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僅次於部長的行政長官。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不設副部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
  • 外文名:Deputy Min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defen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黃克誠:中央軍委秘書長、副總參謀長
  • 譚政:總政治部副主任
  • 肖勁光:海軍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僅次於部長的行政長官。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不設副部長。
歷史上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將領擔任。曾任國防部副部長的有粟裕、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許世友、劉亞樓、楊得志、蕭克、李達、廖漢生。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決定,在國務院設立國防部長一職,由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懷擔任。同時,中共中央決定,由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國防部只是軍委的對外名義。因此,從成立之日開始,國防部便不是一個實體機構。然而,對於這樣一個虛化的國防部,卻在成立的2個月後,又任命了7位副部長:黃克誠、譚政、蕭勁光、王樹聲、蕭克、李達、廖漢生。但他們在被任命為國防部副部長的同時,繼續擔任著原有的職務:
黃克誠:中央軍委秘書長、副總參謀長
譚政:總政治部副主任
肖勁光:海軍司令員
王樹聲:1955年3月起正式出任總軍械部部長
蕭克:1955年4月起正式出任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戰鬥訓練部部長
李達:1955年4月起正式出任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計畫和監察部部長
廖漢生:西北軍區副政委
從1957年下半年開始,全軍的掀起了“反教條主義”運動,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成為這場政治運動中的“重災區”。1958年5月27日至7月22日,軍委召開擴大會議,來自軍事學院和訓總的劉伯承、葉劍英、蕭克、李達、陳伯鈞、宋時輪等,以及與這兩個單位並無直接關係的總參謀長粟裕都受到點名批評。軍隊高層開始了建國以來第一次較大規模“洗牌”,國防部副部長也進行了第一次調整。
1958年9月,蕭克和李達被撤銷訓總的領導職務的同時,國防部副部長的職務也被撤銷。次年,蕭克和李達分別被調到王震的農墾部當副部長和賀龍的國家體委當副主任。同年12月,被撤銷總參謀長職務的粟裕被任命為國防部副部長和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此後,粟裕因病長期休養,逐漸淡出軍中事務。
此時有6位國防部副部長,分別是:
黃克誠: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秘書長、總參謀長
譚政: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主任
肖勁光: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
王樹聲:中央軍委委員
粟裕:中央軍委委員、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廖漢生:軍事學院院長
1959年8月18日至9月12日,中共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揭批彭德懷、黃克誠的“反黨罪行”和“資產階級軍事路線”。9月17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決定,任命林彪兼任國防部長、羅瑞卿兼任總參謀長,同時免去彭德懷兼任的國防部長職務和黃克誠的總參謀長的職務。9月16日,國務院任命羅瑞卿、譚政、蕭勁光、粟裕、陳賡、王樹聲、許光達、許世友、劉亞樓、廖漢生為國防部副部長。這是國防部成立5年以來,再次集中任命副部長。他們當時擔任的軍內主要職務是:
羅瑞卿:中央軍委秘書長、總參謀長
譚政:中央軍委常委、總政治部主任
蕭勁光: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
粟裕:中央軍委委員、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陳賡:中央軍委委員、軍事工程學院院長
王樹聲:中央軍委委員、軍事科學院副院長(1959年11月起)
許光達:中央軍委委員、裝甲兵司令員
許世友:南京軍區司令員
劉亞樓:中央軍委委員、空軍司令員
廖漢生:北京軍區政治委員
1960年9月14日至10月24日,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對總政治部主任譚政展開了批判,主要原因是譚政在“突出政治”的問題上與林彪存在分歧。隨後總政系統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整風”,甘泗淇、傅鐘、姜思毅、劉其人、白文華、歐陽文等人也受到牽連。這也是1958年起,連續第三年因黨內政治鬥爭對解放軍總部領導進行重要調整。譚政被撤銷中央軍委常委和總政治部主任的職務,從此退出軍界。也有資料表明,譚的國防部副部長的職務被保留到1965年3月。
1961年3月16日,中央軍委委員、國防部副部長、國防科學委員會副主任、軍事工程學院院長陳賡在上海因心臟病發作不幸逝世,終年58歲。成為第一位在任內病逝的國防部副部長。
1965年5月7日,中央軍委委員、國防部副部長、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在上海因肝硬化病逝,終年55歲。
1965年12月,羅瑞卿因“反對突出政治”、“反對林彪”遭到批判,調離軍隊領導崗位並隔離審查。1966年3月18日被迫跳樓自殺,致雙腳跟骨粉碎性骨折。5月,被列為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反黨集團成員。
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全面開始前夕,國防部尚有6位副部長:
蕭勁光: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
粟裕:中央軍委委員、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王樹聲:中央軍委委員、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許光達:中央軍委委員、裝甲兵司令員
許世友:南京軍區司令員
廖漢生:北京軍區政治委員
但在“文革”期間,他們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和迫害。
蕭勁光:“文革”期間被剝奪主持海軍工作的權力,並遭到批判。1969年6月,改任海軍黨委第二書記。
粟裕:早已落難的粟裕在文革期間倒是沒有遭受嚴重的衝擊。
王樹聲:1968年夏遭受批鬥。1971年6月後作為國防部副部長多次出席外交活動。1973年6月診斷為食道癌,1974年1月7日病逝於北京,終年69歲。
許光達:1967年1月16日起遭到關押、審訊,1969年6月3日不幸逝世,終年61歲。有資料顯示許的國防部副部長職務止於1967年8月。
許世友:“文革”初期受到衝擊,直到1967年國慶節,受邀在天安門城樓觀禮。
廖漢生:北京軍區在各大軍區中最早受到衝擊。1967年1月8日起廖漢生遭到關押、審訊。3月,停職反省。1972年7月,廖漢生恢復自由。1973年12月,正式出任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
1975年1月,在四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葉劍英被任命為國防部長,並未任命新的副部長。此時,尚在任上的國防部副部長還有3人:
蕭勁光: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
粟裕:中央軍委委員、軍事科學院第一政治委員
許世友:中央軍委委員、廣州軍區司令員
1980年1月10日,許世友、楊得志、韓先楚、楊勇、王平等被任命為軍委常委。同時,楊得志(3月任總參謀長)和軍事學院院長兼第一政治委員蕭克也被任命為國防部副部長。這是1959年後首次出現這一任命,也是豈今為止最後一次任命國防部副部長。時任國防部長是徐向前,於1978年3月接替葉劍英的職務。此外,除了楊得志和蕭克兩位副部長,蕭勁光、粟裕等人在1980年代初期的一些公開活動中也曾使用過國防部副部長的名義。
1982年9月,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的武裝力量。同時,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繼續存在,其職能和國家軍委完全相同。從而確立了黨和國家高度集中統一的行使領導職權的國防領導體制。國防部不再行使做為“軍委對外的名稱”的職責,僅僅是國務院系統的軍事工作機關,只在名義上負責軍事外交、兵役、國防教育等工作,實際業務交由各總部分別辦理。“國防部副部長”退出歷史舞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