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著榜中榜: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中外名著榜中榜: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中外名著榜中榜: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由著名翻澤家陳筱卿根據法文版《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翻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是法國作家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之一。《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情節驚險曲折,想像神奇豐富,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蘊含著鮮明的正義感,不僅可以激發人們一往無前的探險精神,培養人們堅強的意志,更可以豐富人們的科學知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外名著榜中榜: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 譯者:陳筱卿
  • 出版日期:2010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1207937, 7511207936
  • 作者:儒勒•凡爾納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頁數:228頁
  • 開本:16
  • 品牌:光明日報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外名著榜中榜: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是著名的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一部,書中描寫了南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的景觀地貌及風土人情,並歌頌了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小說同時對殖民主義進行了抨擊和控訴,對那些為自由而鬥爭的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儒勒·凡爾納 譯者:陳筱卿

儒勒·凡爾納(1828-1905)生於法國的南特。他還在巴黎求學時就開始給劇院編劇了。他的第一部小說是《氣球上的五星期》(1862),此後他又陸續創作了60多部科幻小說和冒險故事,成為當時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雙髻鯊
第二章 三封信件
第三章 瑪考姆府
第四章 格里那凡夫人的建議
第五章 鄧肯號起航
第六章 六號艙房的乘客
第七章 巴加內爾的來龍去脈
第八章 鄧肯號上又添了一位俠肝義膽的人
第九章 麥哲倫海峽
第十章 南緯度線
第十一章 橫穿智利
第十二章 凌空一萬二千尺
第十三章 從高低岩下來
第十四章 天助的一槍
第十五章 巴加內爾的西班牙語
第十六章 科羅拉多河
第十七章 南美大草原
第十八章 尋找水源
第十九章 紅狼
第二十章 阿根廷平原
第二十一章 獨立堡
第二十二章 洪水
第二十三章 像鳥兒一樣地棲息在大樹上
第二十四章 依然棲息在樹上
第二十五章 水火無情
第二十六章 大西洋
第二十七章 返回鄧肯號
第二十八章 雲中山峰
第二十九章 阿姆斯特丹島l
第三十章 巴加內爾與少校打賭
第三十一章 印度洋的怒濤
第三十二章 百努依角
第三十三章 一位神秘水手
第三十四章 到內陸去
第三十五章 維多利亞省
第三十六章 維邁拉河
第三十七章 柏克與斯圖亞特
第三十八章 墨桑線
第三十九章 地理課的一等獎
第四十章 亞歷山大山中的金礦
第四十一章 《澳大利亞暨紐西蘭報》訊息
第四十二章 一群“怪猴”
第四十三章 百萬富翁畜牧主
第四十四章 澳洲的阿爾卑斯山
第四十五章 急劇變化
第四十六章 ALAND—ZEAIAND
第四十七章 心急如焚的四天
第四十八章 艾登城
第四十九章 麥加利號
第五十章 紐西蘭的歷史
第五十一章 紐西蘭島上的大屠殺
第五十二章 暗礁
第五十三章 臨時水手
第五十四章 吃人的習俗
第五十五章 一行人到了本該避開的地方
第五十六章 所在之處的現狀
第五十七章 往北三十英里
第五十八章 民族之江
第五十九章 道波湖
第六十章 酋長的葬禮
第六十一章 最後關頭
第六十二章 禁山
第六十三章 錦囊妙計
第六十四章 腹背受敵
第六十五章 鄧肯號緣何出現
第六十六章 審問
第六十七章 談判
第六十八章 黑夜中的呼喚
第六十九章 塔波島
第七十章 巴加內爾最後又鬧了個笑話

