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鐵血帝國

《中華文明:鐵血帝國》是大型系列電影《中華文明》第四部,講述一個在鐵血中崛起的帝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文明:鐵血帝國
  • 出品公司:央視
  • 類型:紀錄片
  • 片長:90分鐘
《中華文明》簡介,創作背景,內容介紹,特點分析,開場白,

《中華文明》簡介

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中華文明》每部90分鐘,35mm彩色遮幅式、全數字杜比立體聲製作;共十二部,目前完成的是前四部:第一部《英雄時代》,第二部《青銅的光輝》,第三部《禮樂與爭霸》,第四部《鐵血帝國》,五、《大漢雄風》,六、《漫漫荊棘路》,七、《盛唐氣象》,八、《智者的天堂》,九、《一代天驕和他的子孫》,十、《最後的遠航》,十一、《跨越長城》,十二、《沉重的大門》。

創作背景

秦始皇,第一個不滿足於王者之名的人,他令人難以置信地橫掃六國,完成了中國一統江山的夢想。如今他也許就躺在那片令世人震驚的兵馬俑和陪葬坑的中心,他生前的業績和死後的榮耀一樣令人難以置信。這大概也是《鐵血帝國》的敘述者所面臨的首要難題。於是,創作者選擇了商鞅和喜。一個是鐵血的犧牲品;一個是帝國的擁躉者。

內容介紹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帝國啊,每一陪葬坑的挖掘都會帶來如此的震撼。商鞅這個死於車裂之刑的法律制定者,他所制定的法律曾使秦國有效地發展生產,增強國力,兵役制度也許曾象後世的科舉制一樣給所有人帶來一線光明,禮樂變成了法制,也將國家帶入一條軌道,帶入一個新的規則。所以商鞅死於自己制定的刑罰也就更具象徵意義。而那個叫喜的人,僅僅只是因為他所記下的歷史,就將他與一代帝王的名字連在了一起。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知道,喜為何會不顧軍中勞頓而記下身邊發生的事情,難道他早已知道,那個偉大的帝王所建立的事業必定成功,必定令萬世敬仰?
鐵血帝國,一個在鐵血中崛起的帝國,一個用鐵一般堅定的法律不惜流血所成就的帝國,每一種揣測都在向我們傳達一種信念,面對列強爭霸,是否還有退路,又能退到何處,退到幾時?如果沒有退路,那就只有奮起;如果奮起,那就只有用鐵血本色構築新的城牆,建立前所未有的強大的軍隊,強大的國家。這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則。在這裡,並無是非可言。無論對歷史的褒貶,都無法改變它們,只能對未來提供選擇的可能性,因為說到底,歷史的發展並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在這個最初的鐵血帝國中,焚書坑儒可能使文明的多樣化喪失殆盡,但也成就了一個語言統一的強大國家。語言,從某種意義上說,就象一個種族的基因,它從根本上決定了同一種族的生存結構和生存方式。然而,在一個飽受顛沛的民族,又曾有多少帝王明了,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結束紛爭歸於一統。秦始皇正是這樣一代帝王。早在公元前200多年,他就已經清楚地表明,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讓這個國家更加強大,無以復加。
然而,這一切都無法抵擋時間的沖刷,即便是瘋狂如秦始皇一樣的君主,也只在2000多年以後給我們留下了一片陵園,一堆迷團。在時間中,《中華文明》所要敘述的歷史篇章追隨著王朝的足跡,這些王朝最終形成了一個古老的中國,無論多少艱難險阻,它都屹立在東方。這個古老的國家,這個古老的民族,它的文明的底蘊是如些深厚,任何撩開文明面紗的企圖都會顯得力不從心,正是這個民族,它負重而行,從遠古直至今日,必定有其存在和延續的理由。

特點分析

作為新紀錄電影,《中華文明》旨在重構一種新的話語方式。通過透視歷史,它首先為我們提供一種價值體系。這種價值體系既是中華民族共識的價值觀的一種體現,更是一個電影藝術家對這種共識的重新詮釋;同時它還為我們提供一種價值判斷。在對歷史的詮釋中,通過影像語言的運用,影片對影像語言形式的選擇,它對構成傳統紀錄片的基本模式的拓展,也使我們對於這種價值判斷有了更加清晰的感受。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影片自始至終貫穿一體的強化民族精神的努力,使它完全超越通常意義的形式上的探索。當我們面對歷史的厚重,當它汲取各種影像語言的元素來重構歷史,也為我們帶來全新的視知覺的衝擊,使我們震撼之餘,不得不重新面對歷史。重新面對在血液中沸騰的民族精神,並且重新檢視我們信仰的來由;這種信仰貫穿於五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使中華民族充滿了輝煌燦爛的歷史篇章。 強國,富民,振奮民族精神,在世界民族之林盡顯文明大國風采!
就其總體印象而言,《中華文明》以一種嚴謹的修史的方式對應著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可以肯定,它首先應當是一部紀錄片。這一點可以由前四部加以印證。在這四部當中,影片充分利用了考古文化的研究成果,通過對文物,現場的紀錄和還原,為影片構成了一個堅實的、以忠實歷史事實為基礎的平台。也就是說,無論影片用什麼方式方法來講述和呈現,它都堅持以考古事實為基礎,真實而且客觀地描述歷史。這一點,也恰恰是紀錄片的基本要求,是影片作為一部紀錄片的前提和必要的條件。由於這一基礎平台與歷史的對應關係,它與考古文化的對應關係,也使我們有理由相信,《中華文明》是一部關於中國歷史的紀錄片。就其所指而言,它又是一部關於中華民族文明的歷史的紀錄片。
縱觀《中華文明》一片,它是以一種詩意的語言方式來解構和闡述中國歷史。恢弘,剛健,細膩,準確,充滿想像力。在真實與虛構之間,影片在忠實於事實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各種影像語言的手段,調動想像力來重構歷史。它的諸多努力表明,重構歷史的過程本身就是歷史,當我們重構歷史,也是在創造歷史。事實上,《中華文明》除了借用歷史的基本輪廓,它甚至沒有敘述一段完整的歷史,正如它以考古事實為基礎,同樣沒有真正敘述一件完全的考古事件一樣。它從一個平台起飛,卻並不停留在任何一個地方。於是便有了戲劇性的情節處理,三維動畫的重現,解說詞的游離,音樂的誇張運用。諸如此類。這一切構成了一部史詩般的歷史長卷,真實但又充滿激情.甚至透著傷感和不平靜。

開場白

所有的賞罰都是以軍功來決定的。
即使是平民,只要在戰場上砍掉敵人的一顆腦袋,
就可以獲得爵位,同時,作為下級軍官,如果
沒有在戰場上斬獲敵人的首級,自己就要被處死。
按照秦國的法律,商鞅遭受車裂的刑罰,
他的家族也被滿門抄斬。
而這殘酷的刑罰,正是商鞅自己為秦國制定的
或許,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比今天的人們
更想接近秦始皇,以及由他締造的秦帝國。
秦始皇陵園的地面建築早已蕩然無存,
引導我們穿越時空隧道的是這些被摧毀的
秦始皇地下軍團。和著驚天動地轟鳴,
穿透出的是震人心魄的“咚、咚”聲,
那既不是秦國士兵在戰場上的喊殺,
也不是七十二萬修陵人的哭泣,
那是秦始皇的呼吸和心跳,
那呼吸和心跳讓整個世界感到顫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