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譜:顧

中華姓氏譜:顧

《中華姓氏譜:顧》集合百餘名專家學者精心撰寫,共100 卷,每卷一姓。從源流、人文、人物、文獻四篇,揭示中華姓氏的源流、變遷及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關係;主要姓氏的地域分布、走向趨勢及其特點;姓氏制度的深厚底蘊和家族流變。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姓氏譜:顧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華藝出版社
  • 頁數:272頁
  • 開本:32
  • 作者:周國榮 周言
  • 出版日期:200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媒體推薦

書評
家庭,在非常漫長的歷史時期中,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細胞。中國的家庭或者說家族,更是於幾千年的文明歷史演變中,具有其特殊的性質和形式,而“姓”就是家族的一種標誌。
我們許多人,每每對三代以上的家族歷史說不清楚。追溯和認識本家族的過去是很普遍的興趣和願望。自己的“姓”源自何時何地,有過哪些人物事跡,家族如何移居變遷,都是大家希望了解的。尤其是身在異域的華僑華裔,聚契約“姓”同宗,探索“姓”的起源地,形成了尋根的情結。
中國的“姓”的本質及其形成變化,是一個非常有深度、廣度的學術研究問題。在先秦時期,有“姓”有“氏”,意義截然不同。到戰國晚年以後,原來的“姓”逐漸泯滅。漢代以來的“姓”實際是先秦的“氏”,反映了社會組織的重大變遷。至於少數民族的“姓”,又各有特色。中國自古至今,究竟存在有多少“姓”,尚有待研究確證。1985年出版的慕容翊《中國古今姓氏辭典》,前言云“已知中華民族古今姓氏的總數有六千三百多個”,《辭典》實收4386條。1990年印行的毛玉良《千家姓》,收單字姓1886個、複姓637個,共2523個。考慮到古代姓氏多有佚失,這顯然不能是古今姓氏的全數。竇學田所編《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中收
錄古今姓氏已達12000個之多,袁義達、杜若甫所編《中華姓氏大辭典》中收錄的中華民族姓氏也有11969個,其中單字姓5327個、雙字姓4329個、三個字以上的姓氏2313個。由此足見,對“姓”的研究,確實是一項重要而複雜的科學分支。
家族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十分巨大,古人對家族關係更極重視。在殷商甲骨文中已見有家譜刻辭,其先祖可上溯到商以前的夏代。到周代,“同姓不婚”已成為社會生活的原則,並且逐漸形成了嚴格顯示家庭內部親疏關係的喪服制度。據《周禮》記載,當時有了專掌“奠系世,辨昭穆”,即家族譜系的史官。戰國末成書的《世本》一書,應是這個傳統的產物。到漢晉以下,譜系之學更加興盛。早期僅有王公貴族有譜,後世各地各族普遍修譜,甚至山村海疆、海外華人,莫不有譜。數量龐大的家譜,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的譜系之學雖然源遠流長,各種家譜尤為繁多,汗牛充棟,然而由於年世綿遠,其間缺失疑難,情況複雜。宋代洪邁作《容齋隨筆》,已說:“姓氏所出,後世茫不可考,不過證以史傳,然要為難曉。”現代關於中國“姓”的研究,必須在浩若煙海的材料中網羅輯集,求其真相,其難點我以為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是溯源問題。中國的“姓”,相當大的部分起源古遠,但是史缺有間,譜系的早期段落很少線索可供尋覓。像孔子一家那樣譜系足據,流傳至今的,相當稀少。尋繹史傳,探源溯本,不能不費很大的力量,很多時候尚有待新的發現。
第二是制度伺題,如上所述,古今姓氏等制度變異頗大。我曾有小文《考古發現與古代姓氏制度》、《先秦人名的幾個問題》,說明古時人名有姓、氏,有名、字,有的有爵與職官,有的死後有謚,複雜異常,而家族得氏(即後來的“姓”)常與這些有關。事實上各個時代“姓”的制度,都需要專門研討。
……

