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刀螳

中華刀螳

中華刀螳又名中華刀螳、中華螳螂、大刀螳螂,屬螳螂目螳科。主要捕食旱地作物害蟲、柑桔介殼蟲。取食多種鱗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等昆蟲。長約68-95mm,身體比螳螂粗,前胸下端有黃色點狀花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中華刀螳
  • 拉丁學名: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
  • :動物界
  • 螳螂目
  • : 螳科
  • :刀螳屬
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天敵,分布區域,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成蟲:體大型,暗褐色或綠色。雌蟲體長74~90毫米,前胸背板長23~28毫米;雄蟲體長68~77毫米,前胸背板長21~23毫米。頭三角形。複眼大而突出,橢圓球形。單眼3個,三角形排列。臉呈盾片狀突起,表面平坦,上緣中央凸起。唇基下部2/3凹陷。觸角絲狀,柄節粗,鞭節細。前胸背板較寬,長菱形,溝前區與前足基節長度之差約為前胸背板最大寬度的3/10到1倍(即雄為1倍,雌為3/10~3/5);前胸背板前端寬於後端,前端1/4兩側具有明顯的齒列,後端3/4齒列不明顯,前部中縱溝兩側排列有許多小顆粒;後部中隆線明顯,兩側小顆粒不明顯。雌蟲腹部較寬。
前翅前緣區較寬,草綠色,革質。後翅略超過前翅的末端,黑褐色,前緣區為紫紅色,全翅布有透明斑紋。足細長,前足基節長度超過前胸背板後半部的2/3,基節下部外緣有16根以上的短齒列,前足腿節下部外緣有刺4根,等長;下部內緣有刺15~17根,中央有刺4根,其中以第2根刺最大,各刺端部均為黑色。中、後足腿節各具1根小端刺。卵鞘:楔形,表面粗糙,沙土色到暗沙土色,長14~30毫米,寬13~18毫米,高13.5~19.0毫米,由許多卵室組成。卵:金黃色,長橢圓形,一端稍寬,4.5毫米×1.2毫米。若蟲:與成蟲相似,無翅,5~6齡開始長翅芽,有7齡,各齡若蟲體長分別為8~12毫米、13~15毫米、16~20毫米、21~26毫米、31~36毫米、41~56毫米、54~61毫米。

生物學特性

1年發生1代,以卵鞘貼附在樹枝、灌木、籬笆和牆壁等處越冬。北京5月下旬至6月下旬孵化為若蟲,孵化盛期在6月上旬;一般雄蟲7個齡期,雌蟲8個齡期。
各齡若蟲平均發育歷期:1齡16天,2齡12.5天,3齡11.8天,4齡9.7天,5齡13.1天,6齡16.7天,7齡20天,8齡22.3天。成蟲於8月中下旬出現,9月上旬雌成蟲開始產卵,9月中旬為產卵盛期,9月下旬以後成蟲陸續死亡。南方發生早於北方,在廣西南寧3月中旬開始若蟲孵化,4月中旬至5月上旬為孵化高峰期;5~7月主要為若蟲期。8月上旬初見成蟲,8月下旬即見成蟲交配,9月上旬開始產卵,10月以後成蟲陸續死亡。
成蟲羽化以上午為多,經10多天后交配,每次交配歷時3~4小時,雌雄蟲一生可多次交配。交配時常發生雌蟲襲擊或吃掉雄蟲頭部的現象,但不影響其正常交配,因為螳螂的這種交配活動是受腹部最後1節神經結控制,食道下神經結被破壞後,更能刺激其交配。交配後7~23天開始產卵。產卵時中後足緊緊抓住附著物,先分泌1層黏膠,再產1層卵,周而復始,直至卵產完。每產1塊卵鞘歷時2~3小時。雌蟲產卵後又再捕食,再交配,約經過13~18天再產第2塊卵鞘。每雌一生可產1~2個卵鞘,每個卵鞘含卵195~437粒,平均225粒。卵的孵化都在白天,以8:00~9:00最多,約占70%,孵化率為80%~90%。若蟲出鞘時,藉助第10節腹板的吐絲突吐出細絲,連線腹部末端蟲體下垂,孵化高峰時,卵鞘下方常掛有上百條若蟲。孵化2~3分鐘後,附肢伸展,即向四周爬動,尋找獵物。成蟲、若蟲均有互相殘殺習性,群體飼養比較困難。該蟲捕食期長達4~6個月,可捕食上百種農林果害蟲。低齡若蟲捕食小型昆蟲,如蚜蟲葉蟬粉虱等;大齡若蟲及成蟲可捕食中至大齡鱗翅目幼蟲,還可捕食多種成蟲。隨蟲齡增長,捕食量也增加。成蟲和若蟲均有一定的耐飢力,一般為7~15天。

天敵

已發現的天敵,卵期有中華螳小蜂螵蛸皮蠹,初孵若蟲期有螞蟻、蜘蛛等,若蟲和成蟲期有多種鳥類、白僵菌等。

分布區域

分布於海南、廣東、廣西、台灣、福建、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河北、北京、甘肅、遼寧、湖南、陝西、雲南、貴州、四川等地。
是重要的捕食性昆蟲之一,成蟲、若蟲均可捕食,其食蟲範圍廣,食量大,繁殖力高。

保護現狀

自然野生,未列入保護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