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派劍術

丹派劍術

丹派劍術是古代武當山道教的鎮山劍法之一。據傳由張三豐所創。屬於丹派,行劍講究一劍多用,變在動中,奇正相生。以十三法為核心:點、崩、撩、掛、雲、抹、掃、穿、攔 、圈、領、劈、帶貫穿其中,行劍如龍之行,首尾相應,剛柔相濟,神韻悠然自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派劍術
  • 來源:武當山道教
  • 十三法:點崩撩掛雲抹掃穿攔圈領劈
  • 始祖:張三豐
武當丹派的由來,武當丹派劍術,丹派劍術的傳承,武當丹派源流鮮為人知,武當丹派各代傳承之系譜,

武當丹派的由來

先從“丹”字說起。丹字的本義,原指丹砂,俗稱硃砂。因古代道家用爐火燒煉藥物時多採用硃砂,煉成之物稱為“金丹”、“仙丹”,以後就泛指各種精製的藥體,如丸散丹膏,靈丹妙藥等。
再說煉丹。它有外丹與內丹之分。古代道家用鼎爐燒煉藥石成丹者稱外丹;而修煉精氣神,在人體內結丹者稱作內丹,也稱金丹。修煉內丹所在的丹田,是人體經絡的重要穴位,是真氣(元氣)聚結以及結丹存丹之處。因而古人說:“丹者,一炁之所結也。”它通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神氣相合等過程而結成內丹,能養生長壽,返老還童,甚至說能得道成仙。
道家內丹術的淵源,可追溯至秦漢之際,至隋唐時期日益興盛起來,到了宋金以後,發展成兩大派,即以張紫陽為代表的南宗及以王重陽為代表的北宗。南宗修煉主“先命後性”,北宗修煉主“先性後命”,丹法日趨完整細密。
武當派始祖張三豐,雖出身北宗傳人,而丹法卻承接南宗,融會貫通,且具特色,主張性命雙修,三教同流。所著《張三豐全集》,是道家內丹學史上的一部名著,也是武當丹派武功行功走架的指南。
然後來說“丹”字之成派。當初,始祖創武當劍時曾以九字為序,立武當劍九字九派。九字者,乃“字、柱、極、符、鑒、七、釜、籌、丹”九字是也。 並將九派分為三乘,前三字為上乘,乃偃月神術。中三字為中乘,乃匕首飛術。後三字為下乘,乃長劍舞術。總以三乘神飛舞三字貫於九派之中,即一生三,三生九之義也。
始祖為何將丹字丹派列在九字之最後,九代傳人宋唯一在《武當劍譜》中作了解釋,他逐字說明每個字的字義及意境,在談到後三個字時說:“釜者,變化萬物之器也,釜中不可無物,故又以八籌次之。籌者,物之聚也。凡物皆可為藥,藥有治症之能,故又以九丹名之。九者,究也,盡也,物為至丹,功力極矣。夫丹之功能活人,又並有飛升之效,以明萬物之生化不盡也,故以‘丹’字終焉。”
可見,“丹”字的成派是由武當劍九字九派的排列開始形成的。武當丹派武功就是以道家內丹功為內功根基的,以劍術之九字九派為序列的,以武當劍為代表的武功門派。簡言之,武當丹派,是道家內丹功用於武功的一個門派。