圖書目錄

源流篇
第一章 顧姓的起源
夏商古國
越王苗裔
手足支脈
第二章 兩漢顧姓的世系與分布
西漢顧姓的分布與發展
東漢的顧姓宗族
第三章 六朝顧姓的歷史與分布
顧姓的初盛期——三國
東晉顧姓的源流與分布
南朝顧姓的源流與分布
第四章 隋唐宋元時期顧姓的分布與變遷
代顧姓的遷徙與分布
代顧姓的分布與遷徙
代顧姓的遷徙與分布
第五章 明清顧姓的遷徙與分
清漢族顧姓的演變與分布
以來的海外移民與顧姓
明清以來少數民族顧姓的歷
人物篇
第一章 顧姓人物綜述
第二章 顧姓名人傳記
政治人物
文化科學人物
藝術人物
其他人物
人文篇
第一章 族規文化
第二章 家譜文化
上海圖書館所藏顧姓家譜
國際網際網路上顧姓家譜資源
典型顧姓家譜的內容與體例
……

文摘

書摘
大明三年(公元459年),宋竟陵王劉誕因為與朝廷矛盾激化,所以就占據廣陵(今江蘇揚州一帶)舉兵反叛。早先,顧琛和前西陽太守張牧都是竟陵王的下屬,竟陵王一向器重顧琛才華人品,張牧與顧琛也素有私交,所以這次竟陵王就派遣張牧攜重金來吳郡勸說顧琛歸附,共舉大事。為說服顧琛,竟陵王開出的價碼是任命顧琛為征南將軍,顧琛之子前尚書郎顧寶素為咨議參軍,顧琛另外一子寶素的弟弟前司空參軍寶先為從事中郎,以圖利誘顧琛。在竟陵王看來,顧琛既受朝廷排斥,又與自己有舊,加上高官厚祿,應該不成問題。但是顧氏一門忠義嫉惡如仇,不僅不為所動,還殺了助叛為虐的張牧,派兩個兒子送張牧首級到朝廷,奏報朝廷:“竟陵王劉誕勾結一批地方官員反叛,現我已經殺了叛軍使者;我已經年老不堪用,我的兩個兒子願意隨時聽候朝廷調遣。”其實顧琛不知道當時情況已經十分危急,因為皇帝也和竟陵王想得一樣,認為顧琛必反。顧琛若反,鑒於他在吳地樹大根深,國家腹地將事不可為,所以抱著寧枉勿縱的心態,派出了專使攜詔赴吳郡監督太守要處死顧琛父子。孝武帝在接到顧琛的奏報和獻上的叛賊首級後,非常感動。但是使者已經派出好幾天了,朝廷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再次遣使追回成命。幸好,天佑忠良,後派的使者竟然追回了前命,顧琛一門得以倖免。皇帝感激顧琛一門忠烈,深信之並任命他為西陽王子撫軍。
顧琛的母親孔氏當時已經年屆百歲,也是出身名門。早先,晉安帝隆安年間琅砑王在吳中作亂時,曾經任命過很多女性官員,孔氏就被任命為司馬。在東晉末年,社會矛盾激化,爆發了孫恩等人為代表的起義。東晉政府派出了最精銳的北府兵鎮壓。北府兵是當年取得淝水大捷勝利的主力,戰鬥力十分強,因此戰事激烈。後來起義被鎮壓,但是原本富庶的吳地已經慘敗不堪,加上災害,出現了“人相食”的慘景。孔氏就發散家財盡力救濟,民眾因此得活者不計其數,百姓為感激孔氏,紛紛以孔為名給孩子命名。顧孔聯姻後顧琛家族在吳地的影響更大了。
然而顧琛的好運並沒有持續多久,在他的吳興(今浙江湖州一帶)太守任期中,吳地百姓因為不堪朝廷苛政盤剝,不得已只好剪錢(剪去銅錢周邊銅邊,將剪下銅料重新鑄幣或移作他用),甚至偷鑄錢幣交納捐稅維持生計,顧琛無力禁止,受牽連罷職。
大明六年(公元462年),朝廷再次起用顧琛為大司農都官尚書等職,地位一如往昔。但是此時的宋氣數已盡,王室內部接連發生內亂,各個宗室紛紛起兵意圖問鼎。按照封建時代的倫理觀念,他們都是劉宋的嫡系,都有權繼位,而且在這樣的爭鬥中是沒有中立地帶的。不是支持我就是反對我,飽讀詩書的士大夫們也已經無所適從莫衷一是了。僅公元465年一年,就出現了永光、景和和泰始三個年號。

