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寧黃河公路大橋

中寧黃河公路大橋

中寧黃河公路大橋位於寧夏中衛市中寧縣城以北94公里的石空渡口處,是連線寧夏中北部沿黃地區和南部山區最主要的過河通道和交通咽喉。

中寧黃河公路大橋長927米,大橋橋面淨寬12米,大橋全長926米,寬12米,21孔,行車道寬9米,兩側各設1.5米的人行道,連通110線包蘭公路。

大橋建設耗時兩年半年,總投資1762.7萬元,建成投入使用後又經過擴建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寧黃河公路大橋
  • 外文名:The the Yellow River Highway Bridge
  • 橋樑長度:927米
  • 橋樑類型:公路大橋
  • 建設時間:1983年12月
  • 通車時間:1986年6月
  • 地理位置:寧夏中衛市中寧縣城以北
  • 所屬城市:中衛市
  • 所屬國家:中國
建設歷程,建設背景,開工建設,管理維護,橋樑建築,

建設歷程

建設背景

中寧枸杞是世界枸杞種植的發源地,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清朝乾隆年間寧安知縣黃恩賜曾寫詩稱讚中寧枸杞,中寧枸杞集藥用、食用、保健等諸多功能為一身,素有“天下枸杞出寧夏,中寧枸杞甲天下”之美譽。全縣枸杞種植面積近5萬公頃,其產品銷往10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滿足黃河兩岸經濟發展,促進中寧地區的經濟成長,建立黃河大橋有很大意義。

開工建設

中寧黃河公路大橋於1983年12月開工建設,1986年6月建成通車。大橋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廳投資建設,寧夏公路勘測設計院設計,寧夏橋樑工程隊承建,寧夏公路管理局中寧分局管理。

管理維護

隨著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快速發展,1986年建設的中寧黃河大橋已經不能滿足兩岸經濟發展。中寧黃河公路大橋是國道109線寧夏境內黃河中上游重要的控制工程,是溝通黃河南北兩岸最主要的過河通道和交通咽喉。為此,2012年自治區交通廳投資4.7億元進行改擴建。
2012年11月1日,中寧黃河公路大橋改擴建工程施工現場,大橋東側河道中架設起便橋,改擴建工程已全面開工。
2014年11月13日,中寧黃河公路大橋施工改建完工。改建後的大橋採用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每小時80公里,雙向六車道。

橋樑建築

中寧黃河公路大橋為23孔40m簡支預應力鋼筋混凝土T型梁,全長927m,橋寬2×1.5+9(m)。主梁每片重764.8kN。下部為鑽孔灌注樁高樁承台,每墩4根,直徑1.5m,最長樁42m。
橋樑設計荷載等級汽-20、掛-100,地震烈度VIII,通航標準5級,設計洪水頻率1/300,設計流量8460m3/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