驗性的舞台劇有強烈衝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麥戲劇
  • 時間:中世紀
  • 出處:天主教會的聖經故事
  • 相關:《多羅西亞喜劇》
發展歷程,文藝復興時期,18世紀中葉,19世紀,一戰後,20世紀中葉,兒童戲劇節,丹麥劇作家,霍爾堡,歐倫斯萊厄,

發展歷程

丹麥最早的戲劇活動是中世紀天主教會的聖經故事演出,多由教會神職人員或神學院學生在禮拜儀式中進行。最初演出的聖經故事,多用拉丁語。12世紀後出現用丹麥語演出的宗教神秘劇或道德劇。現存最早的戲劇劇本是描寫使徒事跡的《多羅西亞喜劇》(1531)。

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世俗戲劇逐漸取代宗教戲劇,形式有鬧劇、音樂劇、喜劇等,主要演出場地也由教堂移入宮廷。世俗戲劇廣泛吸收丹麥民間歌舞的因素,發展出一種稱為“歌唱劇”的獨特戲劇形式,在巴羅克文藝時期盛極一時,成為丹麥戲劇的傳統之一。“歌唱劇”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是勞倫伯格(1590~1658)及其《阿里翁》(1599)。喜劇多反映新興市民階級生活,代表劇作家是蘭克(1539~1607)。他的作品有據普勞圖斯《一罐金子》改編的《吝嗇鬼》(1599)和《參孫之獄》(1599)等。18世紀初,丹麥戲劇興盛起來,劇作家斯基爾(1650~1694)仿莫里哀寫了一批喜劇。但真正對丹麥戲劇作出貢獻的是具有“丹麥莫里哀”之稱的L.霍爾堡。他廣泛吸收阿里斯托芬普勞圖斯、義大利即興喜劇和莫里哀的喜劇手法,創作了一批以丹麥生活為背景的喜劇。代表作有《山上的耶柏》(1722)和《政治工匠》(1723)等。

18世紀中葉

18世紀中葉,丹麥戲劇一度衰落,1775年尼托夫劇院的建立標誌丹麥劇場藝術的新發展。尼托夫劇院(現名“丹麥皇家劇院”)上演了布魯恩(1745~1816)的《扎里尼》(1772),該劇被認為是丹麥第一部標準悲劇。18世紀後期出現的最重要劇作家是埃瓦爾德(1743~1781),他受P.高乃依和W.莎士比亞的影響,創作了以丹麥歷史人物為題材的悲劇《巴爾德之死》(1773)和具有強烈浪漫色彩的《漁夫》(1779),為19世紀初丹麥浪漫主義戲劇運動打下了基礎。

19世紀

19世紀浪漫主義劇作家提出“更新民族喜劇”口號,把劇作內容從反映市民生活轉為描繪丹麥的自然、歷史和鄉土風情。這時產生的一批喜劇作家,以海貝格(1791~1860)為代表,作品有 《四月的愚人們》(1826)等。另一位浪漫主義劇作家A.G.歐倫斯萊厄受J.C.F.席勒和J.W.von歌德的影響,側重寫丹麥歷史事件,歌頌丹麥民族英雄,有《阿拉丁》(1805)和《聖奧拉夫》(1836)等作品。丹麥浪漫主義戲劇有明顯復古和脫離現實的傾向。著名文藝理論家G.布蘭代斯(1842~1927)提倡文藝批評社會、干預現實。他的理論通過易卜生和J.A.斯特林堡的劇作影響了20世紀初丹麥戲劇。H.伯格斯特拉姆(1868~1914) 仿效易卜生的社會問題劇創作出《林格加德公司》(19
05)和 《夫人茶點》(1910)。納坦森(1868~1944)寫了討論丹麥資本主義社會家庭關係的《四壁之內》(1912)。S.伯爾伯格(1898~1947)在斯特林堡表現主義劇作影響下,強調對個人心理的研究,代表作有《沒有一人》(1920)等。這一時期的劇作家還有G.威德(1858~1914)和 H.德拉克曼(1846~1908)。他們強調戲劇的娛樂作用,致力於形式上的實驗。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丹麥戲劇丹麥戲劇

一戰後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丹麥戲劇出現兩大傾向,一是主張繼承進步傳統,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強調戲劇的教育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19世紀30~40年代的O.P.L.費舍爾(1904~1956),著有《孩子》(1936)、《替罪羊》(1938)和《月中人》(1951)等。第二種傾向是一些作家既對資本主義現實不滿,又充滿失望和頹廢情緒,表現出知識分子的精神危機。他們的作品多具表現主義或象徵主義特色,經常在舞台上表現夢境、幻覺和潛意識。代表作家有蒙克(1898~1944)、阿貝爾(1901~1961)和索亞(1896~)。蒙克著有《理想主義者》(1928)、《單詞》(1932)和《罪犯和聖賢》(1933);阿貝爾著有《失去的旋律》(1935)和《夏娃為關心孩子的時代服務》(1936);索亞著有《我是誰?》(1932)、《尼爾松爵士拿掉了遮羞布》(1934)和《我的高帽》(1939),索亞在20世紀50年代還創作了一批所謂“新現實主義”戲劇作品,以反戰為主題,如《獅子穿上緊身衣》(1950)等。

