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堡鎮(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的一個城鎮)

中堡鎮(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的一個城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堡鎮地處興化市西北部,東與釣魚鎮大鄒鎮毗鄰,南與西鮑鄉交界,西與缸顧鄉周奮鄉沙溝鎮接壤,北止興鹽界河,與鹽城市鹽都縣大縱湖鎮義豐鎮隔湖相望。鎮域總面積83.2平方千米(2017年),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05個村民小組。境內南鑲蜈蚣湖、北枕大縱湖,湖泊水面資源豐富,現擁有水產養殖面積3333.3公頃,各類水產品年上市總量達1.8萬噸,列泰州市鄉鎮之首,被譽為“蘇中地區水產養殖第一鎮”。大縱湖萬畝生態養殖保護區,生態環境優美,自然風光獨特,為興化市市級風景名勝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堡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05個村民小組
  • 電話區號:0523
  • 郵政區碼:225779
  • 地理位置:江蘇省中部,長江下游北岸
  • 面積:83.2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29492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大縱湖萬畝生態養殖保護區
  • 機場揚州泰州國際機場
  • 火車站:興化站
  • 車牌代碼:蘇M
地理環境,歷史,人文,社會,經濟,

地理環境

興化市中堡鎮
江蘇省興化城北去18公里處,有一顆鑲嵌在大縱湖與蜈蚣湖之間的璀璨明珠,它就是名播大江南北的醉蟹之鄉——古鎮中堡。
古鎮四周湖、盪、沼、泊星羅棋布,河、溝、港、漢密如蛛網,地勢低洼,水澇頻繁。千百年來,勤勞智慧的中堡人民除了用高築莊台、夯實房基的辦法之外,還在四周築以土圩(牆)阻擋洪水。古時,圍有土牆的城鎮或村莊稱“堡”。故中堡由此而得名。至於如今仍流傳在中堡一帶,有關孝順兒子“中堡子”看石獅眼睛是否發紅來判斷大水來臨的美麗而傳奇的故事,同樣說明了中堡人民為戰勝水患災害所表現出來的聰明智慧和美好願望。

歷史

中堡是一座風光秀麗、極具水鄉特色的古鎮。鎮南、鎮北碧波千頃、風光旖旎的蜈蚣湖和大縱湖,呵護和滋潤著古鎮。鎮上一條五、六百米長的市河像一條銀色的飄帶將古鎮分成東西兩半,形成了南北兩條商號林立的臨水街道。為方便兩岸往來,市河自北向南一字排開架著“青龍”、“太平”、“益隆”、“鳳鳴”、“興隆”、“翅龍”、“安樂”等用木、磚石構成的風格各異的橋樑,繪就了一幅靚麗的“雙湖勝境”、“七橋煙景”濃墨重彩水鄉風景畫圖。此外,古鎮成片的老字號店鋪及明清古民居建築群和東嶽廟、都天廟、龍王廟等許多古寺廟宇建築,更為古鎮增添了厚重的底蘊和迷人的風采。

人文

中堡是一座人文薈萃、文化積澱很深的古鎮。歷代許多文人墨客,生於斯、長於斯或流寓於斯,給古鎮留下了若干詩書畫傑作而載入史冊。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至十三年(公元1415年)青年時代的高谷(後為“五朝元老”內閣大學士)在東皋、夏李兩處設館授徒,春風絳帳,嘉惠中堡莘莘學子。
高谷足跡踏遍中堡街頭巷尾,飽覽兩湖風光,並留下許多詩作。清雍正年間,“揚州八怪”之一的書畫家,淮安人邊壽民(公元1684年一1753年),因仰慕中堡優美的自然環境而流寓中莊,並在湖盪邊構築“葦間書屋”(清乾隆元年又在家鄉淮安城外軍陂橋附近築“葦間書屋”),注意觀察蘆葦盪中野鴨、鴻雁的生活情形,藉以寫生作畫,並在畫上即興題詩。如《蘆雁詩》中寫道:“瑟瑟黃蘆響,嘹嘹向雁鳴。老夫住蘆屋,對草寫秋聲。”邊壽民的繪畫對象主要是蘆雁,在“揚州八怪”中獨樹一幟。他所畫的不同姿態的蘆雁“蒼深生動,朴古奇逸”,被人尊稱為“邊雁”。他的畫作,在中堡、興化、揚州及全國各大博物館都有收藏。另一位“揚州八怪”代表人物李鱓則在中堡有祖產水田上千畝,並在鎮上建有祖宅。他寓居中堡時受邊壽民影響,也畫起了蘆雁。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李觶所畫《花卉屏》中亦有蘆雁,其題詩云:“春風燕子來,為去已多時。教我畫蘆雁,落筆思遲遲”。鄭板橋也曾寓居中堡,對中堡兩湖秀麗景色和豐饒的水產資源發出“半灣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萬斛珠”的由衷讚嘆!此外,中堡輩出楊溪春、俞雅堂、王進、房國楹、房少臣、房來賓等許多有成就的畫家。據《房氏家譜》記載,興化房氏家族源於唐代名相房玄齡。明洪武初年,房氏家族從蘇州遷居興化中堡,出過畫家房國楹。清末民初以後,房國楹後裔房來賓(名鴻勛,字來賓,號雙湖居士,l894—1941年)早年師從二叔父房少臣(名德),在京、滬、蘇、錫、常等地賣畫謀生。
1914年又師從無錫國畫大師吳觀岱(曾被光緒皇帝的生父醇親王推薦任宮廷畫師)。他所畫的人物、線條流暢、筆墨蒼潤,為世人公認,著有《雙湖畫冊》。1917年被實業家榮德生(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之父)邀到無錫梅園作畫。此外,興化許多畫家,如徐子兼、王墨林,書法家李宗海等都曾寓居過中堡。