武當丹派劍術

清末奉天北鎮縣宋唯一著《武當丹派劍術》、《武當九派源流》,武當劍術乃洞玄真人張三峰受真武之大法,嗣後祖師立成九派,分為三乘,以下乘為在世之法。所謂九派,有九字相區別。即:字、柱、極、符、鑒、七、釜、籌、丹。所謂三乘,上乘乃偃月神術,占字、柱、極三字之派;中乘乃匕首飛術,占符、鑒、七三字之派;下乘乃長劍舞術,占釜、籌、丹三字之派。又總以三乘之神、飛、舞三字貫於九派九字之中。即自一生三,三生九之義。宋唯一的下乘丹派劍術,得自野鶴道人傳授。清同治八年(1869年)續譜時,習丹字派者8人。其師承源流為:明嘉靖時,河南登豐縣人張松溪繼傳武當劍術於浙東之四明山,道號丹崖子,後傳給明萬曆時泰安縣人趙太斌,號丹雲山樵;續傳清順治時湖北均縣人王九成,號武當丹緒;續傳康熙時湖南衡山顏昔聖,號定丹叟;續傳浙江鄞縣人呂十娘,號丹霞客;續傳乾隆時陝西華陰人李大年,號金丹赤子;續傳安徽人陳蔭昌,號丹雲旅者;續傳道光時直隸曲陽人張野鶴,號還丹子;九傳至清末奉天北鎮縣人宋唯一,號飛丹九兒。此僅為“丹”字派承傳關係。“內家丹字真諦”云:三峰祖師取《易》道為劍法,隨時變易,以從天道。故劍術大法,取諸八卦為8場,以64卦為64勢,以384爻為384手。若要以時變易,一卦一時,則64卦不同,劍之64勢亦不同。一爻一時,則384爻不同,劍之384手亦不同。時之百千萬變化無窮,而劍之所以百千萬變亦無窮。故日劍無成法,因敵變化而制勝。
昔日祖師教劍,先練內勇,次練外功,最後教以手法、步法。三年之後,追諸斷崖絕壁之上,經月疾馳,能以竹枝刺猿猱而中者,方授以劍術之真諦。
練此劍術,非尋常擊劍可比,因作歌曰:“吾入學劍,習練功純,自能入妙,神手其神,翻天兮驚飛鳥,滾地兮不沾塵。一擊之間,恍若輕風不見劍,萬變之中,但見劍光不見人。”此是九轉還原之功夫,即古稱為妙手空空即是術也。關於鑄劍之尺寸,分為三等:上制九鏘(每鏘6兩5錢)九尺,上士服之;中制六鏘六尺,中士服之;下制三鏘三尺,下士服之。既至功成圓滿,所用之劍,不過三尺六寸,至十九兩五錢,以應三(劍)六(乾卦)九五(爻位)之數。總之,即是三劍化為一劍,以應乾卦九五飛龍在天之義。故名曰“飛龍劍”。

丹派劍術的傳承

武當丹派源流鮮為人知

武當丹派源流,過去鮮為人知。自九代傳人宋唯一在《武當劍譜》中詳為記載後,才多為世人所知。宋公說:“至前清同治八年,鄙人受野鶴先生教育,遂留下武當丹派八家之系譜,今原原本本詳為敘出,俾學者知武當內家劍術之源流耳。”
《武當劍譜》先記述始祖張三豐:“三豐祖師,籍遼東,姓張,名全一,又名君寶。時人因其形狀邋遢,號為邋遢張。趙宋時徽宗召之。因北方多匪,道梗不得前,祖乃以劍飛擊之,盜盡殲,故以劍術名於世。嗣後,至元順帝時,祖乃在武當山收弟子八名。嘉靖時,游四明山,續傳張松溪一名,前後共九人,成為三乘九派焉。松溪列下乘第九丹派之一也。”

