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動物小說精品:豺狗之死

中外動物小說精品:豺狗之死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外動物小說精品:豺狗之死
  • 出版社: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 頁數:181頁
  • 開本:16
  • 品牌: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 作者:沈石溪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76537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外動物小說精品:豺狗之死》精選了沈石溪的九部經典短篇動物小說。在表現這些動物的自然習性的同時,作家的筆墨更加集中在描摹和刻寫動物的“人性”和情感世界上,通過曲折多變的故事情節,步步為營,層層渲染,營造了一個個盪氣迴腸的動物世界裡的故事,令人嗟嘆和感動。

作者簡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雲南作協理事。1952年10月生於上海,1969年赴雲南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1972年調當地山區國小當教員。1975年當兵。1980年開始從事業餘文學創作。1985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現為成都軍區政治部創作室專業創作員,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小說《聖火》獲1990年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第七條獵狗》獲中國作協首屆兒童文學作品獎。《一隻獵雕的遭遇》獲中國作協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斑羚飛渡》一文榮獲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台灣兒童文學學會、《民生報》、《國語日報》、《兒童日報》、《幼師少年月刊》聯合主辦“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書目。

圖書目錄

罪馬/沈石溪
阿妞特卡的鴨子/[俄]比安基
蛇斗/杜海濤
熊/[美]威廉·福克納
大狼帕爾/梁泊
八足靈獒/[英]吉卜林
豺狗之死/王曉
狼狗大媽/冰君
鼠貓/[俄]日特科夫

