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磁山文化節

中華磁山文化節

磁山文化遺址因位於武安市磁山村而得名。1972年,磁山二大隊的村民在開挖水渠時發現了大量的陶片、石板等物品。經專家考證,這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被定名為“磁山文化”,成為河北省境內首個以地名命名的考古文化。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磁山文化節
  • 外文名:The Cishan Culture Festival
  • 地點:武安市磁山村
  • 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時間:1972年
歷屆活動,活動意義,

歷屆活動

中華磁山文化節由邯鄲市委、市政府主辦,武安市委、市政府和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承辦,包括磁山文化博物館開館揭牌儀式、冶陶晉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開館儀式、中央新聞單位武安舊址恢復工程項目竣工揭牌暨《中央新聞單位在武安》叢書啟動儀式、新興產業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磁山講壇及專家解讀萬年磁山文化和冶陶晉冀魯豫邊區政權建設回顧與啟示等主題活動。
2011年10月15--16日,第二屆中華磁山文化節在河北省武安市舉行。為期2天的文化節由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揭牌儀式、冶陶晉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開館儀式、文化節開幕式、等8項活動組成。
聶辰席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常務副台長夏吉宣、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副會長薄熙成和市委書記郭大建共同為本屆文化節標誌——“在粟穗環繞下的三足直筒盂”啟封。這一標誌顯示了磁山是粟的發祥地、是陶器最早製作地,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農耕文明的發源地。
開幕式後舉行了盛大的文藝表演,節目中既有讚美邯鄲、表現邯鄲悠久冶煉歷史和高超制瓷工藝的歌曲《滏陽河水繞邯鄲》、舞蹈《爐冶千秋》和《窯火》,也有經典老歌《再見了大別山》、《咱老百姓》、《長江之歌》,特型演員劉勁再現了1961年周總理視察武安伯延村的情景,情到深處,台上台下一片潸然;盧奇、張再新則把小平同志、劉伯承元帥在武安市冶陶村生活的情景搬上舞台,贏得持續不斷的掌聲。來自寶島台灣的王心凌、迪克牛仔和費玉清表演了成名曲《月光》、《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和《一剪梅》等歌曲。
15日舉行了中國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的揭牌開館儀式。據博物館長張天御介紹,該館建築面積約8000平米,展出文物1100多件,遺址保護大棚面積2800平米,再現了文物發掘之初的歷史場景。記者看到,眾多磁山文化遺址以模型形式展現,出土的各種陶器擺放有序。
在16日舉辦的“專家解讀萬年磁山文化論壇”上,中科院地質地球所研究員呂厚遠表示,研究表明,距今約1萬到8700年前,磁山文化遺址保存的早期農作物是黍。粟則在距今約8700到7500年期間少量出現。據專家介紹,這一發現,填補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農業史對種植粟年代的認識。

活動意義

中華磁山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將成為宣傳邯鄲、推介武安的良好契機,利用“文化搭台”實現“經濟唱戲”,為邯鄲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和打造實力武安、綠色武安、和諧武安,提供開放、優越的發展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