文摘

鄧肯號駛抵塔爾卡瓦諾港已經有六天了。此刻大家都聚集在樓艙里。巴加內爾又把那幾封信給拿了出來,專心致志地在進行研究,想從中探出什麼新的秘密來似的。他如此這般地研究了足足有一個小時,突然聽見爵士在叫他:
“巴加內爾先生!請您判斷一下,是不是我們對這幾封信的解釋有誤呀?我們按照那些殘缺的字句所做的解釋是不是不太合乎邏輯呀?”
巴加內爾沒有回答,他仍舊在繼續思考著。
“難道我們把出事地點給判斷錯了?”爵士又問道,“'巴塔戈尼亞'這幾個字不是明擺著的嗎?再笨的人也能猜測出來的呀!”
巴加內爾仍舊沒有應聲…….
“對不起,爵士,我想打斷您一下,”巴加內爾終於開腔了,“您的判斷,其他的我覺得都很正確,唯獨這最後一點恐怕不太合理。”
“那您的意思呢?”海倫夫人連忙問道,其他人也都把目光集中到地理學家身上。
“我的意思是,格蘭特船長在寫這幾封信的時候,已經淪為印第安人的俘虜了,”巴加內爾回答道,“而且,我還得補充一句,關於這一點,這些信說得一清二楚,不容置疑。信上的空白,我們不應該理解為'將被俘於',而應該理解為'已被俘於',這樣一來,不就全都明白了么。”
“那不可能!”爵士大聲反對道,“因為漂浮瓶只能在船觸礁時才會扔進海里呀,因此,信上的經緯度必然是指船隻出事的地點。”
“您這么判斷是毫無根據的,”巴加內爾立即反駁道,“那些遇難的船員難道就不能在被印第安人擄到內陸去之後,想法丟下一隻瓶子,讓人知曉他們被囚禁的地點嗎?”
“這很容易解釋,我親愛的巴加內爾。要把瓶子扔到海里,就必須有海才成呀!”
“沒有海,難道就不能扔到入海的河流里嗎?”巴加內爾反詰道。
眾人聞言,全都沉默不語了,覺得巴加內爾的這個道理實出意料,可卻又完全合情合理。巴加內爾見眾人眼中閃著激動的光芒,便知道人人又都燃起了一個新的希望。
“那么,您的意思是……”爵士問道。
“我的意思是先要把南緯37度線與美洲海岸的切入點測定出來,然後,沿著這37度線向內陸縱深處去尋找,不能偏離半度,一直尋找到大西洋。也許,我們因此就可以在37度線上找到不列顛尼亞號的船員。”
巴加內爾說著,便把一張智利和阿根廷的地圖攤開在桌子上。
“你們看,”他說道,“咱們一起來一次橫穿美洲大陸的旅行。我們將越過這狹長的智利,越過安第斯山脈那一帶的高低岩,下到南美大草原去。這一帶,大江大河大川很多。這是內格羅河,這是科羅拉多河,這是兩條河的眾多支流,它們都被南緯37度線穿過,都可以把漂浮瓶送到海洋中去的。在這些地方,我們所稱之為'我們的朋友'的那些人很可能正在等待著憑著上帝的意願前來搭救他們的人!”
巴加內爾的話說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眾人為之動容,紛紛起身與他握手。
“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必再猶豫了,”爵士說道,“我們該怎么走呢?”
“走一條既便捷又好走的路,”巴加內爾說道,“先經過山勢不高的山路,然後經由安第斯山脈東麓的小山坡,最後到達大草原,整條道上沒有崎嶇山路,如同逛大花園一般。”
“還是看看地圖吧。”麥克那布斯說。
“地圖在這兒,親愛的麥克那布斯。我們將從智利海岸的魯美那角與卡內羅灣之間的37度線的一端出發,經過鹽湖、瓜米尼河、塔巴爾康,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省界。然後,穿越布宜諾斯艾利斯,爬上坦迪爾山,沿途仔細尋找,一直找到大西洋岸邊的馬達那斯角。”
巴加內爾邊說邊用手比畫著,一眼也不看放在面前的地圖。他根本用不著查地圖,因為他一切全都熟記於心中。
“那讓誰參加這次長途跋涉呢?”爵士問。
“人越少越好,因為我們並不是去找印第安人開仗,而是去打探一番格蘭特船長的情況。我想,爵士是必須去的,少校也肯定要算上一個的。當然,少不了你們忠實的朋友兼僕人,巴加內爾……”
“還有我一個!”小羅伯特大聲喊道。
“不許亂喊,羅伯特!”瑪麗制止道。
“為什麼不讓他去呀?”巴加內爾幫腔道,“旅行是對青年人最好的鍛鍊。所以,就我們四個人,外加鄧肯號上的三名水手……”
“怎么,就沒有我的份兒呀!”孟格爾說。
“我親愛的約翰,”爵士說,“我們的女乘客們都撇在船上了,不由您這位熱情的船長來照料,又能託付給誰呢?”
出發的日子定在十月十四日。在準備挑選隨行水手時,一個個都爭著要去。迫於無奈,決定以抽籤的方式來決斷,結果,有三個人有幸被選中:大副奧斯丁、水手威爾遜和穆拉迪。威爾遜膀大腰圓,力氣過人,而穆拉迪則比拳王湯姆·塞約斯都要厲害。
十月十四日,預定的時間到了,大家也都分頭準備完畢。出發時,全體乘客齊集方形廳。鄧肯號已經揚起帆來,螺旋槳在拍擊著塔爾卡瓦諾灣的清波。格里那凡、巴加內爾、麥克那布斯、小羅伯特、奧斯丁、威爾遜、穆拉迪都攜帶上馬槍和高特牌手槍,準備好離開鄧肯號。嚮導拉著騾子在水柵那邊等候著。
“到時間了。”爵士終於宣布道。
“您放心地去吧,我的朋友。”海倫夫人控制著激動,鎮靜地說。
爵士摟住自己的夫人;小羅伯特也蹦了過去,摟住了姐姐的脖頸。.
大家全都擁上了甲板,目送七位遠行者離船。不一會兒,他們便來到了碼頭;鄧肯號也在緊貼著岸邊行駛著,離岸頂多只有半鏈遠。
陸地上的一行人馬,快馬加鞭地沿著海岸前進;鄧肯號開足馬力,向遠洋駛去。P35-37