武當丹派各代傳承之系譜

然後,宋公以張君為第一劍譜,逐代記述:
圖片圖片
“第一家,張君劍譜。張松溪,河南登縣人,明嘉靖間技擊家之最著名者也。偶游四明山,見一道士行於水上,趨過分水嶺,異之。因前為禮,約坐於石,見其入飄然若仙,談諸理,有叩則鳴。研究武術,聞求與交手,慷慨不吝。於是各踮地方,方一舉手,道士不見,似覺物附腦後,左右閃擺不能接脫卻;許時,覺是道士,想用手揮去,無奈屢搗不著,便使玉環飛腳踢去,反被道士托住腳跟,將張君掀翻伏地……張君因拜為師,在彼學劍……畢傳九轉還原之功,道號稱丹崖子,其後開傳,名為武當下乘丹字第九字派……
第二家,趙君劍譜。趙太斌,泰安縣人,武技絕世。明萬曆九年,立擂於泰山,三月未逢敵手。張君崖子聞之,登台交手。趙君被點一指,痛徹於心,張遂去,趙忍痛尾之,遇於郊外,叩拜為師……因以劍術授予之,時趙君年三十,入泰山練劍數載及三傳九轉還原功畢,號丹雲山樵。
第三家,王君劍譜。王九成,湖北均縣人,武術家之傑也。……清順治元年,……王自整其囊,販貨南洋,匹馬出都。一日行至半途,遇二暴客馳出,持兵器相向,王持兵交手,及幾敗去。突於林中飛出一人,伏劍一擊,則二暴客鼠竄遠揚。……王求拜為師,乃授以劍術,遂入武當練劍數載,及傳九轉還原之功畢,號為武當丹緒焉。
第四家,顏君劍譜。顏昔聖,湖南衡山縣人。素有才名,因赴試北斗,錯過諾頭,天色將晚,見路旁塔影當空,知有古剎,乃入寺覓僧求宿,僧首諾之,手指南舍,顏會意。啟扉見已有士人先居於此,顏告以意,約以同榻,士人自言王姓。是夜,月明清光似水,……約近更許,窗外隱隱弄影,俄近窗來視,乃一怪物也,顏懼,方欲呼,悠覺一道寒光,穿射窗外,顏出戶檢取一物,迎面視之,白光晶瑩,長三寸許,乃大奇之,因以告王。王曰:“既然相遇,何敢深隱,此我之劍,我即劍士也。”請拜而為師,王允之,授以劍術……號稱定丹叟。
第五家,呂君劍譜。呂十娘,浙江鄞縣人,雖是女流,素性好武。伊父名士,表字曉村,與顏昔聖有舊。一日,顏約呂同游,雪地而歸,見踏雪無蹤,異之。問其故,答曰:“既系莫逆,何敢深隱,我劍士也。”呂歸,命十娘拜而為師。顏乃授以劍術……時十娘年方十五,即康熙三十九年。……號丹霞客。
第六家,李君劍譜。李大年,陝西華陰縣人,早孤,絕慧。清乾隆二年,呂君丹霞客訪女至華陰,路遇大年。鄉人代表其苦,呂聞之感嘆不已。時大年九歲,呂攜入四明山練劍數載,及三傳九轉還原功畢,號曰金丹赤子。
第七家,陳君劍譜。陳蔭昌,安徽人。乾隆四十八年,遊歷九華山,中途遇雨,夜已深,遍扣肆門,無應者,徘徊廊下。忽二扉豁開,一叟出,約客,陳從之。求見主人,各道姓名,主人自言李姓,字大年,遂敘畢歸寢。陳以新居不成寐,聞院中有步履聲,伏窗下視之,見主人舞劍,月下一擊之間,有如萬道金蛇,不禁喝彩。遂啟扉出,求主人為師。主人允諾,遂授其術。……時陳三十六歲,入九華山練劍數載,號曰丹雲旅者。
第八家,張君劍譜。張野鶴,直隸曲陽縣人,喜交遊,所與皆名士。……備資赴安徽訪問陳公。一日,游湖山之下,則見竹林叢雜,隱隱露出竹籬茅舍……張造府請謁,借廬憩息,主人欣然留宿……主人退後,張見案頭有書,偶一翻閱,見書內有詩一首:‘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吾問世間人,誰有不平事?芽’次日,以所見詩句問主人,……陳乃曰‘劍術神奧,何敢輕言,鄙人粗知大略,不欲對人炫布也。’張於是拜求為師,陳不能卻,遂傳其術……時張二十五歲,即清道光十二年也,入恆山練劍數載,及三傳九轉還原功畢,號曰還丹子。”