序言

動物小說的靈魂
沈石溪
20世紀上半葉,西方生物學派生出一門新的邊緣學科——動物行為學。傳統生物學與動物行為學在學術觀念、觀察角度、研究手段和考察方法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傳統生物學注重被研究者的共性,熱衷於調查物種的起源、種群分布的情況,給形形色色的動物分門別類,根據動物的生理構造和特化器官,確定該歸於什麼綱什麼目什麼類什麼科什麼屬,分析動物的食譜,解釋某種動物與某種環境的依存關係,觀察動物的發情時間與交配方式,了解動物的繁殖機制等。動物行為學家對動物的社會結構、情感世界和個體生命的表現投注了更多的研究熱情,透過動物特殊的行為方式,從生存利益這個角度,來尋找產生這些行為的原因;在研究動物行為的同時,其嚴肅理性的目光也注視人類行為,在動物行為與人類行為間勾畫出一條清晰可辨的精神脈絡,給人類以外的另類生命帶去溫暖的入文關懷。
我喜歡讀動物行為學方面的書,每當偷得浮生半日閒,躺在搖椅上,捧一杯清茶,翻開奧地利動物學家、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獲得者、動物行為學創始人康拉德-勞倫茲的《攻擊與人性》,或者瀏覽美國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先鋒鬥士E.O.威爾遜的名著《昆蟲社會》,或者閱讀西方最負盛名的動物行為學家羅伯特·傑伊·羅素的力作《權力、性和愛的進化——狐猴的遺產》,深深被大師們嚴謹的作風、淵博的知識、犀利的目光、翔實的資料、風趣的語言和無可辯駁的論點所折服,心靈受到強烈震撼,精神引發巨大共鳴。我相信,動物行為學具有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能找出人類行為發生偏差的終極原因,是醫治人類社會種種弊端的靈丹妙藥,為人類把握正確的進化方向提供了牢靠的坐標。 這也許是我個人的偏愛,有點言過其實了。可動物行為學家們通過長期觀察動物生活提供的許多例證,確實對人類社會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例如,解釋大熊貓為什麼會瀕臨滅絕,一般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人類大量開荒種地破壞了大熊貓的生存環境,二是大熊貓食譜單一,只吃箭竹,屬於適應性較差的特化動物。但動物行為學家卻另闢蹊徑,通過大量調查研究後認為,大熊貓瀕臨滅絕除了環境和食譜外,還有另外兩個原因:第一,大部分動物都有巢穴,尤其是母動物產崽期間都要尋找一個隱蔽安全的地方當做自己的窩,而大熊貓是典型的流浪者,頭腦中沒有“家”的概念,追隨食物四處遊蕩,吃到哪裡睡到哪裡,產崽育幼期的母熊貓也同樣如此,顛沛流離的生活對剛剛出生的幼崽來說顯然是有害無益的,風餐露宿,再加上食肉獸的侵害,幼崽存活的機率很小;第二,叢林裡凡生存能力不是特彆強,而幼崽又須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精心養育才能獨立生活的動物,如狼、豺、狐、獾、鼠和鳥類等,大多實行雙親撫養制,雄性和雌性廝守在一起共同養育後代,而大熊貓生性孤獨,雌雄間感情淡漠,只有性沒有情,發情期雌雄湊合在一塊做一回露水夫妻,完事後各奔東西誰也不認識誰了,清一色的單親家庭,母熊貓單獨挑起撫養幼崽的重擔,母熊貓通常一胎產雙崽,但過的是沒有窩巢的流浪日子,不可能一條胳膊抱一隻幼崽走路,又沒有配偶替它分擔困難,只有在兩隻幼崽中挑選一隻抱走,另一隻幼崽就遺棄荒野了。單身母親的日子過得好艱難,遭遇危險找不到幫手,頭疼腦熱得不到照應,稍有不慎,唯一的幼崽便會夭折,繁殖後代生命延續的鏈條就此斷裂。 比照我們人類社會,許多人不珍惜溫馨的家,把家看做是累贅,把家看做是牢獄,棄家不顧、離家出走、天涯飄零,去過所謂的瀟灑生活,面對大熊貓瀕臨滅絕的事實,難道還不該及時醒悟嗎?再看如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單親家庭,獨木難支的困窘,是不是也該從大熊貓生存路上艱難的步履里,吸取某種教訓?
在動物面前,人類常常犯自高自大的錯誤。人類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總認為自己是高等生靈、動物都是低等生靈,自己是天地間主宰、動物是任人擺布的畜生。不錯,人類是地球進化最快的一種動物,學會直立行走,使用語言文字,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創造出無與倫比的現代文明。然而,人是由動物進化來的,地球存在生命已有數億年歷史,人類的歷史不過幾千年,人類這種動物在進化成人類以前曾經過漫長的動物階段,動物的本能、動物的本性在人類身上根深蒂固,不可能在幾千年短暫的進化過程中就把數億年養成的動物性蕩滌乾淨。科學家證實,文化屬性與生物屬性是構成人的行為的兩大要素。人的一部分行為受制於社會大文化,傳統勢力、倫理道德、風俗習慣、政治說教、宗教戒條、法律法規、民情民風、鄉規民約,不斷修正和規範你的所作所為,迫使你去做這件事而不去做那件事,這就是行為的文化動因。人的另一部分行為受制於生物本能,貪婪好色、權欲薰心、天性好鬥、自私自利、妄自尊大、好逸惡勞、貪圖口福、嫉妒心理,又時時產生難以抑制的衝動,驅使你去做那件事而不去做這件事,這就是行為的生物動因。假如某人的行為,既帶有合理的生物本能,又符合社會大文化的要求,就是一個真實自然的好人;假如某人的行為,完全抑制生物本能去迎合社會大文化的苛刻要求,存天理滅人慾,就是一個虛偽矯情的假人;假如某人的行為,放縱生物本能,棄社會大文化於不顧,就是一個兇殘狠毒的壞人。有一句話說,人類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動物行為學剖析發生在動物身上有利於生存的合理的善的行為準則,學習借鑑,讓人類變得更像天使;揭示發生在動物身上不利於生存的荒謬的惡的行為準則,去銘記教訓,讓人類更自覺地遠離魔鬼。
