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文集:環境卷1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文集:環境卷1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文集:環境卷1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444頁
  • 開本:16
  • 品牌:科學出版社
  • 作者: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3025621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文集:環境卷1》是“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畫重點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項目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甲種三

圖書目錄

序言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環境課題主要進展
黃河流域史前經濟形態對4kaBP氣候事件的回響
甘肅省洮硯遺址晚全新世文化演變的環境背景研究
青海喇家遺址廢棄原因再探討——與《古代中國的環境研究》一文作者商榷
青海省長寧遺址沉積物元素對晚全新世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回響
跨度為2332年的考古樹輪年表的建立與夏塔圖墓葬定年
中全新世關中陝北隴東地區文化演變及環境驅動力
關中地區的新石器古文化發展與古環境變化的關係
山西省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演化及驅動因素分析
二里頭遺址出土木炭碎塊的研究
河南洛陽寺河南剖面沉積物的磁化率及其與粒度參數的關係
河南孟津寺河南中全新世湖泊沉積物的易溶鹽測定及其古水文意義
基於小流域人類生態系統的洛陽河環境考古
登封王城崗遺址出土木炭碎塊的研究
雙洎河中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聚落分布變化與自然環境關係初探
利用木炭碎塊分析研究古人類的生存環境、木材利用
山東沭河上游史前自然環境變化對文化演進的影響
中國境內考古所見早期麥類作物
不同類型沉積物磁化率的比較研究和初步解釋
我國黃河流域距今4000年的史前大洪水
中國東部山地泥炭高解析度腐殖化度記錄的晚冰期以來氣候變化
重慶忠縣中壩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與2372BC~200BC氣候生態環境研究
湖北遼瓦店遺址地層記錄的環境變遷與人類活動的關係研究
湖北遼瓦店遺址地層中多元素指標對古人類活動的記錄
湖北屈家嶺遺址孢粉、炭屑記錄與古文明發展
長江下游巢湖9870cal aBP以來孢粉記錄的環境演變
巢湖流域新石器至漢代古聚落變更與環境變遷
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4.5ka-4kaBP龍山文化的環境考古
江蘇宜興駱駝墩遺址地層7400BC~5400BC的海侵事件記錄
連雲港藤花落遺址消亡成因研究
沉積物光釋光測年在環境考古中的套用
浙江田螺山遺址古鹽度及其環境背景同河姆渡文化演化的關係
後記

後記

中華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四大原生文明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連續發展至今、未曾間斷的文明。中華文明歷史悠久,覆蓋地域廣闊,內涵豐富。文明的特徵、發展道路和模式,均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對於我國乃至世界人類文明史研究的重要意義眾所周知。中國學術界幾代學者乃至國際上的一些有識之士對中華文明史的艱難探求已持續了近一個世紀。而承載著我國學術界熱切期盼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在中央領導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以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多學科結合的模式,幾乎應和著新世紀的步伐逐步展開。在“探源工程”實施已逾八年之際,科技部和國家文物局決定編輯出版《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文集》,對於總結已有成果,進一步明確今後的努力方向和研究重點,其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自然環境及其演變對人類社會及經濟文化發展的影響具有重要作用,有時甚至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這一點被越來越多的研究所證明。因此,國內外對這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重視。任何古老文明的形成與發展歷史,文明的特點與文化內涵,都與該文明孕育、誕生和發展的地區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中華文明的特點、文化內涵、發展道路和模式、文明起源與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的研究,無一例外,都與自然環境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繫。所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自開始以來,就將自然環境及其演變同文明起源與發展關係的研究列為重要內容。環境方面的研究,圍繞項目整體目標,與項目其他課題緊密配合。在“探源工程”預研究(2001~2003,環境課題負責人:夏正楷、袁靖)和第一階段(2004~2005,環境課題負責人:周力平、趙志軍)的研究區域集中於以豫西晉南為重點的巾原地區,第二階段(2,006-2008,環境課題負責人:莫多聞、趙志軍)將研究區域擴大到了包括中原地區在內的整個黃河中下游流域、長江中下游流域和西遼河流域。《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文集》(環境卷I)收錄了探源工程開展以來環境課題組成員在國內外發表的論文中的一部分,其中只有少數幾篇是專為本書寫作而首次發表,總計33篇。由於第二階段的研究規模、參與人員和覆蓋地域都遠遠超過了預研究和第一階段,所以本卷收錄的論文也以第二階段的論文為多數。所有論文由莫多聞和趙志軍負責收集。
這些論文的內容主要涉及全新世中晚期各地區自然環境特徵及其演變的研究,主要包括氣候、地貌、水文過程、沉積過程、植被演變歷史等方面的研究。某些地區的動物遺存和微體古生物的研究也有所涉及。有些論文研究和探討了黃河流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一些洪水災害事件。

序言

中華民族的形成經歷了漫長而又波瀾壯闊的歷史過程,中華文明在這一歷史過程中孕育、誕生,並成為世界上幾個最重要的歷史悠久而又獨具特色的原生文明之一。她匯聚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逐漸成長、壯大,至今仍然生機勃勃,吐故納新,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也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寶貴財富。
自1899年發現甲骨文以來,追尋中華文明起源的腳步就沒有停止過。探尋中華文明的源頭不但是中外學術界歷久彌新的課題,更是每箇中華兒女熱切關注的焦點;不僅具有重大學術意義,對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華文明起源於遠古的史前時代,依託多種自然科學技術支撐的考古學自然成為探源的主要手段。經過歷代考古學家,及其他人文科學家和自然科學家的努力,至20世紀末,中華文明探源工作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但仍然存在大量有待解決的問題。長期以來,學術界對於中華文明何時形成、如何形成、早期中華文明的特點等一系列重要問題都遠沒有得出一致的認識。
因此,自2001年起,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和領導下,在科技部和國家文物局等有關部委的組織實施下,開始了多學科聯合攻關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目的即是充分揭示早期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和輝煌成就,回答中華文明形成的時間、地域、過程、原因和機制等基本問題。在此基礎上,擴展視野,探討中華文明與周邊地區文明化進程的互動關係,進而通過與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較研究,總結早期中華文明的特點及其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地位。至2008年底,已經實施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一)”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二)”三個階段的研究,並將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集將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各個階段部分成果進行彙編。它匯集了工程下設的年代、環境、技術與經濟、精神與文化等各個課題的主要收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