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塔柱窟

中心塔柱窟別稱中心方柱窟、中心柱窟、塔廟窟。洞窟形制之一。此類洞窟由印度支提窟發展變化而成,在新疆地區、中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藏地區的許多石窟寺中均有此類窟型。

敦煌莫高窟現存有二十八個洞窟,其中北魏十一個(第254、263、257、251、260、265、435、437、248、431、246窟)、西魏兩個(第288、432窟)、北周三個(第428、442、290窟)、隋代四個(第302、303、427、292窟)、唐、五代、元代八個(第448、332、39、44、9、14、22、95窟)。按其興衰發展可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北魏至西魏,是塔廟窟的鼎盛階段。洞窟平面為縱長方形;前部人字披頂浮塑仿木結構的檁、椽等,後部平頂;後部中央立方形塔柱,除第248窟塔柱四面各開一龕外,其餘窟塔柱正面開一大龕,其他三面開上下兩龕,龕內造像;多數窟四壁未開龕,個別窟兩側壁或後壁開龕造像;龕形多樣,有闕形龕、雙樹龕和尖楣圓拱龕三種.第二階段,北周至隋,塔廟窟開始衰落。形制基本延續前期。洞窟平面長方形或縱長方形;人字披不再浮塑而是繪出仿木結構;大多中心塔柱四面各開一龕,有的窟塔柱三面開龕造像,塔柱正面和兩側壁前部又各塑一鋪像,有的窟塔柱上部又雕出倒塔形的須彌山;龕形均為尖楣圓拱龕。第三階段,初、盛唐,塔廟窟更加衰落,數量更少。人字披已不繪仿木結構;有的中心塔柱僅正面開一大龕,餘三面均不開龕;有的窟兩側壁開龕,有的窟後壁開涅槃像大龕;有的塔柱四面不開龕,僅後壁開龕;龕形均為敞口龕。第四階段,晚唐,塔廟窟已進入尾聲階段,數量很少。形制有許多變化,主室前部成為覆斗頂;中心柱正面開一方口盝頂帳形大龕,其餘三面不開龕,中心柱左右後三面通道頂降低,類似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的中心柱窟。晚唐以後的五代、元代重修前代的中心塔柱窟,元代重修的第95窟與新疆的中心柱窟更加相似。中心塔柱窟在第一階段時與殿堂窟差距較大,後來逐漸殿堂窟化,中心塔柱的塔的含義也逐漸減弱乃至消失。塔廟窟的宗教意義主要是為了“入塔觀像”,早期洞窟中盛行塔廟窟,當與北朝時期流行禪修觀像有關,以後隨著佛教的逐漸世俗化,宗教禮儀的逐漸簡化,塔廟窟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乃逐漸衰落直至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