社會

中堡是一座久負盛名、物產豐饒、充滿商業活力的古鎮。清代,因揚州鹽業興旺發達,一批鹽商大賈雲集揚州,給揚州的經濟帶來空前繁榮。為此,朝廷將負責鹽務管理的“兩淮鹽運司”設在揚州。當時,因興化一帶水網地區,特別是中堡有豐富的蘆葦、蒲草,為編織包裝食鹽的蒲包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原料。由此,揚州鹽商用於包裝食鹽的蒲包和草繩絕大部分都來自中堡。此外,中堡自明代就利用當地特產生產“米甜酒”、“絲織魚網”、“蘆菱”、“乾兒包”、“蒲包”等手工產品,其中“乾兒包”曾先後在浙江西湖博覽會、江蘇省物品展覽會和美國芝加哥博覽會展出,並榮獲獎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馳名、百年品牌"中莊醉蟹”,因其用料考究、配方地道、製作精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馳名大江南北,享譽海內外。1915年,時任國民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的張謇又將“中莊醉蟹”推薦到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再獲殊榮,贏得了食品類金獎。1984年和1997年“中莊醉蟹”又先後榮獲江蘇省名牌產品和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

經濟

2007年,預計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755萬元,比2003年增加11288萬元,年均增幅12.1%。其中農業增加值15948萬元,比2003年增加4380萬元,年均增幅8.3%;工業增加值4352萬元,比2003年增加2337萬元,年均增幅21.2%;建築業增加值1716萬元,比2003年增加545萬元,年均增幅10%;服務業增加值8739萬元,比2003年增加4026萬元,年均增幅16.7%。農民人均純收入6200元,比2003年增加2211元,年均增幅10.6%;財政收入170.2萬元,比2003年增加139.4萬元,年均增幅53.2%。
該鎮堅持以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為重點,突出加大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和套用力度,推動創新種養結構調整,加快區域規模、生態品牌和特色經濟發展,突出加快以新建閘站為主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繼續推進村莊河道清淤整治和農田林網工程,著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大力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多層次促進農民增收。
一是重點引導農民最佳化種植業結構,全鎮糧棉油生產增產增收;二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支農惠農政策,國家、省、市各項支農貼補資金落實到位;三是勞動力轉移呈現新格局,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繼續攀升,工資性收入明顯增加;四是農業基礎不斷加強,閘站建設力度加大,2007年完成了“五站三閘”配套工程建設。大力實施“三清一綠”工程,以村莊河道整治為重點的“三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綠化造林成效顯著,2003年以來,累計植樹32.5萬株,新增林地6500畝,森林覆蓋率12.7%。
務實推進招商引資,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始終突出招商引資第一要著,突出主要精力抓招商,突出在劣勢條件中尋求突破,在區域競爭中務實推進。2007年通過繼續跟蹤落實上轉項目的新增投入和加快在建項目的實施進度,實現招商引資到賬資金2110萬元,占市交目標任務105%。
堅持把加快發展工業經濟作為提升經濟總量,著力增加工商稅收收入的突破口,突出加大現有工業企業技改投入、擴張規模,大力培植個私企業。2007年新辦小型工業企業7戶,永大食品公司、新礦山液壓機械廠、中舜建材廠等主要骨幹企業產銷增速繼續保持強勁態勢,各類小型生產加工企業產值明顯增長。預計2007年可實現工業總產值20700萬元,比2003年的8050萬元,增加12650萬元,年均增長26.6%。
2002~2007五年多來,每年都確定8-10件實事項目,重點推進基礎配套建設。先後完成了全鎮4條主幹線和7個連線支線的通村公路建設,總里長38公里。興中公路改造工程即將完工驗收。國家級土地整治項目路橋閘涵配套工程已通過驗收。完成了中心國小“三新一亮”及配套設施建設。文化站達標建設、客運站改擴建、新建敬老院等重點工程年內將通過驗收。南湖花苑二期工程、中莊花園城開發項目等在建項目穩步推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