以上是武當丹派自始祖張三豐起,八代傳承之系譜
九代傳人宋唯一,名德厚,號飛丹九兒,遼寧北鎮人。宋公在劍譜自序中說:“鄙人年方十五,先大母捐館,先大人結廬墓右,寢苦枕塊,拜風哭雨,三年獨處,無敢過問。一夕,有野鶴道人至廬相訪。先父見其道貌非凡,殷然禮待。適鄙人省父至廬,父命拜之。道人曰:“此人誰?芽”父曰:“不肖子也,性好武,不愛讀書,屢戒不悛。”道人曰:“有文事,當有武備,似武亦不可少者。吾有空中妙舞劍法,原系武當內家九派三乘也,吾習下乘劍法,已傳八人,再傳汝已成九數也。”鄙人欣然拜授……立志練劍,晝夜攻習,寒暑無間,一年之久,能使六尺之劍,形體飄飄,空中作舞。為了不使國粹埋沒,宋公著書立說,於1922年梅月寫成《武當劍譜》,對武當丹派武功的發展作出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大貢獻。
第十代傳人李景林,字芳宸,河北棗強縣人,曾任天津督軍等要職。李公出身武林世家,少時入宋公門下,受業數載,成為武當丹派第十代傳人。李公穎悟過人,劍拳掌三絕,且旁通諸家,早年成名。李公在全國大力倡導武術,廣傳丹派武功。1920年,李公駐軍天津小站,張榜招考武術教習,將獨占鰲頭的考生楊奎山(林甫)收為入室弟子。1922年冬,宋公唯一提出,要為李景林訓練48個劍俠,並親自在李景林的弟子和武術隊中挑選人才,當有楊奎山、李倩瀾、郭憲山、林志遠、黃敬義等五人當選。奈因人數太少,訓練計畫只得擱淺。但經祖師爺挑選的五人成了李景林的貼身弟子。1929年,李公出任在杭州舉行的浙江省國術遊藝大會(俗稱首次全國武術打擂比武大會)評判委員長,主持全盤賽事時,武術界不少成名人物紛紛前往杭州拜李景林為師,僅據《武當劍法大要》一書記載,就有黃元秀、萬籟聲、葉大密、孫存周、褚桂亭、錢西樵、郝家俊、趙道新、陳微明、韓慶堂、章殿卿、朱國禎、朱國祿等四十四人。打擂比武大會結束後,孫祿堂命其徒弟們都拜李景林為師,其中有李玉琳等名家,李景林也命楊奎山等徒弟拜孫祿堂為師,一時傳為佳話。接著,李公於1930年在濟南創建山東國術館,在更大範圍內推廣武術。
楊奎山,字林甫,河北霸縣人。1920年被李公收為入室弟子後,不久升為副官,侍衛李公左右,直至1931年李公中毒身亡,親隨李公十年,盡得真傳,人稱“武林驕子”。在李公毒發治療期間,楊奎山偕林志遠、李倩瀾、郭憲三等師兄弟,日夜看護榻前。李公臨終時,囑咐楊奎山等為十一代傳人,務必光大門楣。李公仙逝後,楊奎山曾在抗日軍隊中任武術教官,同時教子習武,其公子楊國俠盡得真傳,可惜幾年前已作古。
1947年,楊奎山遷居常州,直至1977年去世,在常州三十年,以傳武行醫為業。從學者數以千計,得楊師真傳者有其入室弟子錢惕明、吳志泉、常明祥、沙明熙、屠洪林、魏開明等,成為武當丹派第十二代傳人。他們不辱師命,參賽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均獲優異成績,以時間先後為序:1983年吳志泉獲金牌獎,1986年錢惕明獲雄獅金獎,1988年常明祥獲優秀表演獎,1991年沙明熙獲金牌獎。他們認真推廣丹派武功,已在國內和美國等地,正式收授十三代弟子錢新天、沙德偉、王小明、石國元、倪佳晶等數十人,且精英輩出。 更成為世人仰慕的武林瑰寶。
錢惕明先生與國內弟子合影錢惕明先生與國內弟子合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