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農業工程學科發展比較研究

中外農業工程學科發展比較研究是作者師麗娟撰寫的書籍,於2017年6月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外農業工程學科發展比較研究
  • 出版時間:2017年6月
  • ISBN:978-7-5655-1783-9
  • 作者:師麗娟
基本信息,內容介紹,目錄,

基本信息

  • 作者:師麗娟
  • ISBN:978-7-5655-1783-9
  • 出版日期:2017-06-01

內容介紹

本書以農業工程學科歷史演進為主線,通過歷史比較與國際比較,對中外農業工程學科發展模式與規律、知識結構演化、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的演變等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的研究,揭示了農業工程學科發展演變的規律與特徵。

目錄

第1章 緒論1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1
1.2 基本概念界定3
1.2.1 學科3
1.2.2 農業工程學科4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8
1.3.1 學科建設8
1.3.2 學科研究領域與方向9
1.3.3 學科研究熱點14
1.3.4 存在的主要問題17
1.4 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18
1.4.1 研究目標18
1.4.2 研究內容18
1.5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19
1.5.1 研究方法19
1.5.2 研究技術路線20
1.6 創新之處21
第2章 科學發展相關理論述評22
2.1 積累與變革規範22
2.1.1 積累規範22
2.1.2 變革規範24
2.1.3 積累規範與變革規範的對立統一25
2.2 內生型與外生型發展理論26
2.3 科學計量學28
2.3.1 詞頻分析29
2.3.2 共詞分析31
2.3.3 可視化分析33
2.4 本章小結34
第3章 學科發展模式與規律35
3.1 農業工程學科的緣起35
3.2 學科發展階段性特徵36
3.2.1 歐美已開發國家學科發展的階段性特徵36
3.2.2 中國學科發展的階段性特徵56
3.3 學科發展模式及演進規律83
3.3.1 歐美已開發國家學科發展模式及演進規律83
3.3.2 中國學科發展模式及演進規律91
3.4 學科發展模式比較100
3.5 本章小結103
第4章 基於科學研究視角的學科知識結構演化105
4.1 數據獲取與分析方法105
4.1.1 數據獲取與預處理105
4.1.2 數據分析流程與方法106 目 錄中外農業工程學科發展比較研究
4.2 國外可視化結果與分析113
4.2.1 研究熱點及其演化113
4.2.2 研究主題及其演化121
4.2.3 知識結構演化基本特徵139
4.3 國內可視化結果與分析144
4.3.1 中國學科研究熱點及其演化144
4.3.2 中國學科研究主題與演化151
4.3.3 中國學科知識結構演化基本特徵181
4.4 中外知識結構演化之比較186
4.4.1 知識結構演化的比較186
4.4.2 中國學科研究發展的重點190
4.4.3 中國創新學科研究的建議192
4.5 本章小結194
第5章 學科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的演變196
5.1 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196
5.1.1 通才教育196
5.1.2 專才教育199
5.1.3 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的關係201
5.2 中國農業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選擇205
5.2.1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專才教育模式205
5.2.2 改革開放後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206
5.2.3 存在的問題及對策208
5.3 中外農業工程課程體系之變遷212
5.3.1 變革前的歐美農業工程課程體系213
5.3.2 變革後歐美農業/生物系統工程課程體系223
5.3.3 中國農業工程課程體系的變遷及存在的問題241
5.4 中外農業工程課程體系比較264
5.5 本章小結270
第6章 農業工程高等教育的創新與發展272
6.1 學科專業、學位制度及專業認證272
6.1.1 中外學科專業設定模式272
6.1.2 中外學位制度與專業認證279
6.2 歐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285
6.2.1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285
6.2.2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特色與創新293
6.2.3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實踐295
6.3 中國特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303
6.3.1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的特色與創新303
6.3.2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的實踐與不足306
6.4 中國農業工程高等教育的創新與變革314
6.4.1 學科發展的機遇與方向314
6.4.2 學科教育改革與創新319
6.5 本章小結332
第7章 結論與展望334
附錄 科學計量分析來源刊337
參考文獻33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