曾有某藥物研究所做過這么一個令人髮指——不——是令動物發指的實驗,為了證實某種戒毒藥物是否有效,人們給一隻紅面猴注射毒品(實驗本身就證明了人類對待動物是何等霸道、殘忍和陰險,人類自己心靈扭曲得還不夠,自己被海洛因毒害得還不夠,還要把罪惡強加在無辜的動物身上)。兩三次後,可憐的紅面猴就成了吸毒者,一見到穿白大褂的管理員,立刻就會從鐵籠子裡伸出手臂,哀哀叫嘯,懇求人們替它往靜脈血管打針。倘若不滿足它的要求,它會用自己的腦袋撞鐵籠子,撞得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假如還不能達到目的,就咬自己的爪子和身體,把自己咬得滿身血污。一旦人們掏出注射器,它會跪伏在地下,猴嘴從鐵桿問伸出來,諂媚地親吻管理員的褲腿和鞋。過去它在動物園生活時曾被熱水瓶燙過一下,由於條件反射作用,平時最害怕看見熱水瓶了,遠遠看見有人提著熱水瓶走過來便會嚇得躲起來。有一次它毒癮發作,手臂從籠子裡伸出來,工作人員提著熱水瓶來嚇唬它,它竟然無動於衷,將開水淋在它的手臂上,它也不肯把手臂縮回去。這是只雄紅面猴,被買來做實驗品前,曾與一隻雌紅面猴相好,據動物園飼養員介紹,這對紅面猴青梅竹馬、卿卿我我,感情很甜蜜。把那隻雌紅面猴牽了來,關進同一隻鐵籠子,希望能由此減弱雄紅面猴對毒品的過分依賴。它們分開時間也不過二十來天,天涯苦相思,意外又重逢,正所謂“小別勝新婚”,那雌紅面猴一見到雄紅面猴激動得渾身顫抖,恨不得立刻與之緊緊相擁在一起,但雄紅面猴卻面無表情,冷冷地瞥了對方一眼,就像看到一隻陌生猴一樣沒有任何反應。過了一會兒,雄紅面猴毒癮上來了,哈欠連天,鼻涕口水滴滴答答,抓住鐵欄桿使勁搖晃,發出呦呦哀叫聲。管理員從甬道走過來了,雄紅面猴迫不及待地將手臂從鐵籠子裡伸出去。雌紅面猴出於好奇,也趴在籠壁上看熱鬧。雄紅面猴大概以為雌紅面猴要同自己爭搶毒品,勃然大怒,揪住雌紅面猴窮凶極惡地大打出手,比打冤家下手還狠,啃下一口口猴毛,抓出一道道血痕,要不是管理員聞訊趕來打開鐵門救出遍體鱗傷的雌紅面猴,後果不堪構想。雄紅面猴被人類強行注射毒品後的行為表現,與人類社會癮君子如出一轍,絲毫沒有區別,同樣喪失理智、喪失人格、喪失自尊、感情冷漠、道德淪喪,成為一具還在呼吸的行屍走肉。
實驗的結局頗出人意料又耐人尋味,戒毒藥物也不起什麼作用,由於過量注射海洛因,雄紅面猴奄奄一息了,整整兩天不吃不喝,有氣無力地躺在地上,眼皮耷拉,連叫都叫不出聲了,只有那條布滿針眼的手臂還頑強地伸出鐵籠子,手掌朝上、瑟瑟抖抖做乞討狀。藥物研究所決定給它注射最後一針大劑量毒品,減少它臨終前的痛苦,讓它在虛幻的快感中結束生命,也算是人類的一種仁慈。同時也決定,將那隻雌紅面猴牽來繼續做相同實驗。
拿著注射器的管理員和那隻雌紅面猴幾乎同時來到鐵籠子旁。雄紅面猴混濁的眼光落在雌紅面猴身上,就像快要燃盡熄滅的炭火被風一吹又短暫地燒旺,那雙垂死的眼睛驟然發出一道駭人的光芒。就在管理員針頭快要刺進紅面猴靜脈血管的一瞬間,雄紅面猴奇蹟般地“復活”了,伸出鐵籠子的前爪突然抓住管理員的手腕,拖進鐵籠子去,張開嘴一口咬住管理員的手掌。管理員撕心裂肺地慘叫起來,那隻灌滿毒品的注射器掉在地上,跌得粉碎。人們趕緊來幫管理員,七手八腳強行將猴嘴撬開,雄紅面猴早已氣絕身亡,只有那雙猴眼還瞪得溜圓,一副滿腔怨恨死不瞑目的可怕模樣。雄紅面猴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幡然醒悟,天良發現,為了抗議人類的暴行,也為了不讓自己所愛的雌紅面猴步自己的後塵,做出了一隻垂死猴子所能做出的反抗行為。較之人類社會那些執迷不悟、心甘情願在毒品泥潭裡越陷越深的癮君子和那些為了自己發財致富、不惜將千家萬戶推入“火坑”的毒販子來,雄紅面猴似乎更配“人”這個高貴的稱呼。
人和動物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人和動物之間的差別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么大,在某些領域,人和動物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僅僅隔著一根頭髮絲的距離,稍有不慎,人就有可能變得像動物,甚至變得比動物還不如。
只要用心去觀察,不難發現在情感世界,在生死抉擇關頭,許多動物所表現出來的忠貞和勇敢,常常令我們人類都汗顏,讓我們自愧弗如。
這就是動物小說的靈魂,這就是動物小說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為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一代又一代讀者所喜愛的原因。
是為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