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兵書大典

中華兵書大典

《中華兵書大典(套裝共4冊)》的目的,不是“授人以魚”,而是“授人以漁”。這些戰爭史中流傳下來的奇謀妙策,世界兵學寶庫中存在的謀略成品,乃今之求生、發展策略。天下智慧,存乎一心。走進中國古代兵書,領略其奧妙,擷取其精華,必將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和啟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兵書大典
  • 作者:孫武 等
  • 出版社線裝書局
  •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1日
  • 頁數:175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12000469
  • 語種:簡體中文
圖書目錄,編輯推薦,

圖書目錄

《中華兵書大典·1》目錄:
孫子兵書
導讀
第一章始計篇
本章導語
兵者,國之大事
經之以五事
主孰有道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
兵者,詭道也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第二章作戰篇
本章導語
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
取用於國,因糧於敵
智將務食於敵
故殺敵者,怒也
兵貴勝,不貴久
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
第三章謀攻篇
本章導語
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
夫將者,國之輔也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
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第四章軍形篇
本章導語
善戰者,先為不可勝
不可勝者,守也
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
兵法:一日度,二日量,三日數
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第五章兵勢篇
本章導語
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
亂生於治,怯生於勇
形之,敵必從之
擇人而任勢
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
第六章虛實篇
本章導語
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
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
攻其所必救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
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
策之而知得失之計
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第七章軍爭篇
本章導語
後人發,先人至
軍爭為利,軍爭為危
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故兵以詐立,以利動
先知迂直之計者勝
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以治待亂,以靜待嘩
故用兵之法,窮寇勿迫
第八章九變篇
本章導語
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
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
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
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
將有五危
第九篇 行軍篇
本章導語
半濟而擊之,利
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
謹覆索之
辭卑而益備者,進也
兵非益多也
令之以文,齊之以武
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
第十章地形篇
本章導語
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
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
支形者,令敵半出而擊之
此六者,敗之道也
地形者,兵之助也
進不求名,退不避罪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豁
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
知地知天,勝乃可全
第十一章九地篇
本章導語
衢地則合交
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
深入則專
連兵計謀,為不可測
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
齊勇若一,政之道也
將軍主事,靜以幽,正以治
登高而去其梯
夫王霸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並敵一向,千里殺將
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第十二章火攻篇
本章導語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
五火之變,以數守之
不修其攻者,凶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
第十三章用間篇
本章導語
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
用間有五
三軍之事,莫親於間
反間可得而用也
……
吳子兵書
三十六計
鬼谷子兵書
姜太公兵書
尉繚子兵書
孫臏兵書
諸葛亮兵書
劉伯溫兵書
戚繼光兵書
曾國藩兵書
司馬兵書
鄭若曾兵書
陣 紀
陳規兵書
黃石公兵書
武經總要
李筌兵書
唐李問對
……
《中華兵書大典·2》
《中華兵書大典·3》
《中華兵書大典·4》

編輯推薦

《中華兵書大典(圖文珍藏版)(套裝共4冊)》薈萃了中華古代文明之精華,凝聚了五千年華夏智慧之經典,囊括了中國歷史上最具思想性與收藏價值的古籍巨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