書摘1
武帝的窮兵黷武大大損耗了國力,在晚年他就已經意識到其政策的危害性,被迫以“罪己詔”的形式終止了無度的擴張;加上從今天的江浙至雲貴的南方對於當時人口占多數的中原人來說仍然是一片陌生的土地:炎熱潮濕、叢林茂密、疫病流行,很不適合北方人民的居住和生產,因此漢政府在此地的統治實際上僅僅限於少數都邑和交通線附近的核心區域。生活在廣大南方山區丘陵地區的越族一直是按自己古老的部族形式生活繁衍。當時的越族分為許多部落,互不統屬,號稱百越;發展水平也各異,最先進強大的幾部曾經建立了南越、東越和閩越國。為此,漢政府不得不藉助當地的豪族大姓實行治理,但是又擔心這些地方勢力過分壯大,反過來會危及其統治,所以就實行又打又拉的政策,這可以從西漢顧姓起伏跌宕的命運中看出來。
由於正史失載,根據較系統的顧姓家譜記載,安朱之後經過了搖、昭襄、建。顧建生有三子,長子顧省,史籍無考,且無後嗣。次子顧貴繼承父兄之職。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東甌王位傳到了安朱第四代後人時,其部族開始受到閩越的進攻,於是向漢求援。漢政府派遣中大夫莊助發會稽兵渡海支援東甌,閩越聞訊即退兵。迫於閩越的壓力這支越人被迫向中央要求內遷,漢武帝就封其為馳義侯,遷其部眾於江淮地區。
另一支越人閩越於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攻擊了處於更南面的南越,漢武帝再次派遣大行王恢出兵豫章(今江西),大農韓安國出兵會稽反擊閩越。閩越王郢發兵憑險抵抗。但是郢的弟弟余善聯合了宗族謀殺了郢,並將其首級獻給了漢朝廷。漢於是下令停戰,封早先的越王無餘的孫子繇君醜為越繇王統治閩越部眾。由於余善殺兄自立,族眾多有不服,紛紛脫離余善,漢政府就派兵分立繇君醜和余善。
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受了漢朝恩惠的余善卻反戈一擊,偷襲漢領地並殺了漢政府的三個校尉。漢朝只能再次發兵,派出橫海將軍韓說出句章渡海攻擊;還派樓船將軍楊濮出武林,中尉王溫舒出梅嶺,越人也有多族協同,多路進擊。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因協助征伐其他叛漢越人部族有功,顧貴受封為吳侯,居處於姑蘇(今蘇州)。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冬越繇王、越衍侯吳陽、建成侯敖設計殺死了反覆無常的余善,一同歸漢受封的還有越將多軍,後者被封為無錫侯。
鑒於越族各部居住在僻遠山林,時叛時服,中央難以控制,漢政府開始考慮一勞永逸地加以解決,於是下令這些受封的越族首領帶領族眾離開原來居住地,移徙到江淮一帶,原來的東方越地便被廢棄了。這是顧姓歷史上的一件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大事,由此顧姓一族結束了秦漢之前的顛沛流離,又回到了祖先故地太湖平原,開始了穩定發展,江南也就從此成為顧姓的真正老家了。
與那些依靠投身政治獲取發展的家族不同,顧家雖然出身越族,但是在早期飽經動盪遷徙、亡家毀國之苦後,在以後的長期歷史進程中逐漸選擇尊文重學、經藝傳家的發展方式。由於中國前半段歷史的政治經濟中心都位於北方,南方相對較落後,這顯然不失為明智之舉,顧姓的後人也因此受惠,顧家因此成為一個文化昌盛的族群,歷代傑出文化人才層出不窮,這是在江南、乃至全國各個大姓中比較突出的。