20世紀中葉

20世紀50年代,有些劇作家為尋找新的社會道德基礎,重新提倡“人本主義”,如布朗納爾(1903~1966)寫的《同胞們》(1952)強調人類的互相關心。還有一些劇作如梅思林格(1917~)的《明日》(1950),表現了對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失望。20世紀60年代,奧爾森(1923~)繼承30年代左傾戲劇傳統,著有《少年之戀》(1962)、《俱樂部宴會》(1966)、《娜拉走後去哪兒》(1968)和《諂媚者》(1969)等。另一位重要的左派劇作家是L.彼得森(1934~),著有《女人就是懲罰》(1965)等。流行於30~40年代的“時事諷刺劇”這時更加成熟活躍,尤其盛行於大學校園,主要劇作家有K.里夫博約格(1931~)等。和左派戲劇形成對照的是反映資產階級個人危機的荒誕劇,主要作家是L.潘杜羅(1923~1977),著有《提箱》(1962)
和《地下室的吃人者》(1962)。後來又有J.埃恩伯(1932~)和 A.麥德森(1939~)。前者著有《丟失的侏儒》(1962),後者著有《生活片斷及其他》(1967)等。20世紀60年代丹麥戲劇的一個重大發展是電視劇的興起,它對傳統和實驗性的舞台劇有強烈衝擊。重要的電視劇作家有羅納爾德(1928~),著有《為一人拳擊》(1964)、《進一步通知才到達》(1967)和《我要拿回我的一切》(1971)等。彼得森是丹麥廣播劇的重要作家,作品有《肯定生活》(1969)和《來吧,吉卜賽人》(1971)等。
丹麥戲劇丹麥戲劇

兒童戲劇節

一年一度的丹麥兒童戲劇節在距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約120公里的尼科賓市開幕。戲劇節創辦於1969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兒童戲劇節之一,至今已連續舉辦了37屆。戲劇節由丹麥戲劇中心和世界青少年兒童劇院聯合會聯合主辦,丹文化部在資金上給予重點支持。參加戲劇節的藝術團體全部免費演出,主辦方負責接待並提供一定的生活補貼。部分參加戲劇節的藝術團體已經達到了專業藝術水準。
丹麥戲劇
戲劇節宗旨之一是保證社區的每一位兒童都有機會觀看到至少一場演出。2008年,在尼科賓市及周邊地區,共有3萬張票被免費贈送。戲劇節宗旨之二是通過舉辦研討會展銷會等形式,為本國和外國的戲劇藝術家、演出機構提供一個交流合作的機會。來自90個丹麥和國外專業戲劇團體、公司的約450人應邀參加了本屆戲劇節。上海天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也應邀參加。
戲劇節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以藝術形式潛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兒童。奧胡斯大學文化政治研究中心教授J?rn Langsted認為,“戲劇節為兒童提供了互相接觸和了解的機會,同時也為
研究和解決兒童問題提供了一個自由開放的論壇,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丹麥戲劇丹麥戲劇

丹麥劇作家

霍爾堡

L. Ludvig Baron von Holberg (1684~1754)
丹麥劇作家、歷史學家。出身於挪威卑爾根一個軍人家庭。1702年移居丹麥,1704年畢業於哥本哈根大學神學院。1717年獲哥本哈根大學哲學和形上學教授職位,1737年任大學總監。對丹麥啟蒙運動發生過重大影響。
霍爾堡是第一個用丹麥語言從事戲劇創作的多產劇作家,一生共創作了33部喜劇,全都是為哥本哈根國家劇院寫的。其“性格喜劇”中著名的有 《政治工匠》(1722)、
《大驚小怪的人》(1726)、《法國的讓》(1722)、《埃拉斯穆斯·孟塔努斯》等,多選擇社會上的一些人物類型,展示其性格的缺陷和弱點,進行道德說教。他的“舉止喜劇”著名的有《假面舞會》(1724)、《蒙面女郎》和《亨立克和潘尼拉》等。這類喜劇大多描寫年輕男女一見鐘情、幾經曲折最後終成眷屬的故事。《伊薩卡的尤利西斯》(1723)和《梅蘭培》(1723)是對德國冗長的歷史大戲和法國亞歷山大詩體悲劇的戲擬之作。霍爾堡的喜劇從題材到風格都深受莫里哀影響,劇中常以小市民、農民等小人物為主人公,充滿濃郁的平民生活氣息和情趣。著名文學作品尚有諷刺長詩《彼德·鮑斯》(1719~1720)和幻想旅行小說《尼爾斯·克里姆地心遊記》(1714)等。丹麥文學史家稱他為“丹麥文學之父”。
霍爾堡霍爾堡

歐倫斯萊厄

A.G. Adam Gottlob Oehlenchsl?eger (1779~1850)
丹麥劇作家、詩人、小說家。1800年入哥本哈根大學攻讀法律、北歐歷史和神話學。1808年任哥本哈根大學美學教授。23歲時以描寫古代丹麥神話的長詩《黃金號角》(1802)成為丹麥浪漫主義文學奠基人。
當L.霍爾堡的喜劇衰落時,歐倫斯萊厄選擇了古代歷史、傳說和異教神話為
題材,創作了一系列歷史劇和神話劇,為丹麥戲劇帶來了生機。他的著名歷史劇《帕爾那托克》(1807)、《斯特科德爾》(1812)等,反映了新與舊、民權與王權、人道主義與社會壓迫之間的鬥爭。他在18世紀30年代以後創作的《瑪格雷特女王》(1833)、《聖奧拉夫》(1836)、《克努德大帝》(1838)等歷史劇中,流露出把王權理想化的傾向。他的著名劇作還有悲劇《哈姆雷特》(1846)、童話劇《阿拉丁》(1805)、悲劇《善神巴托爾》(1807)和《哈康伯爵》(1808)、《阿克塞爾和瓦爾堡》(1810)、《瓦里亞格人在君士坦丁堡》(1827)、《查理大帝》(1829)以及取材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畫家生平的《克雷吉奧》(1811)等。此外他還著有詩歌、小說、自傳、回憶錄和美學論著,享有“斯堪的那維亞作家之王”盛譽。
丹麥戲劇丹麥戲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