序言

光明日報出版社的編輯將《中外名著榜中榜》的書目寄給了我。看到這些書目,一種無法言說的親切感油然而生。那實在是一些再熟悉不過的書名,讓我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的中學時代。
1959年,我讀完國小,考上國中。這在今日,實屬平常,但在當時,還真算回事兒。家裡人認為,中學生就不能再看作小孩子了。身份變了,待遇也隨之改變。印象深刻的有三條:一是有了早餐費,可以到街上“自主擇食”(上國小時只能在家吃早點);二是可以使用鋼筆(上國小時只能使用鉛筆);三就是可以讀大人們讀的書了(上國小時只能看童話和連環畫)。這第三條待遇我還提前享受了:在開學前的暑假中,我一口氣讀了許多“大人書”。
這是我和中外名著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當時,我的母親在大學裡當資料員,借書有“近水樓台”之便,每天下班,她都會給我帶書回來,我也就一通狼吞虎咽,看完再讓母親去借。讀些什麼,早已記不清了,無非挑那些好玩的讀,半懂不懂,囫圇吞棗。現在回憶起來,最喜歡讀的外國名著,竟是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遊地球記》、《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如果還有什麼,那就是.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了。這些書,肯定讀了不止一遍,否則不會如此刻骨銘心,念念不忘。
當然,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書決不是我的啟蒙讀物。我的啟蒙讀物和許多孩子一樣,也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格列佛遊記》等等。但為什麼記憶深刻的還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帶有探索(探案或探險)性質的書呢?我想,這與心智的逐漸成熟有關。國中,是一個人的心智由懵懂開始走向成熟的階段。中外名著的作用,就像是為我們的心靈打開一扇又一扇窗戶,讓我們看見外面那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時期,讀到什麼並不重要,讀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讀,是想讀,是讀個沒完。
有了這份好奇心,就有了閱讀名著的衝動;而有了這份)中動,就能培養閱讀的習慣。進入高中以後,我的閱讀範圍更加廣泛了。比如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和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就是我在高中時閱讀的,當然還有契訶夫的小說和泰戈爾的詩。至於中國文學名著,則最愛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說和雜文。我很晚才讀《紅樓夢》(這與時代有關),但我認為:《紅樓夢》是最應該推薦的不朽之作。
說這些話,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不過講講個人的經歷和心得體會;提到的那些書,也未必人人必讀,不過舉例說明而已。
讀書是一件“謀心”的事。歸根結底,是要讓我們的靈魂得到安頓,心智得到開啟,精神得到寄託,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它是每個人自己的事,任何人都無法替代或強求。也因此,我不主張什麼“青年必讀書”。在我看來,書只有“可讀”,沒有“必讀”(做研究除外),所以只能“推薦”,不能“要求”。我作此推薦,因為在我看來,這套叢書所選,大多都值得推薦。
尤其值得一提的,光明日報出版社還做了一件極好的事,就是把這些書的價格定到了最低。這可真是功德無量!記得我上學的時候,雖然家境尚好,卻也買不起許多書。每次逛書店,往往乘興而去,惆悵而歸。我們知道,名著,並不是讀讀就可以的,它應該伴隨我們的一生。名著,也不該束之高閣,讓人仰望,而應該像朋友一樣就在我們身邊。這就需要將名著的出版“平民化”,讓“舊時王謝堂前燕”,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我想,這大約是這套叢書的又一個意義吧!
易中天
2007年6月17日於廈門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