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干擾假說

中度干擾假說

認為一個生態系統處在中等程度干擾時,其物種多樣性最高。這是由於過度的頻繁干擾,不利於處於演替後期的要求較穩定生境的種類生存;而干擾程度很低,由於競爭排除法則,不利於處於演替前期的種類生存。該假說是由美國學者J. H.Connell於1978年提出的,故又稱Connell中度干擾假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度干擾假說
  • 外文名: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 學科:生物學、生態學
  • 意義:保持物種多樣性
  • 提出者:J. H. Connell
  • 提出時間:1978年
定義,中度干擾假說的理由,適用於熱帶雨林,意義,

定義

由美國生態學家康奈爾(J. H. Connell)等人於1978年提出的一個假說,認為中等程度的干擾頻率能維持較高的物種多樣性。如果幹擾頻率過低,少數競爭力強的物種將在群落中取得完全優勢;如果幹擾頻率過高,只有那些生長速度快、侵占能力特強的物種才能生存下來;只有當干擾頻率中等時,物種生存的機會才是最多的,群落多樣性最高。

中度干擾假說的理由

干擾理論是生態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斷層形成的頻率影響物種多樣性。據此Connell等提出了中度干擾假說(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即中等程度的干擾能維持高多樣性。其理由是:
1、在一次干擾後少數先鋒種入侵缺口,如果干擾頻繁,則先鋒種不能發展到演替中期,因而多樣性較低。
2、如果幹擾間隔期較長,使演替過程能夠頂級期,多樣性也不很高。
3、只有中等程度的干擾使多樣性維持較高水平,它允許更多的物種入侵和定居。

適用於熱帶雨林

中度干擾假說(IDH)認為局部物種多樣性在中等強度干擾下最高。在物種豐富的生態系統,比如熱帶森林,解釋物種共存和多樣性格局,以及驗證中度干擾說在熱帶森林中的作用的研究是缺乏的、小尺度的以及有爭議的。
作者使用了前所未有的大尺度資料庫 (2504個1公頃樣地和331 567株樹木),檢驗IDH在濕潤、潮濕和乾燥三種熱帶森林中能否解釋物種多樣性變異;他們同時分析了支配植物功能類群之間不同回響的基本機理。研究發現:比起熱帶濕潤森林,干擾能更多地解釋熱帶乾燥森林多樣性的變異。隨著干擾增加,先鋒樹種數量增多,耐蔭樹種減少,而中間類型物種變化不大。雖然物種多樣性確實在中度干擾水平下達到高峰,但中度干擾假說不大能解釋乾燥熱帶森林之外其它森林的多樣性變異;在濕潤熱帶雨林中,干擾對於物種豐富度格局的重要性比以前人們認為的要小很多。

意義

干擾理論對套用領域有重要價值。要保護自然界生物的多樣性,就不要簡單地排除干擾,因為中度干擾能增加多樣性。實際上,干擾可能是產生多樣性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冰河期的反覆多次“干擾”,大陸的多次斷開和島嶼的形成,看來都是對物種形成和多樣性增加的重要動力。同樣,群落中不斷地出現斷層,新的演替,斑塊狀的鑲嵌等,都可能是維持和產生生態多樣性的有力手段這樣的思想應在自然保護、農業、林業和野生動物管理等力面起重要作用。例如,斑塊狀的砍伐森林可能增加物種多樣性,但斑塊的最佳大小要進一步研究決定;農業實踐本身就包括人類的反覆干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