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詹森(美國小說家)

丹尼斯·詹森(美國小說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丹尼斯·詹森(Denis Johnson,1949年—2017年5月24日),美國小說家,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美國藝術文學院院士,代表作有《耶穌之子》、《煙樹》、《火車夢》等。

1949年生於德國慕尼黑;1992年,丹尼斯·詹森以短篇小說集《耶穌之子》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長篇小說《煙樹》蜚聲文壇,此外也創作戲劇、詩歌和非虛構作品;2017年5月24日去世,享年67歲。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作品風格,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49年生於德國慕尼黑,先後在日本東京、菲律賓的馬尼拉及美國華盛頓生活,他在愛荷華大學創意寫作班獲藝術碩士學位,曾師從雷蒙德·卡佛。後又返回該機構任教。
1968年,19歲的丹尼斯·詹森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創作了多部長篇小說和詩集。
1992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耶穌之子》大獲成功。
1999年,《耶穌之子》被改編為同名電影,丹尼斯在其中客串了一個角色,該片被《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評為“年度十佳電影”。該書中文版被收入“99短經典”系列,2012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2006—2007年,任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創意寫作中心主任。
2007年,丹尼斯的長篇小說《煙樹》獲美國國家圖書獎,併入圍普利茲獎短名單。
2012年,出版了中篇小說《火車夢》,再度入圍普利茲獎。
2014年,出版小說《笑怪》。
2017年5月24日去世,享年67歲。

個人作品

對於美國幾個鄉鎮青年精神狀態的大膽書寫令人印象深刻,被視為美國“骯髒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之一,該書作為美國創意寫作課程的範本,影響了許多當代作家。美國小說家、《當我們談論安妮·弗蘭克時我們談論什麼》的作者內森·英格蘭德(Nathan Englander)評價丹尼斯的寫作有著“粗暴的誠實和痛苦的美好”,“他將小說主人公置於現實面前,未對那些黑暗面做出任何浪漫化的修飾;他簡單誠懇的短小故事之中,蘊含著偉大作品的巨大分量”。
煙樹
獲美國國家圖書獎,併入圍普利茲獎短名單,這部600多頁的巨著以越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美國中情局特工和他的“上校”叔叔在越戰中的故事,“煙樹”是一次間諜計畫的代號。《華盛頓郵報》刊載書評文章稱,“要在越戰結束近35年之後寫出這樣一本鴻篇巨製,需要作家具備極大的勇氣和雄心。能夠像丹尼斯·詹森一樣寫《煙樹》簡直就是奇蹟。”丹尼斯本人並未出席美國國家圖書獎的頒獎禮,他那時正在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地區體驗生活,為下一本小說準備素材。

作品風格

丹尼斯的小說不拘一格,他的寫作風格變化無常,每一部作品都足以打破讀者的固有印象和期待。
1984年,丹尼斯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曾談到過對他寫作影響最大的幾個人。“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話,在詩歌措辭和韻律方面對我影響最大的依次是蘇斯博士(美國著名兒童文學家)、狄蘭·托馬斯、沃爾特·惠特曼、埃里克·克拉普頓和吉米·亨德里克斯的吉他曲,最後是TS·艾略特。其他人也曾對我產生影響,這些影響來來去去,但上面這幾位是我最敬佩和最早敬佩的人,我至今依然欽佩他們,我的每一行文字里都有他們的影子。”
他在2014年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說,“我很快便感到厭倦了,於是就要換一種風格、換一種體裁、換一種形式。對我而言,寫作都是一回事兒,或者說寫作根本算不上一件事兒。事實就是,我只是在寫下一個個句子而已。”

人物評價

加拉西:“丹尼斯是他這一代作家中的佼佼者,他的散文書寫極富想像力與詩人的同情心。”
蘭登書屋負責人蘇珊·卡米爾:“蘭登書屋為失去丹尼斯·詹森深感哀痛,他是文字世界中的巨人,是一位獨樹一幟的作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