這一階段,顧姓宗族的大致世系傳承是有大致線索的,由安朱傳三世至建,顧建有三子,長子省,無後人;少子顧敖(某些族譜作顧教),也因為伐東越有功而受封,但是在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著名的冤案巫蠱事件中因為同情蒙冤的衛太子而被貶廢,這支經子祿、多軍至孫卯時,史書就失去了蹤跡;次子顧貴一支經過翱、綸、龍、大成、邦而成為今天顧姓的正宗嫡系。
顧翱生有二子:長子顧經、次子顧綸。顧經其人其事無考;顧綸在漢宣帝時受政府詔舉賢良(與先秦的官職由貴族世襲不同,漢代實行根據血緣和才能雙項標準選官的方法,詔舉賢良就是由地方政府或官僚推薦當地有德能的賢人到政府里做官)並可能已經受任為官了。據一些顧氏家譜追述,顧綸生有兩子:長子龍、次子鯤。次子史事無考,長子龍(字時化)在漢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出任都尉一職。龍子大成(字集之)於漢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受詔舉賢良授光祿大夫一職。大成之子邦(字千里)因為通曉經典品行端正,在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官至大司馬。
顧氏宗族在西漢時期經歷頗為坎坷。從上述譜系裡可以看到:安朱後人傳到第五世時省這一支斷絕,六世則祿斷絕、七世有經和卯兩支失傳,到第十世時僅剩下邦一線不絕如縷。
西漢帝國末年,由於統治集團的貪婪、愚蠢以及中國封建王朝固有的興替節律的作用,民族、社會和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激化,導致朝廷的大權落人外戚王莽的手裡。王莽是漢元帝(西漢倒數第五位皇帝)之後王政君娘家成員,由於元帝死後王政君以太后身份決定朝政達數十年,因此王家的許多男性家族成員得以進入朝廷,掌握機要。由於在執政的過程中主張實行激烈的改革以剷除人民十分憎恨的種種黑暗現象,以及其謙和廉潔、公正無私的個人魅力,王莽的威望達到了極點。公元前9年深孚眾望的王莽終於接受了西漢末代皇帝的遜位,建立了“新”朝。可惜新朝的命運很糟糕,過激的社會改革措施使之在僅僅15年不到的時間裡,就在人民和豪強貴族集團的反對中崩潰了。接替新莽的是西漢王室的成員劉秀,也就是東漢光武帝。東漢的顧姓宗族
劉秀本人也不是西漢王朝的嫡系,他的上台與當時最強有力的地方政治集團(特別是南陽豪強集團)有著密切的聯繫。劉秀上台後,一方面要與各地區利益勢力取得平衡,另一方面也為了修復因新莽而凋敝的國家,開始注意搜羅各類人才,以充實官僚階層,擴大統治基礎。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出身南方大族顧氏的顧邦之子顧安(字靜心)因平江淮功進東萊太守。算起來這已經是自安朱以來顧姓的第十一世了。
光武帝之後,東漢迎來了較安定繁榮的時期。據多種顧氏家譜傳述,漢宣帝時期顧安之子顧綜(字文緯)出仕朝廷很長時間,老年官至御史大夫、尚書令,因其忠心有才幹,特賜几杖,朝政每每聽取其意見。顧綜有子顧林(字仲春),在漢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官至太常寺卿。顧林子顧奉(字季鴻)在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出任穎川太守一職,其子顧通(字道達)。就這樣在相對穩定平和百餘年後,到了漢末的桓靈之世了。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