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

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

“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 (簡稱ZSP戰略行動)系列活動由中國食品雜誌社中國食文化研究會中國藥膳研究會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國網健康頻道等單位聯合組織開展的大型全國性行業促進行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
  • 活動時間:2020年9月19日
活動背景,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辦單位,協助單位,承辦單位,組委會架構,活動內容,行動方向,

活動背景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和《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於2020年5月,中國食品雜誌社等單位下發了《關於開展“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活動的通知》,希望通過聯合開展相關主題活動,遴選出一批食品質量好、民眾口碑好、健康營養美味、文化底蘊深厚的優秀食品品牌和食品企業,充分發揮示範作用,大力倡導企業健康責任和法制意識,通過行業自律行業自治,實現食品行業的健康治理,為人民民眾的飲食健康保駕護航,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同時,通過宣傳推廣活動,讓優秀食品品牌和食品企業走進大眾視野,引導公眾學會選擇、甄別正規廠家生產的優質食品,實現科學、理性、合理選擇食品,吃的更營養、更安全、更健康。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助力健康中國戰略,推動新時期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組織單位按照統一規劃和部署,將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市場導向,提升產品品質,注重科技支撐,厚植文化底蘊,塑造行業品牌,對接行銷渠道,推動現代農業和食品行業品牌體系建設,遴選出一批食品質量好、民眾口碑好、健康營養美味、文化底蘊深厚的優秀食品品牌和食品企業;並為政府、企業、社會、公眾搭建一個合作、交流、創新、推廣的平台,讓更多的企業受益,讓更多的公眾受益,為健康中國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基本原則

(一)堅持品質與效益相結合。嚴把食品質量安全關,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品質是品牌的前提和基礎,是抵禦市場風險的基石,要以工匠精神著力提升產品品質,通過規模化提高綜合效益,推動品牌建設又快又好發展。
(二)堅持特色與標準相結合。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充分發揮標準化的基礎保障、信譽保證作用,突出區域農產品的差異化優勢,以特色塑造品牌的獨特性,以標準確保品牌的穩定性。
(三)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農業品牌建設要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既要保護弘揚中華農耕文化,延續品牌歷史文脈,又要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與現代元素充分結合,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增強品牌國際競爭力。
(四)堅持市場導向與政府推動相結合。發揮好政府與市場在品牌培育中的作用,強化政府服務意識,加強政策引導、公共服務和監管保護,為品牌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品牌創造活力和發展動能。

主辦單位

中國食品雜誌社
中國食文化研究會
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
中國藥膳研究會

協助單位

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中醫臨床分會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報刊圖書編輯委員會
中國網健康頻道(健康中國)
北京中和寶澤食品科技發展中心
(各省市重點協作單位)

承辦單位

中營傳媒有限公司

組委會架構

曹榮桂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醫院協會榮譽會長擔任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組委會名譽主任
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
曹榮桂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醫院協會榮譽會長
吳玉普 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擔任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組委會主任委員
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
吳玉普 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吳連登 毛澤東主席原生活管理員、中央文獻出版社毛澤東飲食趣談》主編,擔任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組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
吳連登 毛澤東主席原生活管理員
李俊德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擔任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組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
李俊德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
王子楓 中國網健康頻道(健康中國)總編輯,擔任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組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
王子楓 中國網健康頻道(健康中國)總編輯
葉建平 中國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擔任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組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
葉建平 中國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朱玉營 中國食品雜誌社運營總監,擔任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組委會秘書長
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
朱玉營 中國食品雜誌社運營總監

活動內容

系列活動的根本任務在於:挖掘培育優秀企業品牌,宣傳推廣典型人物案例,助力食品行業創新發展,支持地方政府產業升級。
一是大力開展食品安全知識普及活動。依託中國食品雜誌,聯合中國網健康中國頻道、中國食品雜誌網、食品品牌網等多家媒體和新媒體傳播平台,大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中國食品安全法宣傳活動,針對食品安全中的常見問題,請專家解疑釋惑,提高公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能力,保證自己和家人飲食健康。
二是開展農村食品品牌建設活動。截止2020年,農村食品安全現狀令人堪憂。一方面,農村地區食品安全問題多發、不良廠家向農村地區傾銷不合格產品、“三無”產品,食品安全環境令人堪憂;另一方面,人民民眾普遍缺乏食品安全意識,食品安全知識和技能嚴重不足,買食品只圖價格便宜、口感好,導致農村成為食品安全的重災區。以縣域為基礎,廣泛開展農村食品品牌的挖掘推廣活動,開展農村食品品牌建設,讓更多的草根、小成本優秀企業走進大眾視野,讓農村居民也能吃上健康安全的食品。
三是開展優秀食品品牌宣傳活動。通過與地方政府合作,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導優勢、專家學者的專業把關優勢、消費者的口碑與監督優勢、雜誌及傳播平台的宣傳推廣優勢,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多方發力,遴選出一批中國優秀食品品牌、食品企業和食品企業家,為廣大人民民眾提供更加健康食品,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四是開展食品品牌中心建設。根據一類一品、一品一案、分類指導、多方共贏原則,在全國範圍內,一類食品僅設一家品牌中心,全面負責該類食品的活動策劃與宣傳推廣工作。發揮專家智庫作用,對品牌中心建設進行分類指導,提高品牌中心的市場策劃、服務和盈利能力,實現品牌中心、企業、公眾等多方共贏,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五是開展健康食品文化宣傳。將食品與健康、與文化相結合,與時俱進,打造新時代食品健康文化,宣傳企業家精神,宣傳工匠精神,宣傳人文精神,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助力優秀企業做大做強。

行動方向

1、 貫徹“健康中國行動計畫(2019-2030)”規劃要求,在全國重點地區開展“中國食品品牌健康中國行”系列主題推進活動;
2、 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十四五”規劃綱要,組織召開“新時期農業、食品強國論壇”等重要行業會議;
3、 建設“中國食品品牌庫”,開展優質產品、健康品牌等行業先進推選表彰工作;
4、 組建中國食品雜誌社、食品品牌網地方通聯站,加強服務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
5、 搭建融媒宣傳平台,以中國食品雜誌及中國網健康頻道為基礎,聯動強國號、頭條號、抖音號、快手號等特殊視窗,全方位宣傳推介食品行業優秀企業和健康品牌,普及營養健康科學知識;
6、 建設對接行業渠道,加強國家部委、高校及重點企事業單位機關後勤部門,大型社區健康養老及便民服務中心,大型餐飲企業、連鎖商貿企業的協作,促進優質營養健康食品市場銷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